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21.
本文记述了分布于泰山的步甲属(Carabus L.) 昆虫2种,即绿步甲 Carabus smaragdinus Fischer von Waldheim和麻步甲Carabus brandti Faldermann,分别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并提供了麻步甲成虫形态图和绿步甲各虫态形态图.  相似文献   
122.
土壤动物修复技术作用的机理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土壤动物的生态功能、对土壤的形成和维持肥力方面以及土壤动物的大规模人工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土壤动物修复的概念和不同污染物处理的机理进行了综述,探讨了今后土壤动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3.
山东栎链蚧属(蚧总科,链蚧科)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山东栎类树木的栎链蚧属蚧虫作了研究(山东蚧类研究内容之一)除存在2个已记录种外。又发现1个新记录种白栎链蚧Asterodiaspis alba(Takahashi)和2个新种:枹栎栎链蚧A. glandulifera Liu et Shi新种、多腺栎链蚧A. multipora Liu et Shi新种。通过雌成虫、一龄若虫的形态研究,结合其生态观察,发现后3个种皆具生态二型性。本文对其食干型、食叶型雌成虫和一龄若虫的形态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并简述了生物学。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学教研室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4.
本文记述栎链蚧属一新种——富腺栎链蚧Asterodiaspis polypora Shi et Liu 新种,发现其雌成虫具有生态二型性。分别对其食干型和食叶型雌成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新种以体缘五格腺的数量多,而明显地区别于本属内其他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昆虫学教研室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5.
本文以植物保护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为例,通过对高校实验室面临的大形势的讨论,论述了高校规模的扩张与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是促使实验教学改革、建设实验教学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教学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改革的经验,探讨了教学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6.
玉米不同播期与玉米粗缩病发生及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2011年连续3年,对不同玉米播期的灰飞虱发生情况、玉米粗缩病发病情况及玉米产量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从4月25日至6月19日每隔5d,连续12次播期的试验区,3年灰飞虱成虫种群的消长动态基本相同,在6月14日达到高峰;4月30日之前和6月19日以后播种,粗缩病发病率明显降低,灰飞虱发生高峰期前播种发病率最高,不适于播种,且在5月20日至5月30日播种玉米产量损失最大.因此,播期是影响玉米粗缩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适当早播和晚播,避免玉米苗期与一代灰飞虱成虫发生高峰期相遇,可预防玉米粗缩病的爆发.  相似文献   
127.
寄生蜂的繁殖与利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就国内外近50年寄生蜂研究的成就作了概括性论述,特别是对寄生蜂的种类、选择优良寄生蜂的特征、寄生蜂的利用方式、寄生蜂的繁殖技术及应用现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8.
东亚飞蝗人工饲养与利用技术 形态特征成虫呈黄褐色或绿色,前翅长且发达,后翅无色透明,后足蹬弹有力?卵囊黄褐色,长筒形,上部稍细、每块卵45~85粒,呈4行斜向排列。卵粒浅黄色,长约6.5毫米,呈圆柱形或香蕉状。若虫(蝗蝻)其5龄。  相似文献   
129.
不同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26℃条件下测定了五种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个体发育、种群存活率、成虫寿命和生育力的影响。寄主植物不同,烟粉虱幼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和生育力差异较明显,而对其生长发育影响不大。比较种群趋势指数,甘薯为最适寄主,芥蓝次之,棉花最差。  相似文献   
130.
温度对胭脂虫雌虫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了胭脂虫(Dactylopius coccus Costa)一龄若虫、二龄若虫、成虫、雌成虫产卵前期及全世代的死亡率和发育历期。用直线回归法计算了各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胭脂虫在18℃~35℃范围内均可完成其世代,其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确定胭脂虫的最佳生长温度为30℃~35℃。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雌成虫的体重和抱卵量,25℃下虫体最大,抱卵量也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