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8篇
  9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1.
黑土、白浆土、黑钙土的土壤钾素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3种主要耕作土壤的全钾含量均较高,缓效钾含量丰富,供钾潜力大,速效钾含量在黑土、黑钙土中较高,而在白浆土中稍低。3种土壤的钾素水平取决于含钾矿物的种类与数量。  相似文献   
32.
轴流泵式深水充气增氧机与一般增氧机比较,使增氧范围由中上层水域变为中下层水域.水体循环由上中层变为水平、垂直全方位循环.提高了偿还氧债的效果.更利于改善水质.在诸多增氧机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特有的优越性.本文着重论述3kW深水充气增氧机的结构设计,参数选择和水力设计的依据、方法和步骤.使该机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可靠的理论基础,进而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3.
灰色理论以其新颖的思路及广泛的适用性,在理论及工程领域中日益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迅速被成功地应用于诸如社会,经济及工程等许多领域。灰色理论中,灰色预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份之一。由于其方法上的特点,灰色预测模型有可能成为机械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及趋势分析中的一种新的闪有效工具。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灰色预测模型的有关概念,其次给出了建模的一般过程及模型应用于趋势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而总结了用灰色预测模型进  相似文献   
34.
为了明确几丁质酶在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中的作用,测定了不同抗性大豆品种被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前后以及供试诱导剂诱导被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根内几丁质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情况下,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根内几丁质酶活性无明显差异。接种大豆胞囊线虫后,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几丁质酶活性均增高。经过几丁质、壳聚糖和低聚糖诱导处理大豆胞囊线虫侵染的大豆后,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几丁质酶活性进一步增强,并随着时间的延长,酶活性表现出一定的消长趋势;与其他两个诱导剂处理相比,几丁质诱导处理大豆后几丁质酶活性高峰提前,酶活性增加幅度大。  相似文献   
35.
陕西档案图书害虫区系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档案害虫共有6目17科33属44种,其中古北界6种,占害虫总种数的13.64%;东洋界5种,占总种数的11.36%;跨二界分布10种,占总种数的22.73%;跨三界分布5种,占总种数的11.36%;广布种16种,占总种数的36.36%;四界和五界分布各1种,占总种数的2.27%。根据陕西档案害虫发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控制虫源入库、调节环境条件、冷冻处理杀虫、库房熏蒸处理的害虫种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6.
不同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常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1)、1.5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2)和秸秆与化肥配施(NPKS)5个处理.结果表明:长期合理施用化肥能使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的含量和原土复合量趋于增加;有机无机配施能使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原土复合量、土壤追加复合量及追加复合度增加,而原土复合度降低,增加有机肥用量可以降低土壤追加复合度.施肥能促进土壤中各种结合形态的腐殖质绝对含量和土壤松/稳和松/紧比值增加,但以松结合态腐殖质增加的较多.不同处理中高用量的有机肥处理(NPKM2)效果更明显.有机无机配施有利于改善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增强土壤对养分的供贮、调控能力,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37.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玉米不同生育期内表层土壤(0~20 cm)和亚表层土壤(21~40 cm)中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以及好气和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的同一时期,不同施肥方式下(除休闲处理),表层和亚表层土壤的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表现出类似的规律性,即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处理单施化肥处理不施肥处理;对于土壤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不同施肥方式对表层土壤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亚表层土壤中除拔节期外为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处理单施化肥处理不施肥处理。休闲处理的微生物数量均大于不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光合和氮素互作对紫花苜蓿自身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以紫花苜蓿品种WL319为试验材料,通过接种中华根瘤菌SD101和避光处理相结合,测定接种中华根瘤菌SD101紫花苜蓿在非避光、避光和复光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光合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非避光条件下,接种中华根瘤菌SD101能够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紫花苜蓿的光合能力;避光条件下,受气孔导度和非气孔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根瘤菌SD101不能发挥其与紫花苜蓿共生固氮的优越性,光合速率比不接种中华根瘤菌SD101对照低。恢复光照后,接种中华根瘤菌SD101的紫花苜蓿光合作用恢复程度没有不接菌对照好。由此可见,紫花苜蓿与中华根瘤菌SD101的共生固氮作用需要在适宜的光照下才能促进紫花苜蓿生长和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39.
曾维军      付朝书  张耿杰    张川    廖丽君    刘淑霞    陈镜宇    樊凯    余建新     《水土保持研究》2017,24(2):246-251
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的首要问题是明确耕地利用现状,掌握其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以云南省129个县的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为基础,结合该省生态环境现状分区成果,分析了全省耕地经济等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省耕地经济等呈典型偏正态分布,以1~5等为主,占比高达92.39%;优区内耕地面积分布随经济等的提高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他生态环境分区耕地经济等均呈偏正态分布。(2)云南省耕地经济等总体水平偏低,其平均等为2.9等。中区耕地平均经济等最高,为3.2等;劣区最低,为2.2等;优等地平均经济等最高,为10.7等;低等地最低,为2.0等。各生态环境分区耕地质量等级平均等发展趋势与全省平均等一致。(3)云南省耕地以中、低等地为主,所占比例高达95.96%。其中劣区主要分布低等地,占比高达92.66%;优等地、高等地主要分布在中区及良区,占比分别为71.2%和74.9%;中等地在生态环境分区分布相对均匀。研究成果对优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质量和保护耕地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镉、铅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及其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源镉、铅浓度的增加,土壤中各形态的镉、铅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镉、铅均以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增幅较大,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镉、铅所占的百分比均呈现上升趋势;残渣态镉呈锐减趋势。外源镉浓度在0~2mg/kg时,小白菜的鲜重、叶长、干重都略有增加;当镉浓度达5 mg/kg时,小白菜的鲜重、叶长、干重开始下降,当镉浓度达20 mg/kg时与对照相比下降分别为27%、28%和21%。随着外源铅浓度的增加,小白菜的鲜重、叶长、干重在不断下降,当铅浓度达2 000 mg/kg时与对照相比下降分别为43%、38%和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