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篇
  1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最近,新乡市一小型猪场发生哺乳仔猪严重腹泻的疫情。畜主来我单位就诊,最终确诊为猪蓝耳病感染。经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目前,猪场病情已经稳定,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仔猪出生时正常,出生后2—3d开始腹泻,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病猪体温高达41~42%,个别猪出现角弓反张或呕吐等神经症状,后肢站立不稳,走路摇摆或后肢瘫痪。发病仔猪耳朵、鼻盘、尾根、臀部、乳头及四肢等处皮肤发绀。眼睑肿胀,眼圈发黑,眼结膜充血,眼角有泪痕。齿龈常见有溃疡;倒提仔猪可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经调查得知,该场未防疫过蓝耳病疫苗和圆环病毒病疫苗,猪瘟病、伪狂犬病和细小病毒等疫苗均按照免疫程序进行了免疫。  相似文献   
102.
对某猪场送检的发病猪病料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PCR和RT-PCR病原学检测,并结合临床观察和解剖,确诊为猪圆环病毒Ⅱ型和猪瘟混合感染,采取全场加强消毒、减少与外界联系、对发病仔猪投药治疗、健康猪紧急免疫预防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摸索和探讨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净化,2012年7月~2014年3月,对长沙市某规模猪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净化的试点工作,通过近两年的净化,该场种猪野毒(gpI)抗体阳性率从30.8%下降到3.7%,育肥猪野毒抗体阳性率从44.0%下降到6.7%。猪群的猪伪狂犬病的野毒抗体阳性率明显下降,种猪群的生产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猪场的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提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利用复合菌剂液态发酵制备马尾藻发酵液,探究马尾藻发酵液在橡胶幼苗上的应用及对其抗寒性的提升作用。【方法】以芽孢杆菌、里氏木霉和黑曲霉为发酵菌剂对马尾藻进行单一菌种和复合菌剂液态发酵,以复合菌发酵液开展橡胶幼苗低温胁迫试验,温度设置为15℃,分别设5种不同用量(不施用发酵液,发酵液稀释200、400、600和800倍),与30℃条件下生长的橡胶幼苗进行对比,测定马尾藻发酵液的pH、海藻酸含量、多糖提取率及橡胶幼苗的生物量、根系活力、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和抗氧化酶含量。【结果】马尾藻复合菌剂发酵过程中,所有处理的pH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复合菌剂处理海藻酸含量略高于单一菌种。在多糖提取率方面,复合菌剂处理显著高于单一菌种,芽孢杆菌和里氏木霉二者协同处理提取率最高,为14.08%。在低温胁迫试验中,橡胶幼苗生物量均有所下降,施用马尾藻发酵液的橡胶幼苗根系活力提高,其中马尾藻发酵液稀释600倍的处理根系活力最大,为0.051 mg/(g·h)。受到低温胁迫橡胶幼苗体内的MDA含量和SP含量均有所增加,马尾藻稀释600倍处理的MDA含量增加幅度最小,SP含量提高22%。低温条件下,除马尾藻发酵液稀释200倍处理外其余处理的POD活性均有所下降,液稀释600倍处理的SOD活性在3种抗氧化酶中最高,稀释400倍处理CAT酶活性最高。【结论】复合菌剂降解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菌剂,芽孢杆菌和里氏木霉菌协同发酵马尾藻效果最优,将马尾藻发酵液稀释600倍之后可有效缓解低温对橡胶幼苗的损伤作用,提高幼苗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5.
复合酶制剂对热应激下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48头产奶量、胎次、泌乳时间和体况评分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复合酶制剂)、试验A组(添加复合酶制剂10 g/d)、试验B组(添加复合酶制剂20 g/d)和试验C组(添加复合酶制剂30 g/d)。基础日粮为粗料加精料补充料,试验期共55 d,预饲期15 d,正式期40 d。结果表明:在试验第一阶段,各试验组奶牛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二阶段,各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46%、8.82%和7.43%,差异均显著(P<0.05);在整个试验期,各试验组奶牛的乳成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6.
施肥对天然橡胶胶乳及生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了 5 种不同施肥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对天然橡胶胶乳及生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 N 肥可以增加胶乳总固形物和干胶含量;施用钾肥或与氮磷肥配施,可降低胶乳中游离钙镁。不施氮肥而只施用磷钾肥会增加生胶灰分含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增加生胶中氮含量;磷钾肥配施或氮磷钾(镁)肥配施时,生胶中的挥发物含量较高。施肥可以降低生胶的塑性初值(P0),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胶的塑性保持率(PRI),其中施用氮肥后的生胶的塑性保持率显著增高。同时,使用化学肥料可增加橡胶的分子量,其中氮磷钾镁肥配合施用时生胶分子量最大,门尼黏度高。  相似文献   
107.
养殖户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是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肉的重要环节,同时生猪养殖过程中对于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也是防止动物疫病扩散传播的有效途径。笔者就当前养殖户在对病死猪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对动物疫情的防治及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改善有一定益处。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探讨包膜尿素应用于橡胶树施肥管理中的可行性,本文通过田间土壤埋袋法,研究了 3 种包膜尿素在胶 园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特性,并对包膜尿素养分累积释放率与积温进行了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硫包 衣尿素、树脂包膜尿素、植物油包膜尿素的养分累积释放率分别为 51.01%、95.32%、82.91%,初期溶出率分别为 4.89%、 1.71%、2.07%,28 d 养分累积释放率分别为 36.30%、39.94%、43.33%。硫包衣尿素、树脂包膜尿素、植物油包膜尿素 的养分累积释放率与土壤积温的关系均可用二项式方程进行拟合,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 r 分别为 0.940、 0.998、0.984)。可根据各植胶区的施肥时期土壤积温,利用拟合方程计算出包膜尿素养分累积释放率,确定包膜尿素 科学施肥措施,有利于包膜尿素在橡胶树上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109.
海南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及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海南省各地区农用地环境污染风险程度,分析海南省有机养分替代化肥潜力,基于海南省2017年养殖数据,采用排泄系数法和农作物籽粒比,计算海南省畜禽粪尿和秸秆中氮磷钾养分总量;分析海南省各市县畜禽养殖承载力和环境污染风险系数,计算不同还田比例有机养分替代化肥潜力。结果表明:海南省2017年畜禽粪尿总量为1 110.9万t。畜禽粪便全部还田时,海南省养殖承载力为6 751.5万头猪当量。定安县和海口市农用地污染风险较大,分别为0.98和0.81;海南省秸秆和畜禽粪便氮磷钾养分总量为14.5万t,当还田比例分别为1/3、2/3和100%,有机肥替代潜力分别为4.2%、7.1%和14.1%。研究表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暂无污染风险,且具有较大养殖空间和替代化肥潜力。  相似文献   
110.
棉花病虫综合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以及防治应能挽回多少产量,过去国内外仅有单项病虫的测定,而对病虫综合为害后对产量影响如何,研究甚少。为了探讨棉花病虫综合为害对产量的影响和防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