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9篇
  7篇
综合类   145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苹毛丽金龟Proagopertha lucidula是为害长柄扁桃的一种重要害虫。为了明确不同引诱剂和诱捕器对苹毛丽金龟的诱集效果, 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 在陕西榆林沙区长柄扁桃栽培基地, 分别设置4种引诱剂 (A: 顺-3-己烯-1-醇; B: 丁香酚; C: 丁香酚与顺-3-己烯-1-醇体积比为1∶1; D: 丁香酚与顺-3-己烯-1-醇体积比为3∶1)、4种形状(三角形、船形、桶形和挡板形)、5种颜色(粉红色、黑色、绿色、白色和紫色)、5种悬挂高度(0.5、0.9、1.3、1.7 m和2.1 m)的诱捕器对苹毛丽金龟进行田间诱集试验。结果表明:引诱剂B、C和D日均诱捕量显著高于对照, 引诱剂D日均诱虫数量最高, 为2.12头/个, 显著高于其他3种引诱剂(P<0.05)。引诱剂A日均诱虫量和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船形和挡板诱捕器日均诱虫量2.38头/个和2.56头/个, 显著高于三角形和桶形诱捕器(P<0.05)。粉红色诱捕器对苹毛丽金龟日均诱虫量最高, 为2.24头/个, 显著高于其他3种颜色诱捕器(P<0.05)。诱捕器悬挂高度为1.3 m和0.9 m时日均诱虫量为1.98头/个和1.82头/个, 显著高于其他3种悬挂高度(P<0.05)。说明引诱剂B、引诱剂C和D均有一定诱捕效果, 引诱剂D、船形和挡板形、粉红色诱捕器、悬挂高度为1.3 m和0.9 m为最佳组合, 建议应用于苹毛丽金龟的田间监测和防控中。  相似文献   
332.
通过研究沙棘受栎黄枯叶蛾和沙棘木蠹蛾取食为害后生理生化的变化,探讨虫害诱导的沙棘生理生化变化对害虫种间互作的影响。以二虫分别作为地上、地下的植食者,采用两因素交互试验设计,每种害虫处理2水平(未接与接),测定虫害沙棘茎叶和根系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单宁、黄酮含量,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分析表明,栎黄枯叶蛾为害后,沙棘茎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沙棘木蠹蛾为害后,沙棘上、下部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上升;二者共同为害后,沙棘上、下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上升;不同虫害处理后,沙棘根系单宁、黄酮含量均显著升高。综上说明,二虫诱导的沙棘生理生化的改变,对茎叶害虫栎黄枯叶蛾具偏利促进作用,而对根系害虫沙棘木蠹蛾有较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33.
为阐明陕西省榆林市新建枣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于2019年4-10月对陕西省林科院试验基地新建枣园昆虫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新建枣园昆虫总共97种,分别隶属于10目49科。植食性类群占绝对优势,物种占比达到70.10%,寄生性类群和捕食性类群两者物种占比为25.77%。枣园昆虫群落在6-8月份比较稳定,4-5月和9-10月期间及不稳定,害虫优势度较大。研究结果可为榆林市新建枣园害虫预测预报和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