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94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48篇
  52篇
综合类   261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202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01.
为了缓解烟叶供需结构性矛盾,提高赣州市上部烟叶在各卷烟品牌烟叶原料匹配率。文章概况了赣州市上部烟叶收购情况、风格特征及作用定位,深入分析了各工业企业对赣州上部烟叶质量评价及主要卷烟品牌对赣州上部烟叶质量需求,系统总结了近年来赣州上部烟叶生产技术方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如何进一步提升赣州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提出了优化生产技术方案、坚持落实特色烘烤工艺措施、合理规划调拨产地等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持续提升赣南烟区烟叶工业可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2.
为改良恢复已退化的草地,于2012年在退化草地上设置切根、围栏封育、浅耕翻等3种措施,与同期设置的由自由放牧引起的退化草地作为对照,并于2020年生长季高峰期对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多样性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与退化草地相比,实施改良措施9 a后,3种改良措施均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P<0.05),且浅耕翻方式最好;3种改良措施均显著提高了群落中根茎型禾草的地上生物量(浅耕翻>切根>围栏封育>对照),而显著降低了丛生型禾草的地上生物量(对照>围栏封育>切根>浅耕翻)。(2)群落物种多样性在围栏封育下具有明显升高趋势,在浅耕翻和切根方式下均呈显著降低趋势,且群落物种多样性在切根方式下显著低于浅耕翻(P<0.05)。(3)群落中丛生型禾草地上生物量与群落物种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根茎型禾草地上生物量与群落物种多样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综上所述,3种改良措施中,长期围栏封育对于多样性的维持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浅耕翻措施对群落生物量的恢复和提高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03.
为深入研究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嗅觉系统中气味信号降解机制,对柑橘大实蝇头部转录组进行分析,筛选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柑橘大实蝇成虫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并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对获得的编码蛋白GSTd1进行检测,并分析该蛋白的酶学特征。结果显示,成功获得1条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GST基因,将其命名为GSTd1,该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为624 bp,编码207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3.72 kD,等电点为6.16,无信号肽,不含跨膜结构域,属于胞质型GST蛋白。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GSTd1属于昆虫特有的GST蛋白的Delta亚家族成员。柑橘大实蝇GSTd1基因在柑橘大实蝇成虫触角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柑橘大实蝇GSTd1重组蛋白具有催化其通用底物1-氯-2,4-二硝基苯(1-chloro-2,4-dinitrobenzene,CDNB)的能力,最大反应速度和米氏常数分别为...  相似文献   
804.
分析了川芎-葛根药对与单味药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药理作用。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川芎-葛根药对与单味药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初步鉴定出68种化合物。药对、川芎和葛根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依次为β-甲基苯丙醛(46.84%)、间甲酚(48.49%)、(-)-α-荜澄茄油烯(13.85%)。组成药对后新增21种成分,原有组分减少32种。证明该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川芎-葛根药对及其单味药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可为川芎、葛根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二者联用分析药对与单味药的挥发性成分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新增成分对后续川芎-葛根药对及其复方制剂的相关研究具有指导作用,药对在配伍前后成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805.
为探索不同育苗基质对番茄漂浮育苗幼苗素质及植株生长发育、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育苗工厂集约化生产的基质,为种植户提供优质种苗,以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红番茄品种瑞菲为试验材料,配制了4种不同营养基质进行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处理间的番茄幼苗素质、植物学性状、抗逆性、果实指标、产量差异。结果表明,T1处理的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番茄幼苗综合素质好,定植后长势最旺,抗逆性最强,产量最高,适宜本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06.
农乐红小公主是从秋红珠实生后代中选育的优质早熟油桃新品种。平均单果重50.7 g,果实平均纵径34.4 mm,平均横径35.1 mm,近圆形。果皮中厚,缝合线浅,果面红色,半离核。成熟果实硬度8.98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0%,总糖含量11.2%,总酸含量0.34%,维生素C含量86.5 mg/kg。农乐红小公主具有较好的早产性和丰产性,平均667 m2产量达2 946.6 kg。在山西省运城地区7月上旬成熟,裂果率及冻花芽率低,高抗蚜虫,适合在晋南桃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07.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稳定性的影响,为改善高寒地区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青藏高原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农田、人工林、湿地、灌丛、裸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以及土壤有机碳(SOC)、总碳(TC)、总氮(TN)、pH,并计算大团聚体重量的百分含量(DR>0.25,WR>0.25)、团聚体破坏率(PAD)、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等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研究了高寒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特征。[结果]相较于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更易受到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且更能反映西藏地区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农田耕种增加了具有机械稳定性的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但不具有水稳定性;人工林和湿地的土壤团聚体具有较高的水稳定性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团聚体MWD与SOC,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团聚体MWD,GMD值与各粒径团聚体含量总体上呈线性相关,且对于机械稳定性团聚体,1 mm是正负相关的临界点,对于水稳定性团聚体,0....  相似文献   
808.
旨在筛选出适应江西赣南区域的优良花生品种(品系),为赣南区花生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材料基础。试验选取9个花生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在大田环境下对其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主要病害、抗逆性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出苗率方面,昌花2号出苗率显著低于其余品种(品系),为87.00%,其余8个品种(品系)出苗率均在93%以上,且无显著差异。在产量方面,桂花42产量最高,为5 047.05 kg/hm2,其次为昌花18号。在农艺性状方面,桂花42、昌花2号、贺油752、虔油D77花生品种(品系)总分枝数和结果分枝数较高。桂花红136、昌花18号2个品种花生秕果数较少。在主要病害方面,锈病在9个花生品种(品系)中均表现为轻感;在叶斑病方面,桂花42表现为中抗,其余均表现为轻感。在抗旱与抗涝性方面,9个花生品种(品系)多数表现较好,无明显差异。综上研究表明,桂花42综合表现较好,具有较好的潜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09.
为探讨饲粮中添加发酵压片玉米对肉鹅生长的影响,以2周龄健康霍杂肉鹅为试验材料,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添加5%发酵压片玉米的日粮,饲养至10周龄屠宰取样,测定其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血清细胞因子和肠道形态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发酵压片玉米极显著降低了霍杂肉鹅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并显著降低了霍杂鹅的翻翅率;饲粮中添加发酵压片玉米显著降低了霍杂肉鹅的血清TC水平,极显著降低了血清HDL和LDL水平,极显著提高了霍杂肉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饲粮中添加发酵压片玉米极显著提高了霍杂肉鹅空肠和回肠的黏膜厚度,极显著降低了霍杂肉鹅的空肠隐窝深度,并极显著提高了霍杂肉鹅回肠的绒毛高度、绒毛面积和绒隐比。  相似文献   
810.
以8年树龄的“沾冬2号”冬枣为试材,采用花期叶面喷施硒、硼、锌微肥的方法,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了7种不同微肥处理对冬枣开花坐果以及果实矿质元素积累、内在品质、采后贮藏性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硒、硼、锌微肥在冬枣生产中科学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施用微肥能提高枣树坐果率,改善果实品质,延缓采后枣果衰老,处理效果明显整体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T7处理(50 mg·L-1亚硒酸钠+85 mg·L-1多聚硼+70 mg·L-1微力多锌)下坐果率和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0.33%和12.48%;T7果实样本中8种矿质营养元素(Se、B、Zn、N、P、K、Ca、M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明显提高,且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达到对照样本的1.30倍和2.20倍;此外,T7样本在贮藏7 d后,果实失水率、丙二醛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而果实硬度和抗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过氧物酶)活性均显著增强。综上,T7处理在该试验中综合效果最佳,建议在晋南冬枣设施栽培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