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0篇
  13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山茶油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优化山茶油膜法脱胶的工艺条件。重点探讨膜孔径、混合油浓度、操作压力对膜法脱胶的影响,并比较了膜法脱胶与水化脱胶工艺对山茶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茶油膜法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膜孔径10 ku、混合油质量分数35%、操作压力0.25 MPa,经膜法脱胶后脱胶率为96.85%。与水化脱胶相比,膜法脱胶后山茶油脱胶脱色脱酸效果显著,脱色率达到51.6%,酸价由15.30 mg·g-1降至0.64 mg·g-1。表明膜法脱胶在山茶油精炼中可以起到较好的脱胶、脱色及脱酸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建立猪肝中3种β-受体激动剂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3种β-受体激动剂在0.1~10.0 μg·L-1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8,检出限为0.002 8~0.011 0 μg·kg-1,定量限为0.009 3~0.038 0 μg·kg-1,加标回收率在86.9%~116.8%,相对标准偏差在0.67%~3.41%,分析在7 min内完成。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肉类样品中β-受体激动剂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3.
在森林持续经营的条件下,从森林货币年平均纯收获量最大出发,提出一个以净现值为基础的经济成熟龄计算公式.以柳杉人工林为例,对其不同立地的经济成熟龄进行了分析测算,探讨了木材价格、成本、利率等经济指标的变化对经济成熟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农业系统的稳定。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作物商品化应用的增多,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生物存在的潜在危害及可能造成的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成为研究热点,但至今并没有确切证据证实当前释放的转基因植物(包括抗除草剂和抗虫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的直接影响。文章综述了转基因植物表达产物在土壤中的残留特性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土壤其他生物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5.
芦春斌  张伟  刘标 《大豆科学》2012,31(2):291-294
以雄性昆明鼠为动物模型,对亲本(F0)和子一代(F1)短期(30 d)及长期(90 d)喂食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后,取其脾脏,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短期喂食实验过程中,在0、2、7、14和30 d取样时,转基因大豆饲料对亲本(F0)实验的雄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长期(90 d)喂食实验过程中,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对亲本(F0)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也无显著影响(P>0.05)。同样,在30 d的短期和90 d的长期喂食实验过程中,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对子一代(F1)雄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也均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表明短期(30 d)及长期(90 d)喂食含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对亲本及子一代雄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均无显著性影响,且无遗传积累效应。  相似文献   
106.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分别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和非转基因大豆饲料喂食雄性昆明小鼠,至30 d检测其运动能力、耐疲劳能力和耐缺氧能力,探讨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雄鼠运动机能的影响。同时以环磷酰胺处理建立小鼠病理模型,探讨病理条件下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雄鼠运动能力、耐疲劳能力和耐缺氧能力的作用。结果显示,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与非转基因对照组相比,喂食30 d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组雄鼠的运动能力、耐疲劳能力和耐缺氧能力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样,在环磷酰胺诱导的病理条件下,喂食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30 d也不会对雄鼠运动能力、耐疲劳能力和耐缺氧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结果表明,喂食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30 d对雄鼠运动机能无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07.
自山东寿光地区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肝组织中分离到一株鸭肝炎病毒,命名为SG株DHV-Ⅰ.该病毒能被DHV-Ⅰ标准抗血清中和,该病毒第5代病毒尿囊液对12日龄鸭胚的ELD50为10-5.58/0.2 mL,对7日龄雏鸭的LD50为10-4.68/0.2 mL.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发现,SG株DHV-Ⅰ基因组结构为5' UTR-VP0-VP3-VP1-2A1-2A2-2B-2C-3A-3B-3C-3D-3' UTR,与A型DHV-Ⅰ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9%~99.7%,氨基酸同源性为94.5%~99.7%,表明SG株DHV为一株A型DHV-Ⅰ强毒.  相似文献   
108.
茶叶套种银杏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叶套种银杏技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银杏新梢生长高度和米径都比未套种茶叶的银杏要好,增加了苗木的经济效益,而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9.
竹材热解过程中焦炭组分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准确掌握生物质热分解机理,该文采用竹材作为典型生物质代表,利用元素分析、漫反射红外(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DRIFTS)和二维红外相关光谱(two-dimensional perturbation correla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2D-PCIS)相结合研究了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焦炭化学成分、化学结构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发现,氢键网络在250℃热解下解构形成自由羟基,伯醇基在该温度下可转化为羰基类C=O。烷基-CH、-CH2、-CH3起始反应温度分别为250、300、350℃,而吡喃环C-O在300℃左右断键生成大量醚类脂肪链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经过缩合重构可能形成新的芳环结构。当热解温度超过350℃,芳基取代反应开始大量发生,焦炭中羰基C=O、醚键C-O-C数量减少,芳环取代基数量增加;500℃后,芳环稠环化反应开始大量发生,600℃热解温度下制备的焦炭中含有大量的稠环芳烃结构。  相似文献   
110.
对福建省10个县的林改进行了问卷调查,就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林农林改知情度、政策了解度、林改参与度、税费减免对林农收益影响、林改过程评价、集体林地分配意愿、林改赞成率和满意度等林改绩效评价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林农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满意态度,但林改过程中林农参与林改的思想意识、法律意识不足,同时纠纷调处、勘界勾图等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