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农学   23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嗜热链球菌γ-谷氨酰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合成酶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γ-glutamylcysteine synthetase-glutathione synthetase(StGCS-GS)是一类新型的非限速谷胱甘肽合成酶,其产物GSH在包括干旱在内的众多非生物逆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Gateway系统构建了p GWB2重组植物表达载体。以农杆菌介导法对甜菜叶柄进行遗传操作,将编码该酶的StGCS-GS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GQ848551)转化到甜菜体内。研究结果表明,当农杆菌侵染浓度OD600值为0.6,侵染时间10 min,共培养4 d后,甜菜叶柄外植体经过农杆菌侵染,在筛选培养基上所获得的抗性芽比率相对最高。通过对潮霉素抗性植物基因组DNA的PCR检测,研究共获得7个转基因甜菜株系。  相似文献   
22.
为了测定不同的引发剂对不同甜菜种子引发的效果,为甜菜种子包衣剂物料筛选提供依据。研究以4种甜菜种子为试验材料,选用4种试剂对种子进行处理,检测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结果显示,处理后4种甜菜种子的发芽势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12%~17.67%、0%~23%、7.34%~22.34%、4.34%~10.00%;处理后4种甜菜种子的发芽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2.33%~9.67%、-5.00%~0.33%、-4.00%~-0.33%、-11.66%~4.00%;处理后4种甜菜种子的发芽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6.56~13.27、-2.32~18.26、9.12~23.72、4.16~12.37;处理后4种甜菜种子的活力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95.45~172.92、2.83~223.22、106.93~324.93、53.99~254.08。研究结果表明,4种处理对种子的活力指数有促进作用,同一处理对于不同种子的引发效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3.
为了更加准确地检测患有丛根病的甜莱植株中BNYVV病毒的含量。实验采用了RT-PCR的方法分别从26株待测甜菜的根中扩增获得了324bp的BNYVV病毒基因片断。通过调整反转录cDNA模板的浓度,研究发现,当cDNA模板稀释到100倍时.能更加精准地检测到不同丛根病染病植株中BNYVV病毒含量的差异。同时.半定量PCR的统计结果进一步表明.当待测植株中BNYVV病毒的相对含量低于阳性对照的一半时,甜菜丛根病病症并不明显;而当其相对含量超过阳性对照的1.3倍时,甜菜受害严重,有些几乎死亡。本检测方法为更加及时、快捷、准确和系统地检测甜菜植株的染病程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4.
甜菜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蔗糖磷酸合成酶(Beta vulgaris 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BvSPS)是甜菜体内控制蔗糖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根据Genbank上的BvSPS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X X81975),利用RT-PCR方法,从甜菜体内扩增获得了BvSPS基因的cDNA全长,并将其连接到pMD 18-T载体上。通过利用PstI、XbaI和EcoRI对重组质粒pMD 18-T-BvSPS进行酶切鉴定,进一步确定了重组质粒的正确性。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为3138bp,编码104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118.18kDa,等电点为6.15,该蛋白被预测定位于细胞核内。  相似文献   
25.
硝酸钙和硫酸镁组合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测定不同浓度的硝酸钙与硫酸镁组合对甜菜种子引发的效果,为甜菜种子包衣剂物料筛选提供依据,本研究以TD802甜菜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12个引发剂组合,通过对甜菜种子浸泡回干发芽培养,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结果显示,处理1~3均高于对照,其中处理2的发芽势(88.33%)和发芽指数(35.42)最高,处理3发芽率(91.33%)和活力指数(206.09)最高;处理4~6均高于对照,其中处理6(发芽势93.00%,发芽率91.33%,发芽指数47.53,活力指数166.88)效果最好;处理7~9均高于对照,其中处理7的发芽势(88%)、发芽率(91.33%)和发芽指数(36.33)较高,处理9的活力指数(211.23)较高,处理10~12的各项指标普遍低于对照。不同浓度硝酸钙和硫酸镁组合引发甜菜种子的效果不同,处理1~9均对甜菜种子引发有促进作用,其中处理6引发效果最好,而处理10~12对甜菜种子引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6.
旨在探究褪黑素和多巴胺对不同类型甜菜种子引发与盐胁迫的对比。研究以TD801和TD805两种甜菜种子为试验材料,在非盐胁迫和盐胁迫的条件下,采用了2种引发剂、6种浓度梯度和2种时间,共设置了96组处理,通过对TD801和TD805两种甜菜种子浸泡、回干以及发芽培养等步骤,来测定它们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等发芽指标。结果显示,大部分处理组合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TD801甜菜种子在500μmol/L浓度的褪黑素溶液,且处理时间为24 h的组合下引发效果最优,发芽率和发芽势高达90.00%;盐胁迫在特定组合下能够转变成盐引发,对甜菜种子的发芽有促进作用。褪黑素和多巴胺对甜菜种子的发芽有一定的引发效果,两者相比,褪黑素萌发效果显著优于多巴胺。  相似文献   
27.
文章归纳总结了红甜菜根内的活性物质成分及其生物学功能;分析了红甜菜及甜菜红素在抑菌抗疟、抗炎、抗病毒、心血管、细胞和神经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评述了其作为添加剂和主要营养成分,在饮料、肉制品、功能性食品等领域的生物学价值。此外,还简述了红甜菜在种植过程中的耐盐碱及净水等生物学特性,以及甜菜红素近年来在绿色环保领域的应用。可以看出,红甜菜及其相关产业极具发展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28.
对336份甜菜种质资源苗期的15个表型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甜菜种质资源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叶干重、株高、根长、叶鲜重、根鲜重、根干重、叶片饱和鲜重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等指标均显著降低,根冠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等4个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主成分分析将15个单一指标转化为6个综合指标,可代表原始数据信息的75.95%。聚类分析将336份甜菜种质资源分为5个类群,其中耐旱性强种质16份,耐旱性较强种质49份,耐旱性中等种质109份,耐旱性较弱种质79份,耐旱性弱种质83份。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胚轴直径、株高、根长、叶鲜重、根鲜重、根干重、叶干重、叶片饱和鲜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冠比与D值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9.
甜菜红素是一种无毒无害的天然色素,因高水溶性、高效着色性及多种与健康相关的生物学特性而广受欢迎。但是甜菜红素的提取率极不稳定,且提取出来的色素纯度低。为了进一步明晰甜菜红素的提取及纯化技术,笔者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甜菜红素提取及纯化技术的研究探索。发现传统提取技术如溶剂提取法、连续扩散法,提取效率低、色素损失大且污染环境。新兴技术如超声波、微波等辅助技术,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膜分离等纯化手段,克服了传统提取技术的缺点,将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另外,笔者从食品、药品与保健品、工业等角度对甜菜红素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并期待甜菜红素未来可以在医药、提取与纯化工艺以及红素来源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30.
为了研究柠檬酸作为引发剂对甜菜单粒种引发的影响效果,并为甜菜种子包衣剂物料的选择提供依据。试验以甜菜单粒种1113×NY051为材料,不同浓度柠檬酸为引发剂,用直接测量法得到发芽势、发芽率等数据。结果表明,处理甜菜单粒种时,不同浓度柠檬酸和不同时间梯度的9个处理都能够有效地促进材料1113×NY051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降低电导率。其中,5 mmol/L柠檬酸对甜菜种子1113×NY051在8、12、24 h 3个不同时间情况下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指标均高出对照组(CK),电导率低于对照组(CK)。不同浓度的柠檬酸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随着处理时间的变化和试剂浓度的不同对引发效果均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