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目的]利用生活垃圾堆肥是科学、合理地处理和利用生活垃圾的根本措施。[方法]在八一镇,采取不同方法、不同的配料比进行生活垃圾堆肥的试验研究,选取一种最经济、最实用的生活垃圾堆肥发酵试验方法。[结果]垃圾与畜禽粪便混合堆肥后,养分含量最高的是垃圾和牛猪粪混合的2号堆肥组(垃圾∶牛粪、猪粪∶青稞秸秆=1∶1∶2)。[结论]2号生活垃圾堆肥配比比较成功。  相似文献   
32.
在高海拔冷凉地区,青稞因具有抗旱和耐寒的特性,是其他它农作物无法取代的饲料和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青稞的营养成分、综合利用前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3.
利用西藏生产上种植的11个春青稞品种(系)春播的试验资料,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相关显著,其相关系数为:千粒重(r2y=0.7900)>穗粒数(rly=0.6476)>有效穗数(r3y=-0.2119);直接通径系数为:千粒重(P2y=0.6587)>穗粒数(Ply=0.4539)>有效穗数(Ply=0.1847)。根据分析及结合西藏拉萨地区青稞生态条件的特点,提出了拉萨地区春播青稞高产育种应增加千粒重、稳定穗粒数、降低有效穗数(即分蘖数);春播青稞高产栽培应适当降低分蘖数。  相似文献   
34.
红花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玉霞  吴卫  郑有良  李伟  黄春燕  刘仁建 《种子》2005,24(11):18-21,24
对来自世界各地的48份栽培红花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9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有效果球数>平均每果粒数>株高>一级分枝数>开花期>单株无效果球数.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百粒重(x1)、单株无效果球数(x3)、单株粒数(x4)、一级分枝数(x6)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4个因素对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8.784 3.773 x1 0.067 x3 0.025 x4-0.046 x6(r=0.981**).通径分析表明,单株粒数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百粒重,二者是红花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减少单株无效果球数可大幅提高单株籽粒产量.单株籽粒产量高产株型应是株高、一级分枝数适中,单株粒数、平均每果粒数多,单株有效果球数多、无效果球数少,百粒重高,开花期短者.  相似文献   
35.
利用A - PAGE (Acid -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对来源于32个国家的53份红花材料进行 了种子醇溶蛋白检测。结果表明,这些红花材料具有丰富的醇溶蛋白等位变异,共分离出15条迁移率不同的谱 带。其中,每份材料可电泳出5~12条谱带,平均8. 5条,所有材料有1条共有带。红花种子醇溶蛋白可作为评价 红花遗传多样性的工具之一。不同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 375~1. 000,平均值为0. 752。聚类分 析结果表明,在GS值为0. 752的水平上供试材料聚为6大类,其亲缘关系远近与地理来源关系不大。其中,来自 中国的7份材料分别被聚在了3个大类中,表明中国红花种子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36.
随着藏族同胞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青稞正从区域性口粮作物向世界健康食源作物转变,如何壮大发展西藏青稞产业,对西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西藏地区青稞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青稞产业发展中的耕地质量、品种选育、良种繁育、青稞生产、农机普及及青稞加工销售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的建议与策略,以实现西藏青稞产业链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7.
[目的]西藏拉萨市引进荷斯坦牛冻精与本地黄牛级进杂交已40余年,对荷斯坦牛改良西藏黄牛(荷×藏)级进杂交后代泌乳性能进行测定,为后期横交固定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并比较2017—2021年荷×藏高代次不同胎次之间的总泌乳量、高峰产奶量、高峰日、产奶天数和日泌乳量;2021年7月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结果]荷×藏高代次随着胎次增加总泌乳量、高峰产奶量、泌乳天数和日泌乳量随之降低,高峰泌乳日在正常范围内;3个胎次之间,总泌乳量主要集中在2000 ~ 4000 kg,高峰产奶量主要集中在15 kg ~ 25 kg,高峰日、产奶天数和日泌乳量的范围分别是49.58 d ~ 66.30 d、212.06 d ~ 217.36 d和14.96 kg ~ 17.99 kg。DHI测定数据显示荷×藏高代次群体乳脂率、乳蛋白率和尿素氮分别是3.86 %、3.34 %和12.47 mg/dL。[结论]高原低氧环境限制限制了荷×藏高代次牛的泌乳性能,但相比西藏黄牛有较大提高,结果可作为提高改良牛生产性能、产奶量、奶品质及遗传特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8.
3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