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对藏青85、藏青320、藏青690、藏青3179四个青稞品种,在苗期、拔节到抽穗期以及抽穗到成熟期分别进行干旱和正常处理,研究其可溶性糖与干旱胁迫的关系.结果表明,遭受干旱时,青稞叶片可溶性糖明显增加,尤其是在拔节—抽穗期;正常情况下,不同品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在干旱胁迫时,苗期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而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差异显著.作物受到干旱胁迫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当干旱胁迫解除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青稞白粉病都是元谋冬繁青稞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对元谋冬繁青稞白粉病进行防控,本文调查了不同播期、种植密度、施氮量对青稞白粉病发病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青稞白粉病发病影响不明显,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白粉病发病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越大,白粉病发病越严重;施氮量越大,白粉病发病越严重。  相似文献   
13.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土壤酶活性对于探讨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土壤酶的研究历经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奠定时期,20世纪50-80年代的迅速发展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时期。土壤酶主要来源于土壤微生物,分为六大类,即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转移酶、裂合酶、连接酶和异构酶。本研究总结了不同退化程度、施肥、放牧、土壤微生物、季节变化等因素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的加重,土壤酶活性呈降低趋势;施肥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土壤酶活性;轻度放牧会使土壤酶活性增加,重度放牧会使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随季节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波动。最后,本研究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退化、恢复和治理与土壤酶活性关系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西藏山南地区主要农区霜冻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山南地区主要农区气象观测站近30年(1980~2007年)历年霜期日数和逐日最低气温,详细分析了霜冻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突变情况,结果表明,沿江一线农区霜冻出现机率最高的是4月份,南部为5月份;年霜冻出现频率正在呈减少趋势;重霜冻每10年减少了1~3d;轻霜冻每10年减少了1~4d;沿江农区霜冻日数减少的突变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具体发生在1997年左右,南部农区霜冻日数减少的突变发生在21世纪初,具体是在2006年左右。初霜冻主要出现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近1个月的时间内;终霜冻主要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近1个月的时间内,呈现自东向西和自北向南逐渐偏晚的特点;山南地区主要农区无霜期具有沿江一线长,南部农区短的特点。从空间分布来看,山南南部农区是霜冻高发区;沿江一线自西向东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回顾了西藏冬青稞育种的历程,育种研究的是基本成果以及品种性状演替过程,总结了冬青稞育种的成就和基本经验,以及近两年来育种工作进展情况,提出青稞育种必须根据实际正确制定育种目标,合理选用亲本材料,改进育种方法等。为西藏冬青稞生产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的多元化市场经济对西藏冬青稞育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谈一些本人粗浅的看法与同行专家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来自世界各地的50份油用型红花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0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粒重的影响顺序是单株有效果球数,总果球数,单株无效果球数,百粒重,总分枝数,二级分枝数,一级分枝数,株高,分枝高,顶花球直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单株有效果球数,总果球数,单株无效果球数,百粒重,顶花球直径是影响单株粒重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有效果球数,单株总果球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较大,是红花品种选育的主攻方向。综合考虑,单株产量高的油用型红花株型应是:株高和分枝数适中,单株有效果球数和总果球数多,无效果球少,顶果球直径和百粒重较大者。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的走俏,青稞种植面积也逐年的扩大,同时青稞品种在使用推广过程中混杂和退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混杂退化后的种子纯度明显下降,性状变劣,品质变差,抗逆性下降,产量明显降低,给种植户造成经济损失。如何防止青稞混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了试验地南繁青稞(云南元谋)蚜虫种类、蚜虫群体数量、温湿度以及肥水条件与黄矮病发病的关系。结果表明:蚜虫种类主要有禾谷缢管芽、麦长管蚜和麦无网长管蚜。蚜虫群体数量与黄矮病发病程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高温干旱条件下青稞黄矮病发病严重。肥水条件好的地块,青稞黄矮病发病较轻。  相似文献   
19.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高产青稞品种(系)进行三个施肥水平和两个播种密度的高产栽培试验,对其进行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播种量为24万/亩,施肥水平为施肥水平1(N:7.5千克/亩,P:5千克/亩)产量最高。对株高、总分蘖数、有效分蘖数、穗长、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单穗重、千粒重、基本苗、亩穗数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与产量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亩产量间的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均最大,有效分蘖数、千粒重分别与亩产量也存在极显著简单相关性,成穗数、有效分蘖数与亩产量呈极显著正偏相关,与基本苗呈显著正偏相关,而与穗长呈极显著负偏相关。株高和穗长对亩产量有较大的直接通径系数,而穗长通过株高对亩产量有较大的间接通径系数。  相似文献   
20.
浅析干旱胁迫对作物生长机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及产量的最重要环境因素,全球气候变暖使部分地区的干旱趋势加重了,为了减少干对作物生长造成的影响。本文从干旱对作物生长、光合作用、气孔、渗透调节、抗氧化系统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作物抗旱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