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4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烟台夹河养鸡场建于1985年3月,工程投资800万元,建筑面积2.8万m~2,现有职工310人,下设9个分场,是一个完整配套的20万只蛋鸡养鸡场。 根据烟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11.1℃~12.6℃的特点,选择了北京农业大学规划设计的卷帘开放式节能型鸡舍。在鸡舍结构上采用:屋顶长出檐、设置地窗、双复膜保温帘等措施,夏季具有“亭子效应”,可遮阳降温,有效地形成扫地风风干舍内鸡粪降低氨气等;冬季具有“温室效应”,取得良好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52.
滴头锯齿型迷宫流道消能特性的流体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所选取的3种代表性锯齿型迷宫式滴头流道参数进行精确测定的基础上,利用圆管紊流理论和CFD流场模拟软件对锯齿形迷宫流道的消能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滑圆管紊流理论不足以解释锯齿型迷宫流道的消能机理;压力沿流道长度方向呈线性递减,各消能尖角单元压力损失相等,符合线性叠加规律;摩阻系数随着压力增加而降低,并很快稳定在一定数值上;在中、高压区滴头流道内部流动为紊流,在低压区可能存在从层流到紊流或者光滑紊流到全紊流的流态转捩行为。  相似文献   
153.
土壤异养呼吸是陆地和大气之间的重要通量,是决定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关键因素之一,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西南高山地区是响应气候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西南高山地区土壤异养呼吸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评估区域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生态系统模型(CEVSA)模型估算了1954-2010年西南高山地区土壤异养呼吸(HR)的时空变化,分析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西南高山地区1954-2010年平均异养呼吸量为422 g C·m-2·a-1,在空间分布上,HR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与年平均温度(r=0.721,P<0.01)、年降水量(r=0.564,P<0.01)均显著正相关;(2)在时间尺度上,西南高山地区1954-2010年 HR总量增加趋势显著(P<0.05),变化范围为197-251 Tg C/a,平均每年增加0.710 Tg C,其中主要植被类型草地、常绿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均增加趋势显著(P<0.01),增加速度分别为1.621、1.496和1.055 g C·m-2·a-2。(3)土壤HR的年际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且西北部高海拔地区较东南部低海拔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主要植被类型温度敏感系数Q10从大到小依次为草地(2.35)、常绿针叶林(2.34)、常绿阔叶林(1.93)。  相似文献   
154.
为分析青藏高原东缘半湿润区树木生长与气候关系随海拔变化的规律,于川西米亚罗林区分别在高、中、低海拔选取3个采样点,共采集132棵岷江冷杉年轮样芯,建立了最长达170a(1842-2011年)3个海拔高度的差值年表.岷江冷杉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随海拔高度降低,温度与生长的负相关呈增加趋势.高海拔岷江冷杉径向生长与前—年冬季最低温呈显著正相关,中低海拔与当年春季均温、最高温和年均最高温呈显著负相关.低海拔岷江冷杉与当年4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随海拔升高降水与岷江冷杉生长的相关性降低.中低海拔岷江冷杉年表与4、5月帕尔默干旱指数(P DSI)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中低海拔存在春季干旱胁迫,抑制了岷江冷杉的生长.另外,大龄树木比小龄树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155.
浅谈产地检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肉类总产量占世界第一,有的学者预测,到2005年实现贸易自由化时,我国猪肉年出口量将上升到600多万吨,牛、羊肉680多万吨,禽肉将净出口100多万吨,这些数字是很鼓舞人的,但是建立符合规范的无规定疫病区工程却是刻不容缓的,为了适应这一新的要求,必须将动物疫病防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最基础环节--产地检疫的轨道上来,只有从源头抓起,严把产地检疫质量关,真正实现以检促防,才能建立起符合规范的无规定疫病区,跟国际市场接轨.本文就检疫工作的现状、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看法与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156.
浅谈村级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级动物防疫体系是我国动物防疫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业内人士谈及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时,总能提到“县、乡、村“3级.足以看出村级动物防疫体系是我国动物防疫体系中最基层、最前沿的阵地,但是村级防疫体系很不健全、近似瘫痪,只是从理论的角度上构建了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框架,而忽视了在实践中对村级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致使村级动物防疫体系职能非常滞后,已经不能适应动物防疫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近几年来,旧的传染病抬头、新的传染病不断产生,动物源性食品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故对最基层、最前沿的村级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已经到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地步,笔者就动物防疫工作中村级防疫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设提出对策与建议,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57.
川西高山林区人工林生态学的研究--人工林分区与分类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依据川西高山林区自然条件及天然林树种生态地理分布,阐明川西林区人工林分布现状及特征;以川西高山林区森林分异规律、采伐迹地的分类及其应用为基础,提出川西高山林区人工林进行分区与分类依据和原则,分区分类系统包括3个经营类型区、4个经营类型组、9个经营类、17个林型组和39个类型,并提出了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58.
植被蒸散研究方法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京涛  刘世荣 《林业科学》2006,42(6):108-114
对蒸散研究方法的发展阶段及传统蒸散研究方法(水文学方法、微气象学方法、植物生理方法、模型分析方法、经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简要评述.同时详细介绍闪烁通量技术、遥感技术应用于蒸散研究的基本原理及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阐述新技术方法在蒸散研究中的应用,并分析预测蒸散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9.
<正> 集体林场是集体林区建设和发展林业的基地,也是最基本的经营实体。如何通过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科学地经营好集体林,进一步提高集体林场的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参加了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林业采育场的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试点工作的全过程,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0.
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中微量元素分布与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世荣  李金 《林业科学》1993,29(1):2-11
对东北东部帽儿山地区21年生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Rupr.]人工林生态系统四种微量元素(Cu、Zn、Fe、Mn)的分布、积累、迁移和循环作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养分流通框图和动态模拟模型。结果表明:该系统微量元素总贮量为173493.368kg/ha,其中约有99%积累在土壤中,而植物体中积累量不足1%;该系统微量元素的年吸收量为6.4483kg/ha,其中年存留量和年归还量分别为3.3250kg/ha和3.1233kg/ha,归还量占吸收量的48.44%;该系统经水文学途径获取的养分为0.872kg/ha·a,径流输出的养分量为0.4114kg/ha·a,系统净积累的微量元素量为0.4604kg/ha·a;平均净变化率为52.8%,其中Cu元素净积累最多,其净变化率达7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