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9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林业   696篇
农学   322篇
基础科学   437篇
  155篇
综合类   2261篇
农作物   267篇
水产渔业   226篇
畜牧兽医   1566篇
园艺   435篇
植物保护   19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71.
本文详细阐述了头孢噻呋晶体注射液在治疗牛呼吸道疾病、牛腐蹄病、奶牛产后急性子宫炎等常见临床疾病中的作用.头孢噻呋晶体注射液可有效治疗肉牛和奶牛临床常见疾病,安全性高,本文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72.
以不育株率达100%、不育度大于95%、性状稳定一致、带有遗传标记的不结球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黄苗寒青A为母本,以扬州大头矮为父本,选育出具有耐寒特性的不结球白菜杂交组合青星2号,其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和抗寒性,产量为3 306 kg/667 m2,目前已在全国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73.
文中在分析中国主要纸产品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中国主要纸产品2010-2019年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并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定权方法对纸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主要纸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的芬兰、瑞典和德国位居综合评价前3位,中国主要纸产品综合竞争力经过近10年发展已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仍有改进和提升空间。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推进人工林速生材高效利用、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探索"出口转内销"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4.
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_TH,SPEI_PM)和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cPDSI_PM)数据集,辅以气候倾向率、M-K统计检验方法,对比分析了1961—2009年东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各指数集描述的东北地区典型干旱年与实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961—2009年东北地区总体表现出变干的趋势,其中SPEI_TH显示的主要干旱时段在2000年以后,而SPEI_PM和scPDSI_PM都检测到1980年前后东北地区也处于一个较为明显的干期。SPEI_TH和SPEI_PM显示东北地区大部多年平均的干旱发生频率介于28%~38%之间,而scPDSI_PM给出的东北大部地区干旱频率在11%~58%之间。研究显示,2000年以后重旱和特旱频次的增加较快,这也导致重旱和特旱在各类干旱中所占的比重显著提高。1961—2009年东北地区四季干旱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其中SPEI_TH的四季干旱强度变化均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SPEI_PM描述的各季干旱加强趋势均不显著,scPDSI_PM只检测到秋旱强度变化是显著的。研究表明,SPEI_TH和scPDSI_PM指数集对东北地区典型干旱年的描述能力要好于SPEI_PM。  相似文献   
975.
油茶间作不同绿肥的土壤分形及养分损耗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油茶林间作不同绿肥对耕作层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养分退化产生的影响,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间作不同绿肥下油茶林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及其与土壤粒径分布、养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区域土壤粒径分布主要以粘粒(<0.002 mm)和粉粒(0.002~0.05 mm)为主,土壤分形维数为2.681~2.882,顺序为:CK<黑麦草<鼠茅草。(2)研究区土壤体积分形维数与粘粒(<0.002 mm)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粉粒(0.002~0.05 mm)体积百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砂砾(0.05~2.00 mm)体积百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分形维数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及土壤容重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3月至8月,两种绿肥间作均显著提高了油茶林耕作层土壤的含水量,减少了养分的损耗,其中以鼠茅草改良效果最好。综上,土壤分形维数能够很好地表征土壤质地、粒径组成以及土壤养分状况,为油茶林地复合经营土壤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76.
为探讨电子束对小麦育种的可行性和不同剂量的电子束对植株M_1代生长发育的影响,用高能电子加速器,剂量分别为250Gy、300Gy、350Gy和400Gy辐照处理小麦干种子,研究结果表明:1)经电子束辐射处理后,小麦M_1代穗部可孕小穗数减少,穗粒数减少,穗长变短,千粒重降低,其中穗粒数变异度最大,千粒重变异度最小;叶部剑叶、倒二叶及倒三叶长度和宽度均变小,叶面积变小,剑叶叶片长度和宽度的变异度大于倒二叶和倒三叶;茎部植株高度降低,穗下节间变短,单茎重量降低。2)不同剂量电子束处理,植株受到一定损伤,M_1代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修复能力,拔节期250Gy处理植株高度修复最快,400Gy处理单茎干物重修复能力最强,开花期至成熟期300Gy处理植株高度和单茎干物重修复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977.
目的建立杏扁品种‘优一’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方法选择‘优一’生长健壮、一年生枝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对其初代诱导的外植体采集时间、灭菌时间、基本培养基的选择以及不同激素浓度对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进行优化研究。结果外植体的最佳采集时间应在5月;表面消毒利用0.1%HgCl2溶液灭菌8min效果较好,污染率为21.7%,萌芽率为65.0%;茎段起始培养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0mg·L~(-1) 6-BA和0.1mg·L~(-1) NAA,增殖芽数较多,萌芽率高。适宜的增值培养基为MS+6-BA1.0mg·L~(-1)+NAA0.1mg·L~(-1),平均增值芽数为4.1,芽苗生长较壮,茎芽长度为3.30cm;生根培养基可选择1/2MS+IBA0.4mg·L~(-1),平均生根数为2.4,生根率为70.0%。结论建立了杏扁品种‘优一’的组培快繁体系,为培育健康优良种苗提供了实用指南,有利于杏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78.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果实发育是形成产量的基础,但采收24 h后会出现酸败现象,严重影响棕榈油品质,目前对果肉发育和采后的游离脂肪酸代谢物合成差异的关键调控基因及途径尚未明确。本研究以油棕果实为实验材料,果实取自授粉后95 d(MS1)﹑125 d(MS2)、185 d(MS3)、采收后24 h(MS4)、采收后36h(MS5)5个时期。采用第二代高通量转录组学技术(RNA-Seq)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代谢组学技术(LC-MS/MS),对其发育和采后的果实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无籽种油棕在脂肪酸积累中后期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饱和脂肪酸,在油棕果实发育过程中,LACS4、LACS4-X1、FATA、FATB、KASⅠ、KASⅡ、SAD1在果肉中高表达且与果肉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亚麻酸呈正相关关系,DGAT、PDAT在果肉中高表达且与上述6种脂肪酸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上述酶基因的表达可能对油棕果实脂肪酸的合成和累积分别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推测LACS4、LACS4-X1、FATA、FAT...  相似文献   
979.
针对勺轮式玉米排种器作业速度较低、高速作业时漏播率和重播率较大的问题,以勺轮式玉米排种器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切入点,重点分析种子在舀种区、清种区、递种区的受力情况,对现有的勺轮式玉米排种器进行改进,采用双勺轮结构设计一种新型的高速精密排种器,并对其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单排勺轮式排种器和双排勺轮式排种器在不同的作业速度下,其粒距合格率分别为作业速度为2 km/h时的91.24%、93.02%,作业速度为4 km/h时的86.02%、91.34%,作业速度为6 km/h时的83.73%、89.34%,作业速度为8 km/h时的76.34%、86.34%。随着作业速度的提高,双排勺轮排种器的作业效果明显优于单排勺轮排种器。综上,双排勺轮式玉米排种器的作业性能较好,可以广泛应用于高速玉米播种机上。  相似文献   
980.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取代传统的人工劳动模式,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且也节省了人工成本,促进了企业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探究未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