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试验观察了2种喷施硒肥对胡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初期、开花后期分别喷施粉剂硒肥质量体积比为1.67 g/L的水溶液和现蕾初期喷施质量体积比为3.33 g/L粉剂硒肥的水溶液2个处理优于其他处理。从喷施时期及喷施次数来看,现蕾期一次性喷施效果较好。总体来看,粉剂硒肥效果好于液体硒肥,且粉剂硒肥胡麻籽粒硒质量分数显著提升,较CK分别提高263.63%和1827.04%。  相似文献   
22.
胡麻两系杂交种陇亚杂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陇亚杂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选育而成的胡麻杂交种。在2013—2014年甘肃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 773.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折合产量1 506.75kg/hm2)增产8.99%,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陇亚杂4号为油用型品种,株高59.4 cm,单株果数25.5个,果粒数7.5粒,千粒重8.0 g,单株产量0.95 g。生育期106 d。适宜在甘肃兰州、定西、白银、张掖等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23.
国外引进油用亚麻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从国外引进的256份油用亚麻品种资源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7.51%~92.43%,表明各材料间农艺性状遗传变异丰富,类型广泛;2)主成分分析将主要农艺性状凝聚为4个主成分,分别为“单株果数因子”、“株高因子”、“千粒重因子”和“果粒数因子”,这4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33.85%、25.95%、16.32 %和12.05%,累计贡献率为88.17%;3)系统聚类分析将256份品种资源在欧氏距离D=34.42水平上聚为六大类群,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主要集中在第Ⅲ、第Ⅳ类群,包括76份材料,这些材料株高适中,单株分茎、分枝能力强,单株果数多,单株生产力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作为优异基因资源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4.
地肤水浸提液对胡麻化感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地肤及其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胡麻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地肤全株及地上部茎叶水浸提液对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0.100g/mL处理对胡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根长、苗高、根鲜重和苗鲜重的抑制率均达100%。2)地肤水浸提液抑制胡麻种子萌发主要是抑制了活力指数,抑制胡麻幼苗生长主要是抑制了根的生长。3)地肤释放化感物质可能有多种途径(如地上部淋溶、根系分泌等),但从综合效应看,同一浓度处理均以地上部化感作用最强,根系化感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25.
胡麻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胡麻优良新品种‘陇亚10号’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培养基中不同的激素配比处理,外植体的取材对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以及再生植株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为MS+IAA 0.5 mg/L+6-BA 1.5 mg/L;最适宜的外植体为下胚轴。  相似文献   
26.
新型雄性不育亚麻的杂种优势及温敏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自然条件下,对亚麻雄性不育材料的不育性表现杂种优势及温敏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不育性有重要影响,一定温度范围内,高温能使育性提高,结果率和结实率增加,低温使育性下降;结果率和结实率下降,同时还发现不同材料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不育系与常规品种(系)杂交,杂种F1表现了较强的超亲势强,产量的平均优势率为39.73%,从产量构成因素看,单株果数的优势最为突出,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有效分枝和千粒重,它们对产量形成也有一定影响;F1还表现了苗期生长速度快、多分枝多果及早熟的特性。通过该不育系利用杂种优势,将是提高亚麻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7.
<正>"新选7号"的主要特征为:1.物候期。在3月下旬左右开花,6月中旬充分成熟,果实发育期80天。一般栽后第2年见果,第4年进入丰产期。  相似文献   
28.
胡麻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胡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工作对胡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分类、鉴定以及育种都是非常必要的。本试验对目前国内不同时期选育的96份胡麻品种进行形态学标记和SRAP分子标记分析以评价其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比较形态学标记和SRAP分子标记的聚类图,都得到了预期的试验结果,两者都可以用于胡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分析。对于国内胡麻育成品种之间的划分总体一致,但在具体类别中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可能是因为SRAP标记在DNA水平上反映了更多的的差异,而形态标记的基因型与SRAP标记检测出的位点相关性很小。  相似文献   
29.
利用 SRAP 标记分析胡麻资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