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288篇
农学   123篇
基础科学   159篇
  92篇
综合类   898篇
农作物   161篇
水产渔业   118篇
畜牧兽医   488篇
园艺   177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紫背金盘提取物对台湾家白蚁毒杀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珍友  张业光 《昆虫天敌》1990,12(4):187-193
利用紫背金盘甲醇提取物对台湾家白蚁进行了室内毒性测定和驱避行为试验。结果表明,经12次重复的毒性测定,有较强的致死作用。3—4%浓度的死亡率达100%,2%浓度的死亡率为94%,1%浓度的死亡率为58.9%。在驱避行为试验中表明,在4%以下的浓度对家白蚁没有显著的驱避怍用,从驱避作用的定量研究——非选择性取食试验中,1—4%浓度处理过的木块均被白蚁蛀蚀过。在选择性取食试验中,1—4%浓度处理组的木材样品同样被白蚁蛀蚀过。从驱避作用的定性研究——琼脂培养基选择性试验看,在整个试验期间的各个处理区内,蚁路筑通,没有堵塞蚁路现象。4%浓度处理组的平均进区率是87.92%,2%浓度的进区率是98.75%,1%浓度的进区率是99.16%。  相似文献   
72.
不同树龄的苦楝对家白蚁的毒力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珍友  张业光 《昆虫天敌》1991,13(3):151-154
采用苦楝的不同树龄,分别是17年、15年、11年、8年、5年的木材、表皮、种核,对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进行室内毒力和抗蛀性能测定,比较其差异程度。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五组不同树龄的样品对白蚁的致死率均是100%。抗蛀性能结果表明,五组不同树龄的木材样品的消耗量在22.5—26.33%之间,表皮、种核均未受蚀。其中8年的木材对白蚁的毒性较大;五组不同树龄的表皮对白蚁毒力的差异显著,树龄长的表皮对白蚁的致死时间较快;五组不同树龄的种核对白蚁毒力的差异不显著。家白蚁对五组不同树龄的样品消耗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3.
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取名于其秀气而珍贵,其子实体单生或丛生,朵小形美,菇盖直径小于3cm,菇柄长小于6cm。秀珍菇质地脆嫩、清甜爽口、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真菌多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含17种以上氨基酸,因此又名“味精菇”。近年在我县种植100万袋以上,效益好。现将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4.
该文分析了黄河大柳树灌区土壤类型形成条件与分布格局和主要土壤类型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发展灌溉农业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提出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发展灌溉农业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5.
沟金针虫夏眠特性及其在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的休眠包括夏眠和冬眠是温带地区昆虫对其生活环境因素季节的或周期性变化适应方式,是重要的物候学现象之一。了解休眠时期及其生态习性,在预测害虫发展动态、制定防治对策有重要意义。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是黄淮海冬麦区重要地下害虫,早在50年代初就发现其具有夏眠习性,引起夏眠的平均地温为26.8℃(丁文山1953、吴铱等1954)。从70年代开始,麦区普通实行玉米、蔬菜、油料(花生、大豆)间作套种两熟或多熟制,沟  相似文献   
76.
1988—1992年,进行沟金针虫土下垂直分布调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危害性试验,及幼虫的脂肪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小麦沟金针虫在地温9.4—9.8℃时,100%上移至土表层;至7月上旬,地温不超过27.5℃下移不明显,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下移50%以上,夏眠期幼虫脂肪含量占体重的47.41%,幼虫夏眠与食料有关。  相似文献   
77.
豇豆霉病是由菜豆尾孢菌(Cercospora cruenta)侵染所致。试验表明:菜豆尾孢的分生孢子只有在水膜中才能萌发,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再生能力很强,保湿4小时就可产生孢子,且2~3天后产孢率达到高峰,病叶上的分生孢子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400多天,是下一生长季节的初侵染源之一;分生孢子在保温(28℃)保温8小时后萌发率达94%;在充分保湿条件下,5~40℃范围内,分生孢子都能萌发,但以25~28℃为最适;在pH2~11.40的0.1M的磷酸缓冲液内也能萌发,pH5.5为最佳萌发酸度;光照(1000lx荧光)对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 65%的代森锌和瑞锌合剂(25%瑞毒霉:65%代森锌=1:3)的500倍和1000倍液对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8.
6 7月(小暑~大暑,果实缓慢生长即硬核期) 6.1 病虫害防治 7月份雨多,高温高湿,是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主要发生期。一般在降雨前喷保护剂,可用1∶0.7∶200倍波尔多液或80%大生M—45600~800倍液;雨后喷铲除剂,选用78%科博6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相似文献   
79.
GPS在飞机播种造林中的应用汉书乾(陕西省林业厅飞播站,陕西西安710082)1什么是GPS导航系统GPS全称为"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政府耗费巨额投资于1973.年11月授权开始由陆、海、空三军共同研制的第二代星基被动式无线电导航系统,它由在...  相似文献   
80.
几种种衣剂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