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秸秆成型燃料系统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农作物秸秆成型系统,指出了系统经济性分析的主要费用项目,结合技术经济的主要评价指标,以2万t/a的秸秆成型系统为例,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和其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秸秆成型系统盈利情况较好,内部收益率大于财务基准收益率,回收期较短;秸秆成型燃料售价是影响系统经济性的最主要因素,成型燃料售价越高,其系统的经济效益越好。但秸秆原料价格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很大,秸秆价格增高,系统经济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12.
在归纳分析棚菜土壤产生连作障碍原因的基础上,从合理轮作倒茬、平衡配方施肥、控量灌水、环境调控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棚菜土壤连作障碍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热解利用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产气量为20m3/h的热解炉,以玉米秸秆颗粒为生物质原料,对额定功率为10kW的燃气发电系统及其相关的焦油裂解装置进行了研究,得出玉米秸秆颗粒在热解温度为470℃左右时,燃气的热值最高,以煅烧的白云石和镍基催化剂组成的焦油裂解装置,在催化裂解温度为850℃时,可达97%以上的焦油裂解率.结合对热解气副产物生物质炭的分析,得出了生物质热解利用系统的产出能量大概分布,为生物质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定点抽样调查和部门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评估了低温冻害对淳安县蚕桑产业的影响,并根据淳安县蚕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桑园管理和调整春蚕发种时间等一系列减灾对策。结果表明:湖桑197和强桑1号品种对低温冻害天气的适应性强,冻害轻,强桑1号生长恢复快,对产叶量影响小。冻害对春蚕影响较大,蚕种饲养量比前两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21628盒,减幅达28%。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原因及研究发展现状,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对策,为科学合理施肥、施药,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经济效益是关系到一个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好的效益就没有好的发展前途.衡量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是投入产出比,即投入多少,产出多少.像蚕桑生产投入产出比一般在1∶3.0左右,好的达到1∶3.8,差的也有1∶2.0.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谈点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蚕一日二回育技术是当前大力普及推广的一项新型养蚕技术,它具有省工、节本、保持桑叶新鲜的特点,能使蚕儿发育齐一、壮健,提高经济效益.我们根据小蚕一日二回育技术标准,通过在生产实践中试验、摸索,整理成小蚕一日二回育实用操作,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生产规模为1000t/a的玉米秸秆气化合成二甲醚系统为例.计算了系统整体能量效率及产生的温室效应。以玉米秸秆气化合成二甲醚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常规能源对玉米秸秆气进行转化,使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LCA)对玉米秸秆的生长、收集、压缩、气化及二甲醚的合成和利用等过程的温室效应及能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产二甲醚的总能耗为产出二甲醚总能量的25%,玉米秸秆固定的二氧化碳为生产和使用二甲醚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77%,说明在玉米秸秆气化合成二甲醚及二甲醚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温室气体的排放,但与化石燃料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减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市场分析的中国生物质成型燃料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010年中国生物质成型燃料,尤其是农林剩余物成型燃料的发展情况.首先讨论了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及其分类,然后分析了农林剩余物资源状况和能源利用潜能,最后对中国各个地区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状况进行了市场分析和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分析.分析表明:主要的农业剩余物和大部分林业剩余物可作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的良好原料,具有很大的能源利用潜能;在华中、华东、华南、华北和东北等地区生物质成型燃料市场发展情况较好;发展和提高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及成型燃料燃烧技术,为成型燃料提供更多的激励和支持政策,建立更多成型燃料示范基地,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及限制煤的不合理利用等将有利于中国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对稻田土壤Cd形态和糙米Cd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增施量对水稻主要生育期内土壤pH、有机质和Cd赋存形态的动态变化以及糙米中Cd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25~45 g/kg有机肥增施量条件下,水稻分蘖期土壤pH显著提高0.40~0.42,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1.74~3.1 mg/kg,有效态Cd下降15.7%~40.7%;孕穗期土壤pH显著提高1.08~1.14,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7.48~9.68 mg/kg,有效态Cd下降13.6%~38.8%;扬花期土壤pH显著提高1.30~1.53,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8.38~9.19 mg/kg,有效态Cd下降10.0%~36.7%;成熟期土壤pH显著提高0.97~1.13,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6.54~8.81 mg/kg,有效态Cd下降9.2%~36.8%;水稻成熟后的糙米中Cd含量显著下降67.7%~72.3%.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土壤pH、有机质含量以及糙米中Cd含量并无明显的变化.[结论]水稻种植过程中增施生物有机肥能有效提高酸性土壤的pH,增强土壤的酸碱缓冲能力,并显著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促使土壤中Cd由生物活性较强的弱酸提取态向可还原态转化,从而达到抑制水稻对Cd的吸收,显著减少糙米中Cd积累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