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采用半定量RT-PCR法,以GAPDH基因为内参,研究藏猪背最长肌、心肌、肝脏和脂肪组织中H-FABP基因mRNA组织表达差异性。结果显示,H-FABP基因mRNA组织表达差异性显著,脂肪组织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P<0.01);心肌表达量高于背最长肌(P<0.05);背最长肌表达量高于肝脏(P<0.01)。  相似文献   
32.
3种短日照依赖型地被菊光周期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花期调控,以"毛白玉"、"紫娇"和"大红"3个花期不同的短日照依赖型地被菊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20d、30d、40d、50d短日照处理,自然光照为对照,观察不同短日照处理对不同地被菊成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短日照处理可有效提前地被菊开花时间,其中"毛白玉"短日照处理30d以上可提前开花,盛花期提前22d;"紫娇"和"大红"短日照处理50d可提前开花,盛花期分别提前39d和54d。短日照处理对3个品种的开花数量影响达显著水平;对"紫娇"和"大红"的株高有显著影响;不同处理间各品种花径差异不显著。短日照处理条件下,"紫娇"、"大红"花序发生明显褪色现象。且棚内温度略高于棚外温度,而不同土层温差不明显。综上所述,只有了解各品种的短日照诱导开花的天数,并在短日照处理期间采取一定降温措施,才能准确预定花期,为杂交授粉的高效进行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33.
遮阴处理对金莲花生长发育和生理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遮阴处理对金莲花生长发育和生理响应的影响,旨在寻求适宜金莲花生长的最佳遮阴度和最佳遮阴时间。【方法】以2年龄金莲花为材料,自5月5日至落叶期进行遮阴处理(0%(CK)、40%、60%和80%),测定金莲花形态指标(株高、叶片数量、叶面积、叶柄长、冠幅、花径、单株开花量、群体花期)和生理指标(丙二醛(MDA)、细胞膜透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遮阴处理下金莲花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遮阴处理促进金莲花生长发育,其中,40%、60%遮阴处理提高了单株开花量和花径,延长了金莲花群体花期;60%和80%遮阴处理下叶绿体内基粒数、基粒厚度和基粒片层显著增加,淀粉粒数量显著减少;随生长发育期延长,金莲花对遮阴的生理响应不同。遮阴40 d时,遮阴对金莲花造成一定弱光胁迫,表现在:随遮阴度增加,叶绿素含量、SOD活性持续下降,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逐渐上升;遮阴处理80 d时,遮阴促进金莲花生长,表现在:遮阴处理下细胞膜透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显著小于对照,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60%和80%遮阴分别极显著和显著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遮阴120 d时,遮阴不利于金莲花生长,遮阴处理显著提高了细胞膜透性,极显著降低了POD活性。【结论】5月至6月中旬金莲花以全光照或40%遮阴为宜,夏季高温季节以40%和60%遮阴为宜,夏末、秋初应及时撤去遮阴棚。  相似文献   
34.
利用已获取的对硝基苯酚降解菌CN2,以对硝基苯酚为底物,通过游动平板趋化性、土壤趋化性实验以及毛细管趋化性实验对该菌株的趋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模拟土壤原位修复探究了菌株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72 h内菌株CN2对对硝基苯酚的降解率大于99%。CN2在平板趋化性与土壤趋化性实验中均表现出对对硝基苯酚的趋化性特征,毛细管趋化性实验中,当对硝基苯酚浓度在一定范围内(5~800 mg·L~(-1))时,菌株的趋化性与对硝基苯酚浓度呈正相关,当其浓度高于800mg·L~(-1)时,菌株的趋化性逐渐受到抑制。模拟土壤原位修复实验的结果表明,菌株CN2在未灭菌土壤中的对硝基苯酚降解速率高于灭菌后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在14 d内其降解率可达95%。研究表明,该菌株对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对污染环境修复具有应用价值与潜力。  相似文献   
35.
对影响新疆甜高粱愈伤诱导及增殖过程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出愈率及增殖量在品种间差异较小。通过比较两种外植体的出愈率和增殖量可知成熟胚优于种子。暗培养条件下诱导愈伤,最佳诱导愈伤培养基为MS 5 mg/L2,4-D 30 g/L蔗糖。光照条件下进行愈伤增殖培养,最佳愈伤增殖培养基为MS 2 mg/L 2,4-D 0.3 mg/L KT 30 g/L蔗糖。  相似文献   
36.
不同的DEM采样间隔能够使地表微地形的概括发生变化,导致微地形观测结果出现差异,该文主要研究不同观测尺度条件下微地形的变化。在深耕、浅耕、裸坡和细沟4种地形条件下,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得5,10,20mm的点云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相关软件对点云数据加以处理分析,提取不同尺度条件下各类微地形的坡度、坡向、坡度变化率和坡向变化率;通过坡度、坡向定性研究微地形变化与观测尺度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对坡度变化率、坡向变化率的研究得出坡度、坡向的变化值域。不同地形条件的微地形在不同观测尺度下变化有明显差异。坡度在8°~15°,15°~25°,45°~60°,60°~90°变化均一;坡向受观测尺度影响主要集中在阳坡和半阳坡;坡度变化率和坡向变化率表明观测尺度越细微地形坡度坡向变化情况越显著,从10,20mm观测尺度下的0~3/3,3~∞两个取值区间逐渐迁移到在5mm尺度条件下的3~∞。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坡面微地形DEM最佳分辨率的选择方法。【方法】以2种不同复杂程度的坡面微地形(微地形简单的裸坡小区、微地形复杂的翻耕小区)DEM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微地形DEM分辨率下坡度中误差(mS)、地表糙度(Cr)和微地形DEM生成时间3个参数的变化,从而确定坡面微地形DEM的最佳分辨率。【结果】采用坡度中误差法可以快速缩小分辨率的选择范围,增强了后续研究的目的性;随着分辨率的变化,2种微地形DEM地表糙度的变化趋势相似,并与分辨率呈幂函数关系;综合考量地表糙度和DEM生成时间,可以确定2种微地形DEM的最佳分辨率,且在源数据相同的情况下,最佳分辨率与微地形复杂程度并不相关。【结论】裸坡小区和翻耕小区DEM的最佳分辨率均为4mm,运用所建立方法选择微地形DEM的最佳分辨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8.
施氏假单胞菌YC-YH1对甲基对硫磷的降解及其代谢产物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验室已获取的菌株YC-YH1对甲基对硫磷进行降解,以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质谱分析(HPLC-MS)测定菌株YC-YH1对甲基对硫磷的降解速率并检测其代谢产物,通过基因克隆研究菌株YC-YH1对甲基对硫磷降解的分子机制,同时分析代谢产物对菌株YC-YH1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YC-YH1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能够高效降解甲基对硫磷,其同时含有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mpd和有机磷水解酶基因ophC2.经质谱分析确定,菌株YC-YH1将甲基对硫磷水解为对硝基苯酚和二甲基硫代硫酸酯,其中对硝基苯酚显著抑制YC-YH1的生长.综上,施氏假单胞菌YC-YH1能够高效地降解甲基对硫磷,但对硝基苯酚作为其代谢产物对YC-YH1的生长存在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9.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藏猪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根据GeneBank上猪MSTN基因全序列设计的两对引物,扩增了MSTN基因完整的外显子1,经SSCP分析,只有P1扩增产物存在多态性,表现为3种基因型(AA、AC和CC),A和C两种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46.88%和53.12%.测序分析发现,CC型与AA型相比在MSTN基因编码区的第71bp处有一个A→C的单碱基突变,该突变导致编码的第24位氨基酸由天冬酰胺改变为苏氨酸.  相似文献   
40.
通过田间调查研究,对比了有机稻稻鸭共作生产与有机稻生产以及常规法种植水稻,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稻生产中,在没有追肥的情况下,稻鸭共作条件下无论水稻分蘖力、穴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以及产量均高于不养鸭有机稻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