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9篇
  5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硫蒸发器应用于大棚设施栽培瓜类防治白粉病的研究结果表明,硫磺升华熏蒸处理、硫磺粉与99%粉锈宁熏蒸处理、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喷雾处理,药后10d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25%、66.97%和81.77%;药后30 d的防效分别为78.35%、87.40%和72.57%;喷雾处理的速效性较好、持效性欠缺;熏蒸处理速效性欠缺、持效性较好.熏蒸处理对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在白粉病防治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衰弱病是杨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杨梅衰弱病发生的原因多而复杂,给该病害的防控带来很大困难.本文概述了杨梅衰弱病的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的防控技术,主要从衰弱病杨梅树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根围土壤次生代谢物质、 土壤理化性质劣变等方面介绍了杨梅衰弱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并从施用生物有机肥、 生物炭基肥、 喷施叶面肥提...  相似文献   
93.
杨梅常遭受低温冻害,本研究以东魁、荸荠种、早佳3个品种杨梅幼苗为材料,分别在6 ℃(对照)、3 ℃、0 ℃、-3 ℃、-6 ℃和-9 ℃处理24 h后,分析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恢复培养30 d后观察表型变化,为揭示3种杨梅品种抗寒型差异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杨梅出现叶片黄化、枯斑或者边缘变红,直至干枯死亡;东魁和早佳的REC在实验温度内保持持续上升,-6 ℃处理24 h时荸荠种的REC达到峰值,随后随处理温度的下降开始下降。东魁和早佳的MDA含量随温度下降呈现降—升—降的趋势,而荸荠种则呈升—降趋势。东魁的SOD活性随温度下降呈升—降—升趋势,荸荠种则呈降—升—降趋势,早佳保持持续下降趋势。东魁和荸荠种的SP随温度下降呈升—降—升—降趋势,早佳呈升—降—升—降—升趋势。3个品种的可溶性糖(SS)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温度下降呈升—降趋势,但是出现峰值的低温胁迫温度和变化幅度不一样。应用隶属函数法对3个杨梅品种各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3个品种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早佳>荸荠种>东魁,与低温伤害表型一致。本研究将为杨梅果园品种规划、低温胁迫机制与抗低温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
杨梅衰弱病病症及病树矿质营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衰弱病是近年来爆发的病害,本文对我国杨梅产区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衰弱病危害重、发生广,同一果园内没有发病中心,没有位置特点。病树整株成熟叶片变黄脱落,顶端有少量叶片暂存,病害逐年加重直至死亡。与健康树相比,叶片50%脱落的病树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明显变差,光合速率降低182.35%,单果重降低60.5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4.75个百分点,病树根围土壤pH值降低0.44,有机质含量降低3.6%;病树土壤内速效氮、有效钙、镁、有效硫、锌、铜、铁、锰、有效硼等元素的含量降低13.56%~197.06%,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45.93%和8.03%;病树叶片内的钙、硫、铁、锰、硼等元素的含量显著降低9.38%~37.27%,而镁、锌、铜等元素的含量显著增加7.69%~13.10%。本研究结果将有利于指导研发杨梅衰弱病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5.
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对临海杨梅种质资源圃的112个杨梅种质资源凋萎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抗病性研究,以期为杨梅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凋萎病的抗性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2个杨梅种质资源对凋萎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感病,其中29个杨梅种质表现高抗和抗病,占被调查种质的25.89%。杨梅属毛杨梅、蜡杨梅、矮杨梅和杨梅4个不同种间对凋萎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毛杨梅抗性较强,表现为高抗和抗病;杨梅种抗性次之,高抗、抗病占该种总数的25.23%;蜡杨梅耐病与中感各占50%;矮杨梅抗性最弱,表现高感。杨梅雌雄株对凋萎病的感病性也存在差异,雄株抗性表现整体优于雌株。  相似文献   
96.
为了提高杨梅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在上虞二都·真山建设大棚,对深红种、水晶、东魁、荸荠种杨梅进行栽培管理,开展杨梅设施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杨梅的各阶段物候期总体比棚外提早20~30 d,具有明显的早熟效果。棚内4种杨梅的单果重、最大单果重、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高于棚外,深红种杨梅棚内的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棚外高28.6%和2百分点,水晶杨梅棚内的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棚外高33.3%和2百分点,东魁杨梅棚内的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棚外高36.4%和1百分点,荸荠种杨梅棚内的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棚外高36.4%和1百分点。在经济效益方面,深红种杨梅667 m2棚内效益比棚外多71 640元,水晶杨梅667 m2棚内效益比棚外多80 100元,东魁杨梅667 m2棚内效益比棚外多63 750元,荸荠种杨梅667 m2棚内效益比棚外多93 120元。江南地区梅雨季节雨水多、湿度大,采前烂落果严重,棚内杨梅成熟早、品质好,价格远高于棚外价格,市场需求大,因此,大棚栽培杨梅颇具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7.
杨梅凋萎病是当前危害杨梅生产的主要病害,可造成死树毁园的严重后果。通过连续6年容器苗和果园防治研究,总结该病的防治关键为强壮树势,防控要点为:适时施用新型杀菌剂、生物农药及硫酸亚铁,冬季清园宜选择三唑类和咪唑类杀菌剂,修枝塑形时要避免剪刀传菌,膏剂农药及时封堵保护树体伤口,秋末追加生物有机肥。该套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指导农技推广人员及梅农防控杨梅凋萎病。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索适宜杨梅嫩枝扦插育苗技术,以当年生半木质化东魁杨梅春梢为试材,于2014年5月26日进行嫩枝扦插试验,试验设10个处理。结果表明:在插穗药剂处理相同的情况下,以轻基质无纺布容器扦插成活率较高,达30.4~57.8%,尤以0.1%的硝酸银液浸泡12小时后,浸到98%吲哚乙酸400㎎/L溶液1小时,成活率最高,达57.8%,黄泥苗床扦插成活率仅9.7~17.9%,二者均存在显著差异;新根长度﹥2㎝的根数以轻基质无纺布容器扦插为多,与黄泥苗床比较多数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
100.
综述了杨梅果蝇的发生规律,提出了清洁腐烂杂物、清理落地果、网捕成虫、喷烟熏杀、趋化性诱杀、趋光性诱杀、冬季清园、罗帐覆盖以及释放蝇蛹金小蜂、释放不育果蝇种群等10项安全防控对策,以期为杨梅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