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补喂发酵豆粕对伊犁马驹粪便代谢物的影响,分析发酵豆粕在伊犁马驹专用饲料研发中的应用效果,为伊犁马驹专用饲料研发以及消化系统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5匹体况相近、无消化系统疾病病史的12月龄伊犁马驹,随机分为3组,每组5匹马。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分别在干草和普通精饲料的基础上添加5%的普通豆粕、2.5%普通豆粕+2.5%发酵豆粕和5%的发酵豆粕。预饲7 d,试验期为56 d。【结果】共筛选出9种显著性差异代谢物,试验组甜菜碱、果糖基甘氨酸、甘露醇和烟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富集到烟酸、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以及ABC转运蛋白等通路。【结论】补喂发酵豆粕能够调节伊犁马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代谢,并且具有抗氧化、抗炎、缓解应激、调节渗透压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探究放牧与舍饲伊犁马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试验选择年龄、体重相近且健康的放牧和舍饲伊犁马公马各10匹,分别为放牧组和舍饲组,其中放牧组马匹在指定草场放牧饲养,舍饲组马匹在马厩内饲养,且只饲喂粗饲料,所有马匹均自由采食和饮水,饲养1个月后,在试验最后1?d早晨采集马匹血液样品,处理后测定。结果表明:放牧马与舍饲马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矿物元素镁和铁含量显著高于舍饲马16.09%和39.86%(P<0.05),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活力显著高于舍饲马95.14%(P<0.05),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高于舍饲马50.54%和114.82%(P<0.05),血清肌酐及尿素含量显著高于舍饲马22.61%和49.35%(P<0.05),而常量元素钙、无机磷、葡萄糖、总胆汁酸和尿酸含量放牧马与舍饲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在夏季,放牧马的生长代谢活动旺盛,蛋白质代谢水平均优于舍饲马。 [关键词]伊犁马|放牧|舍饲|血液生化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青年伊犁马不同运动性能间步幅指数与步频指数的差异,并探究其与运动性能的关联性,以期提高伊犁马个体选择和性能测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试验以参加伊犁马常态化赛事的72匹2岁伊犁马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尺与步态特征,计算其各项步幅指数与步频指数,分析不同途程、不同运动性能间的差异,并对各指标与竞赛用时做偏相关分析,探究各指标与运动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伊犁马1 600 m竞赛中,精英组体高步频指数、体长步频指数均极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且与竞赛用时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精英组体高双支撑相步幅指数、体长双支撑相步幅指数、体高步幅指数、体长步幅指数均极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并与竞赛用时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 600 m竞赛中,精英组体高步频指数、体长步频指数极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体长步频指数与竞赛用时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精英组体高双支撑相步幅指数,体长双支撑相步幅指数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且与竞赛用时呈显著负相关(P<0.05)。体高步频指数与体长步频指数可作为青年伊犁马的首选性能评估和选择指标,可广泛用于青年伊犁马育种和训练实践中,以提高性能评估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GYG1、GBE1、PPP1R3A、PPP1R3C基因在伊犁马不同组织的表达分布情况及相关酶含量差异,本实验选取伊犁马母马(年龄9~12岁,体重345~400 kg)肝脏、心脏、夹肌、斜方肌、背阔肌、臀中肌、半腱肌、腹外斜肌8个组织,利用糖原测试盒测定各组织糖原含量,使用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各组织糖原合成相关酶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各基因在伊犁马8个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GYG1、GBE1、PPP1R3A、PPP1R3C相对表达量在伊犁马不同组织中存在显著差异,GYG1相对表达量在心脏中最高(P<0.01),GBE1相对表达量在肝脏中最高(P<0.01),PPP1R3A相对表达量在心脏中最高(P<0.05),PPP1R3C相对表达量在肝脏中最高(P<0.05);糖原及糖原分支酶含量在肝脏中高于其余组织(P<0.01)。由此可见,GYG1、GBE1、PPP1R3A、PPP1R3C基因的最高表达量主要出现于伊犁马心脏与肝脏组织,伊犁马肝脏糖原贮存能力较其他组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流产伊犁马与正常分娩伊犁马在妊娠期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规律,以防止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方法】选取妊娠时间为29孕周的伊犁马21匹(其中流产5匹,正常分娩16匹)及7匹空怀伊犁马,分别在妊娠中期第30孕周,妊娠后期第45孕周及分娩前后1天对母马进行24 h HRV采集,包括时域指标:全部R-R间期的平均值(Mean RR)、全部R-R间距的标准差(SDNN)、平均心率(Mean HR)、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距差>50 ms的个数(NN50)和相邻R-R-间距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指标:极低频率(VLF)、低频功率(LF)和高频功率(HF);非线性指标:全部R-R间距的标准差(Y)(SD1)、全部R-R间距的标准差(X)(SD2)。【结果】时域指标中,流产组和正常分娩组Mean RR、SDNN、RMSSD、NN50、pNN50极显著或显著低于空怀组(P<0.01;P<0.05),Mean HR极显著高于流产组和正常分娩组(P<0.01);频域指标中,流产组和正常分娩组HF、LF极显著低于空怀组(P<0.01),流产组和空怀组母马VLF极显著高于正常分娩组(P<0.01)。非线性指标中,流产组和正常分娩组SD1和SD2极显著或显著低于空怀组(P<0.01;P<0.05),正常分娩组母马SD2/SD1极显著高于流产组和空怀组(P<0.01)。【结论】伊犁马心率变异性在不同妊娠状态下均呈波动变化,Mean HR、Mean RR、SD2/SD1值在妊娠母马中出现上升,母马在妊娠过程中副交感神经占主导,自主神经系统受到抑制,流产母马VLF指标出现升高,在流产发生前后交感神经占主导,自主神经系统产生兴奋。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探究饲喂不同饲草对哈萨克马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年龄、体重相近且健康的哈萨克马母马12匹,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牧草组和玉米秸秆组,每组6匹。其中,所有试验马匹饲喂同一营养水平的精料补充料,牧草组马匹饲喂牧草,玉米秸秆组马匹饲喂玉米秸秆,所有马匹均自由采食粗饲料和饮水,饲养1个月后,于试验最后1天早晨采集马匹血液样品,处理后测定。结果表明:(1)牧草组马匹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玉米秸秆组马匹16.97%(P=0.02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也显著低于玉米秸秆组(P<0.05),而血小板压积牧草组高于玉米秸秆组(P<0.05),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等指标间两组马匹无差异显著性(P>0.05)。(2)牧草组马匹血浆总蛋白、球蛋白、脂肪酶、葡萄糖、总胆固醇等含量及白球比显著高于玉米秸秆组(P<0.05),而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汁酸及总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玉米秸秆组(P<0.05)。综上所述,饲喂玉米秸秆或牧草对哈萨克马的血常规指标影响较小,饲喂牧草的马匹有更强的蛋白代谢能力和利用能力,饲喂哈萨克马时,牧草效果更优于玉米秸秆。 [关键词]哈萨克马|牧草|玉米秸秆|血常规|血液生化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年龄哈萨克马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不同年龄组且健康的哈萨克马母马各4匹,分别为2周岁马组、7周岁马组和15周岁马组,所有马匹均采食相同的基础饲粮,在此基础上,每天每匹马匹添加30?mg/kg BW的电解多维,自由饮水,饲喂1个月后,在试验最后1天早晨采集马匹血液样品,处理后测定。结果表明,2岁马组与7岁、15岁马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差异显著(P<0.05),2岁马组与15岁马组差异显著(P<0.05),7岁马组红细胞数与2岁、15岁马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7岁、15岁组马平均红细胞体积显著高于2岁马组(P<0.05),2岁、7岁、15岁各组间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2岁马组与15岁马组血小板分布宽度差异显著(P<0.05),7岁马组红细胞数与2岁、15岁马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项无显著差异(P>0.05)。青年马生长代谢活动强,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蛋白代谢水平优于中年和老年马匹。 [关键词]哈萨克马|年龄|血常规|血液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