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3篇
  22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为探究不同肥料投入对有机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有机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商品有机肥(OF)、餐厨有机肥(KOF)、绿肥(G)和种植绿肥配施菌剂(MG)4个处理,以不施用肥料为对照(CK),测定不同肥料投入后有机菜田土壤的p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等15个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建立有机菜田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并根据非线性参数方程及权重计算出不同肥料投入对土壤质量的综合影响指数。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加OF和KOF均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速效磷含量、电导率、钠离子含量(P<0.05),施加KOF可使土壤有机质增加18.52%(P<0.05)。相较于CK,施用有机肥和种植绿肥均可以提升土壤质量,但KOF的施用对土壤质量提升效果最为显著,综合土壤质量评价指数较CK升高30.23%。在筛选出的8个土壤评价最小数据集指标中,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质量影响最大。综上,施加餐厨有机肥比商品有机肥和绿肥更有利于提升有机菜田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42.
为从污染程度的角度探索土壤线虫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的关系,本研究以重金属铜和锌为扰动因子,设置不同程度的胁迫水平,通过恒温培养试验对比了高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林地和低生物多样性的农田土壤线虫群落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自然林地土壤线虫数量随Cu和Zn的添加浓度升高而降低;而农田土壤线虫总数呈现低浓度扰动条件下降低,中、高浓度又反弹的现象。占绝对优势的食细菌线虫数量变化规律与线虫总数相近;自然林地中捕食杂食性线虫仅在添加高浓度Zn处理有所减少,而在农田土壤中,中、高浓度Cu,以及低浓度Zn处理均呈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重金属梯度对自然林地线虫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是降低了农田线虫的香农指数,提高了优势度。总体上,Cu和Zn扰动对自然林地线虫影响主要表现在数量上,而对农田线虫的影响更多体现在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生态指数上。从污染程度以及生物群落结构的角度来看,高多样性的自然林地线虫群落对Cu和Zn污染的抵抗力更强。  相似文献   
43.
利用网袋法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和不同土壤生物对麦秸分解率的影响,并依据试验所得数据,采用DUD非线性数学模型的数据拟合方法,确立农田有机物分解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由拟合模型的回归平方和以及残差平方和可以看出,模型拟合精度很高,表明采用本研究中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可很好地描述农田有机物的分解情况。  相似文献   
44.
运用验证后的土地定量化模型(PS123)对曲周地区土地利用系统部分因素如冬小麦适播期、灌溉措施及光温生产潜力研究分析表明,该区冬小麦适播期为9月底~10月底,并宜选用早熟品种,总灌水量为180~240mm,平水年宜灌水3次左右,应重视冬小麦拔节后罐水,中后期灌水宜采用75~90mm较大定额。运用PS123模型计算该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为1.101万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45.
46.
针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市场可信度和检查认证效率等问题,以计算机和Internet为技术平台,研发产地环境认证、转换期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追溯体系、运输、储藏、加工、贸易等全过程记录及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立从产地环境到产品收获、运输、加工、销售的全程质量检查与认证管理体系,从建立有机产品追溯体系的意义、原则以及建设方法和步骤进行了综述,并从新疆伊犁河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新疆伊犁河地区有机产品可追溯性系统平台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以我国园艺产业中的重要果品——苹果的生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山西浮山、陕西白水和甘肃天水等3个代表性地区的有机及常规苹果生产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山西浮山的有机苹果生产养分利用效率高于常规苹果,陕西白水和甘肃天水相反。3个地区单位苹果有机生产方式的能源消耗均占常规方式的26%以下,有机生产的能量利用效率高于常规生产。在能源消耗、全球变暖、环境酸化以及富营养化等4类环境影响中,富营养化对环境影响的贡献最大,均占80%以上。有机和常规苹果生产的环境影响按照大小均表现为陕西白水甘肃天水山西浮山。由于山西浮山有机苹果的肥料等投入远低于常规苹果生产,产量相差不大,因而表现为有机苹果的综合环境影响仅为常规苹果的22%;陕西白水和甘肃天水呈现相反的情形,其有机苹果的综合环境影响分别是常规苹果的356%和138%。在高量有机养分投入的前提下,有机农业可以达到和常规农业相当的作物产量,但其代价是较高的负面环境影响和较低的养分和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8.
阐述了植物对不同形态硒的吸收、转运和形态转化机制。植物主要吸收水溶性硒,包括部分有机硒、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多数研究表明植物对硒酸盐的主动吸收是通过高亲和力的硫酸盐转运子完成,最近的研究表明磷酸盐可以调节亚硒酸盐的吸收,磷酸盐转运子在亚硒酸盐的主动吸收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植物吸收的硒酸盐很快从根部转移到地上部,在叶片中被还原成亚硒酸盐,进而转化为有机硒化物进入其他组织;而亚硒酸盐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积累在根部,极少转移到地上部。进入植物体中的硒转化为含硒氨基酸和硒蛋白参与植物的代谢。  相似文献   
49.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为试验动物,通过人工土壤法进行了氯化镉、马拉硫磷和乙草胺3种污染物对蚯蚓的急性毒性研究,获得3种污染物对蚯蚓的14d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97.8、178.8、952.1mg·kg^-1同时观察了不同污染物造成的蚯蚓受毒害症状。结果表明,供试污染物的浓度与蚯蚓的体重减少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50.
施硒对钝顶螺旋藻(Sp.-D)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富硒钝顶螺旋藻中营养成分的分析,在施硒条件下,浓度小于50 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