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不同工艺对益生菌发酵饲料感观、pH值与重量损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植物乳酸菌对饲料原料进行了液态转固态发酵工艺和液态发酵、固态发酵工艺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液态转固态发酵工艺组发酵饲料能较好的保持饲料的色泽,气味香甜,7d内没出现霉变;乳酸含量略低于液态发酵工艺组,pH值变化规律与乳酸含量基本一致;发酵损耗远低于固态发酵工艺组。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稻谷日粮中专用复合酶制剂的组方,试验利用均匀组合设计,将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分别设定9个添加水平,应用离体消化法对3种酶的最佳酶谱组合进行了筛选。并选择56周龄、体质健壮的种公鸭30只,通过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法对筛选出的复合酶制剂与商业复合酶制剂进行初步评定。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佳酶谱组合为木聚糖酶442.58μg/g、β-葡聚糖酶425.17μg/g、纤维素酶475.19μg/g;通过真代谢能(TME)法验证,筛选出的专用复合酶制剂效果优于商业稻谷型酶制剂。  相似文献   
13.
选取120头断奶仔猪,按照胎次、性别和体质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颗粒料试验组和粉状料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头猪。试验结束前连续收集3 d粪便,测定饲料养分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时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研究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饲喂断奶仔猪的效果。结果表明:粉状料试验组和颗粒料试验组相比,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质量均有显著提高,料肉比没有显著差异;粉状料试验组和颗粒料试验组相比,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升高,而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粉状料试验组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高于颗粒料试验组,其他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畜禽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使蛋白饲料缺乏、价格昂贵和氮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利用合成氨基酸可以降低动物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减轻氮污染的一个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试验研究益生菌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三元杂交(杜×长×大)生长育肥猪180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4个处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不含抗生素、玉米-豆粕型日粮添加抗生素、益生菌发酵饲料0h组、益生菌发酵饲料24h组。试验结束时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试验期28d。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生长性能方面,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46.15%和35.71%,料肉比分别降低了15.24%和8.8%(P0.05)。②试验Ⅱ组分别与对照组、抗生素组和试验Ⅰ组相比,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5.25%、13.00%和10.31%(P0.05),尿素氮含量分别降低了31.52%、33.18%和31.75%(P0.05)。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初始水温对液态发酵饲料pH值变化规律及将液态发酵饲料转为固态之后0 h和继续发酵24 h后的pH值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初始水温对液态发酵饲料pH值变化规律及液态发酵饲料转为固态之后pH值变化规律分别可以利用方程y=-0.179x+7.584和y=-0.142x+8.587估测,均在初始水温17~20℃之间pH值显著下降,并且呈线性相关,而初始水温在20℃以上时发酵对pH值影响不显著(P>0.05)。液态转固态再发酵24h后各个温度段的pH值变化都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选择500 kg左右体重的西门塔尔肉牛9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牛,每头牛1个重复,粗饲料分别饲喂酒糟和稻草秸秆、青贮高粱、青贮苎麻和玉米秸秆。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青贮苎麻与玉米秸秆组和酒糟组较青贮高粱组末重分别提高了4.67%和4.27%,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50.00%和52.33%,差异显著(P0.05);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三个处理组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差异不显著(P0.05);青贮苎麻与玉米秸秆组较酒糟、稻草秸秆组球蛋白、血糖分别降低了76.31%、25.51%,差异显著(P0.05);较青贮高粱组分别降低了78.37%、27.00%;青贮苎麻与玉米秸秆组较酒糟、稻草秸秆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了5.38%,差异显著(P0.05);较青贮高粱组降低了20.90%,差异不显著(P0.05)。在血清尿素氮方面,青贮苎麻与玉米秸秆组较青贮高粱组提高了29.66%,差异不显著(P0.05),但较酒糟、稻草秸秆组降低了22.34%,差异显著(P0.05);在高密度脂蛋白方面:青贮苎麻与玉米秸秆组较青贮高粱组降低了29.84%,差异不显著(P0.05),但较酒糟、稻草秸秆组降低了43.46%,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180只体重为59.46±0.09g的1日龄樱桃谷肉仔鸭,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以及在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分别添加复合酶制剂500和1000g·t^-1,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期35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肉鸭较对照Ⅰ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肉鸭较对照Ⅰ组CP、AME和NDF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20.
复合酶制剂对肉仔鸭小肠发育及内脏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180只1日龄体重为59.46g+0.09g的樱桃谷肉仔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栏),每重复(栏)15只鸭,分别饲喂日粮为玉米-豆粕型、稻谷-玉米-豆粕型、稻谷-玉米-豆粕型+500mg·kg^-1复合酶制剂和稻谷-玉米-豆粕型+1000mg·kg^-1复合酶制剂。在第7和14天,每个重复选取体重近似的5只肉仔鸭进行屠宰试验,分别计算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肌胃、腺胃、胰脏、肝脏、胸腺、法氏囊、脾脏等的相对重量,测量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结果表明,在第8~14天肉仔鸭稻谷型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显著降低了肉仔鸭肌胃、肝脏、空肠和回肠的相对重量(P〈0.05),显著提高了法氏囊的相对重量(P〈0.05);添加1000mg·kg^-1复合酶制剂显著降低了胰脏和十二指肠的相对重量(P〈0.05),显著提高了胸腺的相对重量(P〈0.05);但在肉仔鸭稻谷型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小肠各段长度却没有显著性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