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5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78篇
林业   197篇
农学   222篇
基础科学   185篇
  359篇
综合类   1042篇
农作物   158篇
水产渔业   128篇
畜牧兽医   553篇
园艺   139篇
植物保护   16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分别以小麦、燕麦、毛葱、芹菜、白菜与黄瓜伴生或套作,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黄瓜根际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连作土壤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小麦/黄瓜、燕麦/黄瓜伴生,毛葱/黄瓜套作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芹菜/黄瓜套作和小麦/黄瓜伴生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芹菜/黄瓜套作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P0.05);不同栽培模式均显著提高了各时期根际土壤转化酶活性(P0.05)。PCR-DGGE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栽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DGGE条带测序显示,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大多与不可培养的细菌种属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测序比对推测,主要分属于-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a)和芽单胞菌纲(Gemmatimonadetes)四个纲。本研究说明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均产生一定影响,改变了土壤环境,其中小麦与黄瓜伴生栽培模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2.
为更好的揭示宜宾市屏山县某茶园土壤PTEs污染现状与来源,通过对研究区样品采集和检测分析,利用内梅罗指数、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茶园土壤中7种潜在毒性元素(PTEs)(Cd、As、Cr、Cu、Pb、Ni和Zn)进行了污染评价,并以多元统计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其进行了溯源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7种PTEs浓度只有Cd超过农用地土壤筛选值;对比四川省土壤背景值,Cd超标倍率88.45倍,且内梅罗污染指数、地积累污染指数及综合潜在生态污染风险指数的平均值为7.65、3.38和1262.06,表明茶园土壤中PTEs污染严重且潜在生态风险高。多元统计与污染空间分析得出对于同一组分中Cd、Cr、Ni和Zn的富集可能为硫铁矿开采导致;Pb主要为硫铁矿的采选冶燃煤大量使用导致;As除了燃煤使用外,还与肥料的使用有关;研究区早期小龙溪沿岸土法造纸厂生产活动造成水体中Cu富集和周边土壤酸化。茶园土壤中PTEs污染程度空间分布特征表明Cd为主要风险来源,并且Cd对于整个研究区PTEs污染起到控制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3.
考察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肌肉刺激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比对法,对日本大耳白兔进行股四头肌注射给药,经折算,供试品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给药剂量为14.39mg/kg,等体积9mg/mL氯化钠注射液用作阴性对照,每天1次,连续3d。自给药起到给药后第19天,观察试验兔的一般状况,进行注射部位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综合评价其肌肉刺激性。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注射后1周内对股四头肌有较强的刺激性,在给药19d后肌肉损伤可以完全恢复。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符合我国《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注射剂对于肌肉刺激性的要求,可用于肌内注射。  相似文献   
994.
江华苦茶是湖南省珍贵的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之一。近年来,对永州野生茶树资源的调查主要围绕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多个乡镇,对其他县区涉及很少。从永州地理及自然环境特点上看,适合野生茶的生长区域应更为广阔。因此,对其具体分布情况和种群特征作进一步研究十分必要。对永州3条山系分布的原始型茶树资源进行采样比对分析,所调查区域的野生茶资源表型特性为小乔木、中叶类种,水浸出物含量32.8%~35.4%,茶多酚含量21.27%~23.55%。分子标记结果显示永州区域内野生茶树间关联度较大,均可与江华苦茶聚为一类,且具有良好的发酵茶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995.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即体细胞杂交是有性杂交的重要有益补充.本文主要介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包括融合方法和融合方式)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主要应用,并分析和探讨体细胞杂交育种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96.
云南3种棕榈藤材材性分析及开发利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省藤、版纳省藤、钩叶藤的物理力学性能、化学组成和藤材纤维形态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藤基本密度和气干密度最大,干缩率小,顺纹抗压强度较大,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远大于其他2种藤材;版纳省藤干缩率较大;钩叶藤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均为最差且藤芯脆弱,但抗压强度与版纳省藤相当。钩叶藤综纤维素含量最高,版纳省藤最低;云南省藤木质素和聚戊糖含量最高,苯醇抽提物、冷水抽提物和1%NaOH抽提物含量均为最低。纤维长、宽度均以钩叶藤较大,且外部近藤皮纤维长度明显大于藤芯部纤维;径向纤维长宽比和纤维壁腔比变异以版纳省藤和云南省藤较小,以钩叶藤较大。在加工利用中,云南省藤材性最好,材质均匀,版纳省藤次之;钩叶藤属于劣质藤,藤茎内外材性差异较大,但纤维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As virulence-determining genes, RR1 and RR2 encode the small subunit and large subunit of viral 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RR) in pseudorabies virus which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mice. However, their role in pigs has not been adequately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we deleted RR1 and RR2 genes based on a TK/gE/gI triple gene-deleted pseudorabies virus and tested its efficacy in pigs as a vaccine candidate. The rescued virus showed similar growth properties and plaque size in vitro as its parent strain. In an animal study, the virus could elicit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 shown by generation of gB-specific antibodies and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However, vaccination could not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virulent pseudorabies virus challenge since vaccinated pigs showed clinical pseudorabies-specific syndromes. The deficiency in protection may due to the generation of late and low levels of gB antibodies and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相似文献   
998.
试验利用PCR扩增猪Lbx2基因组序列,通过克隆测序寻找基因中的突变位点,采用半定量RT-PCR分析猪不同组织中Lbx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Lbx2基因在肝脏、肾脏和脾脏中微弱表达,在肌肉组织中不表达;通过比较不同物种氨基酸序列,结果发现猪Lbx2与牛、猩猩、犬进化关系较近;此外,在猪Lbx2基因组中发现5处突变位点,其中1个缺失突变(缺失11 bp)位于基因启动子区,另外4个单核苷酸突变分别位于第1外显子和内含子中。该试验结果为下一步Lbx2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基于遥感和GIS,选择两期遥感影像,对土库曼斯坦穆尔加布—捷詹绿洲的土地利用及其地表热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对绿洲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1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耕地的扩大和其他用地的减少,耕地从2001年的4.84×105 hm2增加到2011年的5.82×105 hm2,其他用地从2001年的5.00×106 hm2减少到2011年的3.88×105 h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地表温度具有明显差异,各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温度平均值排序为:沙地 > 其他用地 > 盐碱地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水域;以耕地为突出特征的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区域热效应的效果较为显著,具体表现为绿洲热环境效应减弱,冷岛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1000.
黄河源区高寒草原的植被退化与土壤退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几年,黄河源区高寒草原退化沙化明显。研究了黄河源区紫花针茅高寒草原在不同退化程度下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土壤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高寒草原退化程度加大,植被盖度、草地质量指数和优良牧草地上生物量比例逐渐下降,草地间的相似性指数减小,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单峰式曲线变化规律。随着退化加剧,禾草地上生物量减少显著,杂草类植物地上生物量先增加后减少,而莎草科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不受草地退化程度的影响。高寒草原土壤表层0~20 cm的植物根系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呈倒“V”型变化。高寒草原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之间呈“V”型变化规律,随着退化程度增加,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由显著正相关转变为负相关。随着高寒草原的退化程度加剧,土壤湿度、土壤有机质、速效磷、硝态氮、速效钾的含量和土壤紧实度都减小。随着高寒草原植被的退化演替,土壤退化越来越严重,贫瘠化不断加剧,到重度退化阶段,旱生沙生植物出现,呈现沙化初始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