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3篇
  免费   883篇
  国内免费   1354篇
林业   971篇
农学   854篇
基础科学   670篇
  1592篇
综合类   6587篇
农作物   966篇
水产渔业   560篇
畜牧兽医   2049篇
园艺   1088篇
植物保护   683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687篇
  2021年   740篇
  2020年   705篇
  2019年   613篇
  2018年   464篇
  2017年   699篇
  2016年   449篇
  2015年   794篇
  2014年   771篇
  2013年   872篇
  2012年   1161篇
  2011年   1156篇
  2010年   1103篇
  2009年   940篇
  2008年   999篇
  2007年   863篇
  2006年   683篇
  2005年   544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81.
旨在研究AMPK激活剂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和阿卡地新(acadesine,AICAR)对绵羊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在冷冻基础稀释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0、100、200、300、400、500 μmol·L-1)的Met和AICAR,冷冻解冻后根据精子活力、运动性能和结构完整性指标筛选出最佳的添加浓度(400 μmol·L-1 Met、200 μmol·L-1 AICAR);然后分别使用不同的冷冻稀释液(对照组:稀释液;Met组:含400 μmol·L-1 Met的稀释液;AICAR组:含200 μmol·L-1 AICAR的稀释液)冷冻精液,解冻后检测精子中AMPK蛋白表达、顶体酶活性、代谢指标、线粒体功能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稀释液中添加400 μmol·L-1 Met和200 μmol·L-1AICAR均可显著提高解冻后精子活力、运动性能及精子结构完整性(P<0.05),其中400 μmol·L-1 Met组精子总活力达43.20%,顶体完整率为91%,质膜完整率为46%。与对照组相比,Met组和AICAR组解冻后精子中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顶体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丙酮酸水平显著下降(P<0.05),乳酸脱氢酶活性、乳酸以及AT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Met和AICAR组稀释液更有利于维持线粒体膜电位(P<0.05),提高ATP酶(P<0.05)以及抗氧化酶的活性(P<0.05)。添加适当浓度的AMPK激活剂可以提高绵羊精液冷冻保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83.
为了探索45%丙环唑悬浮剂对青海省春小麦的安全性,设置45%丙环唑悬0.2、0.4、0.8 mg·g-1的不同处理。结果表明以株高和鲜重抑制率为指标,各品种对药剂的敏感性差异显著;在0.2 mg·g-1剂量下青春38、青春39、通麦1号、阿勃4个品种安全;在丙环唑0.4 mg·g-1剂量下对青春38、青春39、阿勃安全,对通麦1号安全性差;在丙环唑0.8 mg·g-1剂量下对4个品种的安全性都较差。  相似文献   
84.
85.
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支农惠农的政策之一.对农机购置补贴系统的数据库功能进行分析,提出农机补贴数据表关系模型,并对系统安全维护进行论述.数据库运用在农业购置补贴网络系统中,满足农机管理部门对农机补贴数据事务性管理,为农机补贴政策决策提供实时和有效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辽宁省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获取评价指标权重,对辽宁省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整体较好,其中认同度践行度知晓度,表明辽宁省公民对生态文明的了解、认识与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为辽宁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heavy metal residues of the beef industry chain in Yili area of Xinjiang.The heavy metals (Pb, As, Hg, Cr and Cd) in soil, feed and beef of the cattle farm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avy metal (Pb, As, Hg, Cr and Cd)contents in soil samples were 0.03-0.20, 3.87-8.30, 0.15-0.23, 0.09-0.48 and 0.41-0.86 mg/kg, respectively.The heavy metal (Pb, As, Hg, Cr and Cd) contents in feed samples were 3.01-18.09, 75.35-94.27, 19.65-24.37, 0.06-1.04 and 1.81-8.46 μg/kg, respectively.The heavy metal (Pb, As, Hg, Cr and Cd) contents in beef samples were 0.23-0.54, 1.22-7.12, 0.28-0.53, 0.01-0.27 and 0.02-0.03 μg/kg, respectively.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heavy metal element between soil and feed, feed and beef, soil and beef were 0.96, 0.99 and 0.98, respectively.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heavy metal (Pb, As, Hg, Cr and Cd) contents in soil, feed and beef of the cattle farms in Yili area did not exceed the standard and that in the soil, feed and beef had the high correlations.  相似文献   
88.
以长治市左权县东隘口村土壤为研究对象,将48个分别来自玉米地、蓖麻地、谷子地、药材地内的不同土壤类型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有效镁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试验区内,土壤有效镁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且有效镁含量与电导率呈现正相关关系。不同作物下的土壤有效镁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不同土壤类型间差异性显著。土壤缺镁时,可以施用硫酸钾镁。  相似文献   
89.
茶叶生产格局演变及空间集聚效应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修杰  姚飞  马力  储霞玲 《茶叶科学》2020,40(3):415-429
明确茶叶生产格局的演变特征和集聚效应,对广东省茶叶产业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引入空间重心模型,运用G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广东省茶叶生产格局的演变过程、演变特征,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茶叶生产的空间集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1992—2017年广东省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稳步提升,2008年以后增速较为明显;(2)茶叶生产空间差异明显。粤北和粤东地区茶叶种植总面积占到广东全省的85%以上,茶叶产量占到83%以上,粤西和珠三角缩减较为明显;(3)广东省茶叶生产重心具有整体向东偏北迁移的趋势。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重心的东移反映出广东省茶叶生产已呈现逐渐向粤东和粤北地区集聚的态势;(4)广东省茶叶生产空间极化和空间溢出作用显著,已经形成了以饶平、潮安、大埔、丰顺、五华、兴宁、英德、东源等县区的茶叶生产集聚区,构成了广东省茶叶生产的“热点区”,并对周边县市产生带动和刺激效应;(5)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是茶园规模扩张的基础,政府的政策激励和支持是茶叶产业形成的重要驱动力,巨大的市场消费力是茶叶产业迅速发展的直接因素,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茶园面积扩张的重要原因。广东省茶叶生产空间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应根据地区自然资源、地理条件、种植传统等因素,推进茶叶生产区域集群化发展,提升广东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析在同一主效基因(Wx^mp)背景下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去分支酶基因PUL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SSⅡa和PUL存在多态性而其他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没有多态性的半糯品系宁0145和粳稻品种武运粳21进行杂交,获得F2群体与F3株系。利用分子标记,选择含有Wx^mp基因的F2单株与F3株系,将这些F2单株与F3株系分成SSⅡa^nPUL^n、SSⅡa^nPUL^w、SSⅡa^wPUL^n和SSⅡa^wPUL^w4种基因型(n和w分别表示该基因来源于宁0145和武运粳21),分析不同基因型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差异,探讨同一Wxmp基因背景下不同SSⅡa和PUL等位基因对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间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来源于武运粳21的SSⅡa^w基因和PUL^w基因分别使直链淀粉含量增加0.29%~1.00%和0.62%~1.18%,且PUL的效应大于SSⅡa,两者间存在互作效应。SSⅡa^w基因和PUL^w基因降低胶稠度和崩解值,提高了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回复值,对糊化温度、峰值黏度和峰值时间的作用较小。【结论】明确了Wx^mp背景下SSⅡa和PUL基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遗传效应,该研究结果为SSⅡa和PUL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稻米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