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95篇
  免费   772篇
  国内免费   1387篇
林业   1201篇
农学   1090篇
基础科学   752篇
  1528篇
综合类   5368篇
农作物   843篇
水产渔业   716篇
畜牧兽医   2149篇
园艺   877篇
植物保护   830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529篇
  2021年   586篇
  2020年   565篇
  2019年   520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634篇
  2016年   435篇
  2015年   636篇
  2014年   704篇
  2013年   816篇
  2012年   1024篇
  2011年   1006篇
  2010年   1060篇
  2009年   839篇
  2008年   890篇
  2007年   783篇
  2006年   698篇
  2005年   618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试验结果表明:在17~31℃恒温范围内,稻茎毛眼水蝇的发育速率随温度上升呈逻辑斯蒂曲线趋势。幼虫、蛹存活率、成虫产卵量、种群增长指数随温度的上升呈抛物线趋势。卵孵化率在20~31℃范围内无显著差异,均在92%以上。在17℃和35℃时,孵化率下降至86.67%和76.36%。在35℃时,幼虫不能存活,成虫不产卵。  相似文献   
5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甲喹可溶性粉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甲喹可溶性粉的含量,采用C 18 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磷酸(35∶65∶0.5,V/V)为流动相,柱温25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8 nm.方法的线性范围 100~400 μg/mL,线性方程A=2.455×104C 28 111,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3%,RSD= 0.74%.本法具有专属性,可将氟甲喹与已知的杂质进行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53.
亚热带牧用草地中威提特东非狼尾草的种子繁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3月和4月对全日制放牧的东非狼尾草草地上的风干牛粪取样,进行发芽试验,分别测定其中的东非狼尾草发芽种子数量。结果,3月取样平均432.5 g的牛粪中东非狼尾草平均发芽种子数量为118.25粒,4月取样平均437.8 g的牛粪中东非狼尾草平均发芽种子数量为52.8粒,二者平均牛粪重为435.15 g,平均发芽种子为85.5粒,说明牛粪中东非狼尾草种子数量较多,是其繁殖扩展较快的主要原因;3月取样的种子数量为4月取样数量的1.38倍,说明人工利用牛粪进行东非狼尾草繁殖时,需在有降雨来临前准备,即1~3月进行牛粪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54.
选用杂种仔猪杜×(长×川白)24头,于28±2日龄断奶,以玉米-豆粕型日粮饲喂,进行为期30d的饲养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0.1%复合酸化剂-酸益SI、0.1%复合酸化剂FD和降低1.5%乳清粉用量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日粮酸和力及肠道大肠杆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合酸化剂-酸益(SI)可明显提高仔猪日增重,改善料肉比,大幅度降低腹泻率,降低乳清粉用量与饲料成本.其料肉比、日增重与使用进口产品FD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5.
对 5批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三联灭活疫苗进行了动物试验 ,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近期效检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保护率为 1 0 0 % ,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保护率为 92 % ,对产气荚膜梭菌病 (A)型保护率为 88%。在免疫期试验中 ,免疫 6个月后 ,对兔病毒性出血症保护率为 1 0 0 % ,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保护率为 79% ,对产气荚膜梭菌病 (A)型的保护率为 88%。在保存期试验中 ,4~ 8℃保存 1年仍有效。  相似文献   
56.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养殖小区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养殖小区是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形式,它是在一定范围内按照集约化养殖的要求,建立的有一定规模的较为规范、严格管理的养殖园区。它是我国畜牧养殖从农村庭院养殖的小规模状态向大型现代化养殖的一种过渡型。是符合我国目前畜牧业发展状况的一种养殖模式,对推  相似文献   
57.
七种与小麦近缘的野生植物对禾谷缢管蚜抗性的生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7种与小麦近缘的多年生野生植物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费尔干偃麦草E. ferganens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nshanica、竖立鹅观草Roegneria japonensis、鹅观草R. kamoji和R. tsukushiensis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抗性的生化机制.禾谷缢管蚜内禀自然增长率(rm)与叶片游离脯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其逐步回归方程为:rm=-0.0198 0.1930X脯氨酸** 0.3350X蛋氨酸* ;总酚含量与禾谷缢管蚜内禀自然增长率无显著相关关系;丁布含量与内禀自然增长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41**,p<0.01).低含量的游离脯氨酸﹑蛋氨酸及高含量的丁布是小麦近缘多年生野生物种抗蚜的重要生化因子.  相似文献   
58.
本文论述了荷兰MLHD技术的基本内容、技术原理、应用程序等.并针对荷兰的农业特点、开发背景,对该技术在荷兰与中国的应用前景及可行性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作者认为合理地利用该技术将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9.
农业外来生物入侵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国际上对外来生物入侵种的研究主要在个体水平上研究外来种对新环境的进化与适应,本地种对生物入侵后发生的进化调整;种群和群落水平上研究外来种的定居、潜伏、竞争和暴发;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生境的可入侵性和外来种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风险分析标准化与定量化、检疫鉴定快速化、除害技术安全化、信息管理全球化是全世界对外来物种入侵管理与科研的焦点问题。本文依据外来物种入侵的形成和扩散暴发过程,提出了超前预防和综合管理等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0.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ini decoction (SND)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rabbit abdominal aorta smooth muscle cells after ballon injury and discuss the effect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 post-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restenosis (RS) and the feasibility of SND preventing post-PCI RS. METHODS: The animal model of rabbit abdominal aorta ballon injury was set up and the therapertic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ND. The shape of proliferative and apoptotic cell were investigated by electron microscope.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was performed using α-actin,PCNA and Cyclin E monoclonal antibodies. In situ Cell Death Detection Kit was used to identify apoptotic cells. Abdomial aorta angiography was operated in the 84th day subgroup and the stenosis degree was evalued by quantitative angiographic analysis. RESULTS: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erapeutic group displayed a lower proliferative percentage and a higher apoptosic percentage (P<0.05). Moreover, the apoptosic peek time was on the 14th day after operation,which was long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SND effectly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VSMCs and iuduced apoptosis in VSM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