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0篇
  61篇
综合类   155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甘肃禾本科饲用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甘肃省生态环境复杂,植物种类多样,禾本科饲用植物资源丰富.为此对甘肃禾本科饲用植物的地理分布、属种组成、区系成分及饲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利用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2.
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高羊茅、早熟禾、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在铅锌尾矿土壤或处理的尾矿土壤上都能生长,但在处理土壤上生长的植物长势明显优于对照,其中紫花苜蓿的生物量所受影响比其他几种草本植物更大,说明其重金属抗性低于其他几种植物.单位面积上4种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均为Zn>Pb>Cu>Cd,但每种植物对Cd、Pb、Zn和Cu的吸收浓度和分布均不相同,一般为根系浓度大于茎叶.加入改良剂和有机肥(菜枯)使生长在铅锌尾矿污染土壤上的4种草本植物生物量显著增加,植物体中的Cd、Pb和Zn元素浓度下降,但Cu元素浓度反而上升,结果单位面积上4种草本植物吸收各重金属元素的量均有所增加,可见利用改良措施与草本植物相结合的方法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3.
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2008年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各森林类型生物量-蓄积量的线性模型计算乔木层碳储量,利用生物量扩展法计算林下植物固碳量,林地固碳量。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乔木层总固碳量为348.89TgC,乔木层碳密度为43.43t/hm2,林下植物固碳量为68.03TgC,林地固碳量为434.02TgC。大兴安岭落叶松、白桦碳储量占林区总碳储量的86.10%。不同龄组碳密度高低排序是:过熟林>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幼龄林、中龄林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39.66%。林木固定CO21 279.26 Tg,释放O2930.37Tg,林木固碳价值为4 186.68亿元,释放O2的价值为9 303.7亿元。  相似文献   
34.
螯合剂对油葵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油葵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提取效率,研究了不同螯合剂(NTA、EGTA、EDDS和EDTA)对油葵修复Cd、As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种不同螯合剂对油葵根、茎、叶、花盘和籽粒生物量影响不大。不同螯合剂对油葵各器官Cd、As含量和积累量影响不一样。与CK处理相比,施用NTA、EGTA、EDDS、EDTA导致油葵花盘Cd含量分别提高30.2%、55.1%、41.9%和43.3%,根系As含量分别提高23.6%、18.1%、15.6%和15.4%,但是对籽粒和茎中Cd含量影响不显著。施用NTA、EGTA、EDDS和EDTA处理使油葵植株总Cd积累量分别比CK处理提高32.8%、45.3%、40.5%和41.6%,而对油葵As积累量没有显著影响。4种螯合剂对油葵各器官Cd、As富集系数有不同影响,而对Cd、As转运系数影响不显著。施用EDTA处理使根际土壤Cd含量比CK处理降低25.0%,施用NTA和EDTA处理使根际土壤As含量分别降低18.1%和14.3%。4种螯合剂均可以提高油葵对Cd、A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35.
模糊数学和污染指数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翟航  卢文喜  杨威  李俊 《土壤》2008,40(2):212-215
依据土壤质量评价中所存在的模糊性和渐变性的特点,采用模糊数学和污染指数法对长春市土壤中重金属(Pb、Cu、Ni,Zn)综合污染状况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并进一步对各评价因子在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程度和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春市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上为二级水平,已超过中国土壤自然背景值.各功能区土壤环境优劣顺序为工业区>住宅区>郊区耕地>公园>开发区;不同功能区各评价因子在土壤中污染水平差异较大,主导污染因子为Ni,已经达到中度污染水平,除此之外,Pb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36.
改进的变尺度优化算法在节水灌溉制度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改进的变尺度混沌优化算法对水分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求解,求解程序用Visual Basic编写.以河西武威绿洲春小麦数据为例,将混沌算法应用于小麦灌溉制度优化设计中,并与动态规划法进行对比,证明改进的混沌优化算法可以提高灌溉制度优化设计的精度与速度.  相似文献   
37.
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一种新的Mn积累植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野外调查和水培试验,研究了锰在美州商陆体内积累情况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并鉴定出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 ericana L.)是一种新的M n积累植物。调查结果发现,美洲商陆对土壤中高含量的锰有很强的忍耐、吸收和积累能力,叶片中M n含量为5160 ̄8000m g·kg-1,平均为6490m g·kg-1。营养液培养试验证明,美洲商陆对生长介质中的M n有很强的忍耐能力,当生长介质中M n浓度高达10m m ol·L-1,叶片中M n含量达到11.76g·kg-1,植株仍生长正常。地上部M n含量及其积累量均随生长介质中M 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生长介质中M n浓度为50m m ol·L-1时,叶片中M n含量达到47.06g·kg-1。结果表明,美洲商陆是我国发现的一种新的M n积累植物,为今后探明植物积累M n的机理和M n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8.
流沙湾养殖结构优化与生态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一种贝-鱼-藻养殖结构优化与生态环境生物修复系统,该系统通过网栏设置33.3hm2半封闭的养殖海区进行试验研究,在示范海区内设置3个功能不同的养殖区,贝类养殖与珍珠培育区、鱼类网箱养殖区、大型海藻栽培区,进行鱼类与大型海藻间养和珍珠培育。经过10个月的结构优化养殖和生态环境生物修复控制,示范海区水域水质和生物环境得以明显改善。示范海区透明度显著高于毗邻海区(P<0.05),悬浮物含量显著低于毗邻海区(P<0.05);示范海区总氮、总磷营养盐浓度随养殖期的延长逐渐升高,到9月份达到最高值,以后则逐渐下降;示范海区水域浮游生物数量随养殖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浮游生物量明显高于毗邻海区(P<0.05)。示范海区养殖生物生长良好,共收获鱼类21365kg、大型海藻3091.3kg、珍珠33.5kg。育珠贝存活率为73.9%、育珠贝留核率为49.9%,优质珠比率13.7%、珠层厚度平均472μm,珍珠质量明显提高。示范海区光能利用率为0.20%,总能量转化效率为34.58%,单位净产量耗总能为2.8919MJ/kg。  相似文献   
39.
施肥对黑麦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生长、叶绿素含量和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NPK)、等氮量的有机肥(OM)处理均显著促进黑麦草的生长和提高其鲜草产量.NPK处理的黑麦草分蘖数、株高、表观叶面积较不施肥对照(CK)、不施氮(PK)和不施磷(NK)处...  相似文献   
40.
香蒲-表面流湿地系统净化灌溉水过程中镉的分布和累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室外人工湿地系统进行农田灌溉水净化试验,分析Cd在表面流人工湿地中的分布和累积规律,旨在为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灌溉水中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湿地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为1.62 d,湿地对Cd的平均去除率为68.88%。香蒲地下根茎Cd含量较高,最高可达127.39 mg·kg~(-1),地上茎叶Cd含量较低,最高为14.65 mg·kg~(-1),其富集系数与转运系数范围分别为6.58~41.26、0.037~0.107,说明香蒲具有净化灌溉水中Cd的潜力,Cd主要积累在地下部分。Cd在香蒲与底泥中的含量随水流沿程的延长呈递减趋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底泥中各点位Cd形态所占比例平均值大小依次为B2B1B3B4,其潜在有效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