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3篇
  免费   715篇
  国内免费   758篇
林业   836篇
农学   425篇
基础科学   447篇
  865篇
综合类   4793篇
农作物   631篇
水产渔业   514篇
畜牧兽医   1576篇
园艺   756篇
植物保护   413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460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450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474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560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585篇
  2012年   870篇
  2011年   885篇
  2010年   819篇
  2009年   686篇
  2008年   707篇
  2007年   676篇
  2006年   592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genetic diversity in Cervus elaphus using AMELY gene in Y chromosome,200 blood samples from 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Cervus elaphus asiaticus,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Cervus elaphus songaricus and Cervus elaphus kansuensis populations were collected and AMELY genes were sequenced in this study.The haplotype diversity of Y chromosome was analyed,phylogenetic tree was built to explore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the paternal origins about Cervus elaphus.The results showed that: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 had the most variation sites and the highest nucleotide diversity.The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 and other Cervus elaphus were far.6 haplotypes were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named as A1,A2,A3,A4,A5 and A6,respectively.Cervu elaphus yarkandensis,Cervus elaphus asiaticus and Cervus elaphus kansuensis had separate haplotype.The NJ and ML phylogenetic trees showed that Cervus elaphus songaricus,Cervus elaphus asiaticus,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 and Cervus elaphus kansuensis clustered together which 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 and Cervus elaphus kansuensis were form a department,separately.Cervus elaphus asiaticus,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 and 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 clustered into one branches and there might be gene exchange among 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Cervus elaphus kansuensis and other Cervus elaphus.  相似文献   
72.
73.
为明确长白山区茖葱种质资源分布状况,对长白山区4个种源地5个不同茖葱材料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物候特性、生境与营养品质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长白山区茖葱多生长在海拔500 m以上的冷凉阴湿山坡、林下、林缘及沟渠边等地,对空气湿度、土壤水分与林分郁闭度有一定要求,其物候期也较早.(2)5个材料的生物学特性与物候特性存在差异,东丰材料与敦化宽叶材料可归为宽叶型材料,而敦化窄叶材料、安图材料与汪清材料可归为窄叶型材料.(3)宽叶型材料有较高的营养物质含量,而窄叶型材料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较低.(4)不同材料的生长状况、物候期与营养品质也受其各自生境差异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人工栽培与迁地保存时,既要选取较适合仿生栽培的种源(材料),也应创造尽量接近原始生境的栽培条件.  相似文献   
74.
75.
通过对海南省文昌市南阳镇、琼海市大路镇、乐东县黄流镇3个地区‘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叶片氮、磷、钾3种营养元素的周年变化规律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菠萝蜜叶片营养元素变化规律相似。元素年平均含量表现为氮>钾>磷。根据实际生产中的生育期调研分析,将菠萝蜜的生长周期大致划分为2个批次3个时期:第一批次养树期(11—12月)、花芽分化期(1—2月)、结果期(3—4月);第二批次养树期(5—6月)、花芽分化期(7—8月)、结果期(9—10月)。生长周期内,氮元素含量年变化呈现“N”字型变化趋势;磷含量在1—4月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后呈缓慢上升趋势;钾含量变化趋势与氮含量变化相似,但钾元素含量变化没有氮元素变化明显。菠萝蜜叶片中大量元素含量的适宜范围为:全氮21.03~22.15 g/kg,全磷2.86~3.40 g/kg,全钾13.49~14.47 g/kg。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菠萝蜜需氮、钾元素较多,特别是在花芽分化期和结果期,应注意增施氮肥与钾肥,磷肥应于养树期施足。  相似文献   
76.
广州龙洞水库红锥林下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与植物鉴定,对广州市龙洞水库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林下药用植物 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水库红锥人工林工区共有林下药用植物 102 种,隶属 52 科 86 属;其中林 下蕨类药用植物 7 科 7 属 7 种,林下双子叶药用植物 38 科 69 属 85 种,单子叶林下药用植物 7 科 10 属 10 种。建议选择适宜的人工林地,以耕代抚发展林下药用植物栽培;同时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林下药用植 物资源,严禁掠夺式采摘;并且鼓励当地主管部门、经营主体或社会组织加大对周边群众及游客的宣传 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其可持续发展概念。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硅可提高植物的耐盐性,但不同植物中硅提高耐盐性的机理并不相同。探究硅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氧化损伤、Na+积累和激素水平的影响,以阐明硅提高黄瓜耐盐性的机制。   【方法】   以基因型为Mch-4的黄瓜幼苗为试材,进行水培试验。营养液中NaCl的胁迫浓度为65 mmol/L,施硅水平为Na2SiO3·9H2O 0.3 mmol/L。在处理10天后,测定黄瓜幼苗生物量、Na+含量与分配、Na+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激素含量。   【结果】   施硅可改善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长,减轻植株的氧化损伤。硅对盐胁迫下黄瓜根系和叶片Na+含量无明显影响,可显著降低根和叶中质膜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SOS1的表达量,对高亲和力钾转运蛋白基因HKT1的表达均影响不大,但促进了液泡膜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NHX1的表达。对盐胁迫下黄瓜叶片Na+的亚细胞定位发现,硅处理使叶绿体中Na+含量下降,而液泡中Na+含量升高。硅处理提高了盐胁迫植株根和叶片中赤霉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水平。   【结论】   施硅可提高液泡膜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NHX1的表达,将Na+区隔化于液泡中,进而降低叶绿体中的Na+含量,缓解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氧化损伤;硅还诱导产生了较多的赤霉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其调控Na+积累和黄瓜幼苗的氧化损伤的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8.
植物根系对土壤团聚体形成作用机制研究回顾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土壤水力侵蚀的微观描述即为土壤团聚体的破裂过程。研究表明:植物根系可以改变土壤的力学以及水文特征,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因此,对近20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回顾,从根系对土壤团聚体的物理、生物、电化学作用3个研究视角,分析了植物根系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这对深入认识植物根系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展根-土相互作用的土壤侵蚀过程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膜下滴灌条件下高产甜菜灌溉的生理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其生物产量高,需水量大,合理灌溉是节约用水、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本试验连续两年研究了内蒙古半干旱地区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甜菜块根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水势、土壤含水量和耗水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灌水量对甜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甜菜的叶面积指数在叶丛快速生长期大于7.37,在块根糖分增长期和糖分积累期分别为6.08~6.51和4.19~5.57,在叶丛快速生长期、块根糖分增长期和糖分积累期叶水势分别为–0.09~–0.22、–0.18~–0.39和–0.26~–0.48 MPa,净光合速率分别为21.28~28.23、21.90~28.75和22.06~26.58μmol m–2 s–1,蒸腾速率在叶丛快速生长期和块根糖分增长期分别为9.36~10.21 mmol m–2 s–1和6.37~7.73 mmol m–2 s–1,在糖分积累期大于4.69 mmol m–2 s–1,耗水量分别为140.15~312.78、44.93~200.45和56.32~113.06 mm。甜菜产量、产糖量、水分利用效率均高的合理灌溉量,在丰雨年份(生育期降雨量500 mm)为1350 m3 hm–2,在少雨年份(生育期降雨量300 mm)为1800 m3 hm–2,为甜菜节水灌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0.
苏秋芳 《农业工程》2020,10(4):96-100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设施农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介绍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京市设施农业中的应用现状,提出水肥一体化技术进一步应用的思考,以期对科研人员、设施农业生产人员和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