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038篇
  免费   23324篇
  国内免费   32710篇
林业   19385篇
农学   21653篇
基础科学   15650篇
  43458篇
综合类   66445篇
农作物   11651篇
水产渔业   9514篇
畜牧兽医   22812篇
园艺   6668篇
植物保护   11836篇
  2024年   892篇
  2023年   2266篇
  2022年   4532篇
  2021年   5521篇
  2020年   6617篇
  2019年   9142篇
  2018年   7962篇
  2017年   10137篇
  2016年   9955篇
  2015年   11277篇
  2014年   10656篇
  2013年   12172篇
  2012年   13584篇
  2011年   13498篇
  2010年   12076篇
  2009年   10830篇
  2008年   9709篇
  2007年   9995篇
  2006年   8813篇
  2005年   7752篇
  2004年   4923篇
  2003年   4196篇
  2002年   3734篇
  2001年   3526篇
  2000年   3611篇
  1999年   3722篇
  1998年   3302篇
  1997年   2942篇
  1996年   2674篇
  1995年   2612篇
  1994年   2510篇
  1993年   2126篇
  1992年   1920篇
  1991年   1581篇
  1990年   1324篇
  1989年   1153篇
  1988年   949篇
  1987年   673篇
  1986年   529篇
  1985年   274篇
  1984年   241篇
  1983年   231篇
  1982年   219篇
  1981年   269篇
  1980年   206篇
  1979年   162篇
  1978年   131篇
  1975年   113篇
  1965年   142篇
  1964年   14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 highly susceptible cowpea,Vigna sinensis cv. Baladi plants were tested as trap plants for eitherMeloidogyne javanica orRotylenchulus reniformis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The plants were gathered by cutting them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soil or by uprooting them, 1/2, 1, 3, 6, 12, 24, 36 and 48 days after nematode inoculation. Both of the mentioned nematodes began to mature and lay eggs after the 12th day from their inoculation. Hence, it is advised to pull up cowpea plants from 3–12 days after nematode inoculation. After planting sunflower,Helianthus annus cv. Miak replacing cowpea, the nematode populations were higher, in most cases, on sunflower plants replacing cutting cowpea than those on sunflower replacing uprooted cowpea. The highest percentages of nematode reduction were 98.55 and 99.57 forM. javanica and 95.09 and 92.90% forR. reniformis on sunflower plants replacing cutting and uprooted cowpea plants after 12 days from nematode inoculation, respectively.M. javanica andR. reniformis decreased the length and weight of sunflower plants as affected by planting time and method of cowpea harvest. This method of nematode control is cheaper, easy and pollution free.  相似文献   
992.
疫霉菌对霜脲氰抗性遗传及对霜脲氰和甲霜灵的交互抗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疫霉菌对霜脲氰抗性的产生和遗传,以及疫霉菌对霜脲氰和甲霜灵的交互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苎麻疫霉容易对霜脲氰产生抗药性突变,但抗性在连续3代单游动孢子分离过程中逐渐丧失。大雄疫霉对霜脲氰不易产生抗性突变,恶疫霉、大雄疫霉和苎麻疫霉对甲霜灵和霜脲氰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993.
香蕉束顶病毒(BBTV)侵染对寄主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用ELISA方法测定了香蕉感染束顶病毒(BBTV)后植株体内的3种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玉米素类(iPAs)和脱落酸(ABA)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株的GA3水平在侵染过程中虽有微弱增加,但含量和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健株对照;iPAs在接种BBTV第14天后明显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ABA在BBTV侵染后被大量诱导增加并不断积累,在接种后第35天测定含量最高,为对照的3.34倍。试验还同时检测了BBTV在侵染过程中的运转。用间接ELISA测定的接种叶和顶叶的BBTV含量显示:接种21天后BBTV在接种叶和顶叶中还大量增殖,呈系统性分布。但寄主的症状在接种35天后才逐渐在顶叶表现。以上结果表明:香蕉束顶病的症状表现似乎主要与病株中的内源激素的失调有关,而与BBTV在体内的运转并不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94.
贵阳地区小麦白粉菌毒性结构及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的大面积种植抗性很快丧失之后,白粉病的为害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995.
江汉平原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稻和稻田周围常见的10种杂草上来集梨孢属菌株,以涂沫法作交互接种,分离自牛筋草、狗尾草、法氏狗尾草、李氏禾、罗氏草、铺地黍、稗和马唐的梨孢菌与分离自水稻的梨孢菌可以交叉侵染其寄主,茭白和碎米莎草梨孢菌与稻梨孢菌不能交互侵染;自然诱发条件下来自牛筋草和狗尾草的梨孢菌与来自水稻的梨孢菌对其寄主同样发生交叉侵染。直接从杂草寄主上分离的梨孢菌株对水稻的致病性较弱,接种到水稻感病品种发病后再分离的菌株,对水稻致病性增强,对原寄主的致病性基本保持不变。推断稻瘟病区稻田周围牛筋草、狗尾草、法氏狗尾草、李氏禾、罗氏草、铺地黍、稗和马唐等杂草寄主上的梨孢菌在稻瘟病菌的积累和传播方面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996.
菜豆萎蔫病菌的种子检验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友福  高泉准 《植物检疫》1997,11(3):129-133
本研究对我国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菜豆萎蔫病菌Curtobacteriumflaccumfa-cienspv.flacumfaciens(Cf)进行种子检测鉴定技术的研究,发现523,NBY+TTC和NBY+刚果红三种培养基均可作为分离培养基;对带菌种子分离的灵敏度为1.8×102cfu/ml,病叶柄和茎是分离的最佳部位,病菌可通过种子传给种苗引起种苗发病,发病时间为7~20天,针刺接种是Cf最有效的接种方法,接种发病率为100%。使用标准化的Biolog鉴定系统鉴定病原,在种水平的鉴定准确率达98.5%。  相似文献   
997.
菜豆萎蔫病菌的血清检测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友福  高泉准 《植物检疫》1997,11(4):193-198
本研究对我国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菜豆萎蔫病菌(Curtobacteriumflacumfa-cienspv.flacumfaciens,Cf)进行血清检测鉴定技术的研究。试验中制备了抗Cf的血清,应用抗0020,0237,0238菌株的抗血清及其FITC标记的抗体进行间接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试验(IF/IF)。通过对19个Cf菌株和其它6个属14个种的植物病原细菌20个菌株的测定,结果发现约50%的Cf菌株为强阳性反应,且与Cf种下致病变种也有强阳性交叉反应。由于单个血清检测易产生假阴性反应,故将三种血清1∶1∶1混合后进行IF试验,结果表明与所有的Cf菌株反应,且与Rfa和Cmt有弱阳性反应。对含104~107cfu/ml细菌及30g种子含1粒人工接种种子的种子抽提液均能检测到典型的阳性细胞,血清检测的灵敏度为4.5×104cfu/ml,可用于种子的检测。本研究还进行了初步的免疫荧光菌落染色(IFC)试验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根据在深圳、广州、东莞三地对不同蔬菜、不同农事措施、杀虫剂不同施用水平菜地小菜蛾自然种群幼虫被寄生率调查结果,分析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菜蛾绒茧蜂三种群系统中,蔬菜品种、农事操作、杀虫剂对菜蛾绒茧蜂寄生行为的影响。结果说明:不同蔬菜品种上,小菜蛾幼虫被寄生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以包心菜菜地寄生率最高,超过30%。十字花科蔬菜与其他非十字花科蔬菜的间作对绒茧蜂的寄生率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深圳、东莞、广州三个地区,以广州地区小菜蛾幼虫被寄生率较高。化学杀虫剂降低绒茧蜂的寄生率。小菜蛾幼虫的体色与被寄生率也有一定的关系,以体色与背景色一致的个体被寄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99.
燕麦枯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杂环类内吸性除草剂燕麦枯(difenzoquat)对家蚕,蜜蜂,广赤眼蜂,瓢虫,蚯蚓及土壤微生物种群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该结果表明,燕麦枯在高于使用剂量下对供试的生物种群的没有明显影响,由此推断,在推荐用量下燕麦枯不会造成对田间生物种群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温度下转换寄主对桃蚜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5种温度、4组寄主与蚜源组合处理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转换寄主后的桃蚜的影响。同一寄主间移植的桃蚜在有效积温、发育起点温度、生殖率、死亡率、寿命以及抗逆性上与不同寄主间移植的桃蚜有明显的差异;寄主对桃蚜生物学、生态学特征有明显的影响,表明长期生活在一种寄主上的桃蚜获得了一定的专化性。若将其移植到另一种寄主上,则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反应,但这种反应还未进化至型或寄主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