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95篇
  免费   2578篇
  国内免费   4883篇
林业   4804篇
农学   6453篇
基础科学   4159篇
  7390篇
综合类   13943篇
农作物   2543篇
水产渔业   1723篇
畜牧兽医   5994篇
园艺   1567篇
植物保护   2780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597篇
  2022年   1480篇
  2021年   1980篇
  2020年   1851篇
  2019年   1644篇
  2018年   1314篇
  2017年   1843篇
  2016年   1636篇
  2015年   2221篇
  2014年   2059篇
  2013年   2533篇
  2012年   3060篇
  2011年   3184篇
  2010年   2905篇
  2009年   2663篇
  2008年   2432篇
  2007年   2357篇
  2006年   2232篇
  2005年   1989篇
  2004年   918篇
  2003年   880篇
  2002年   828篇
  2001年   838篇
  2000年   819篇
  1999年   968篇
  1998年   851篇
  1997年   732篇
  1996年   659篇
  1995年   700篇
  1994年   550篇
  1993年   472篇
  1992年   493篇
  1991年   375篇
  1990年   317篇
  1989年   225篇
  1988年   179篇
  1987年   138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64年   5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季方 《干旱区研究》1996,13(4):20-23
本文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土壤发条条件分为稳定,不稳定,极不稳定三类,它们对于土生状有着不同的影响。在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下,土壤剖面有可以鉴别的诊断层,其中一性状特征沿剖面分异明显。在不稳定土壤发育条件下,土壤的诊断层表现不突出,造成它的性状特征沿剖面分异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92.
流动沙丘表面输沙率的理论计算方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流动沙丘表面上输沙率的理论计算,得出输沙率是风速的二次函数且与沙丘表面沙粒平均粒度的1.43次方成反比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条锈菌新小种条中30、31号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本文报道了1991年以来对新小种条中30、31号鉴定与致病性的研究。继1991年发现对绵阳系成株小麦有致病力的、对Hybrid46有毒的新致病类型91—1,1993年又发现了新的致病类型93—1。根据它们对我国鉴别寄主的反应,命名为条中30、31号。与条中28、29号相比,新小种具有更宽毒性基因组成和更高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值,它们对我国生产品种、高代品系和重要抗源有更广的致病范围。证实两个新小种的出现和发展是绵阳系小麦抗条锈变异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对新小种抗病育种和流行预测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北方番茄主要病毒种类普查及TMV、CMV株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1994年,对中国北方15省(市)番茄4种主要病毒种类进行了普查,在3761份样本中,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的检出率分别为34.5%—65.7%和11.6%—62.6%,马铃薯X病毒(PVX)和马铃薯Y病毒(PVY)的检出率一般为10%—20%。与此同时,也对番茄上的TMV和CMV进行了与抗病毒育种紧密相关的株系分化研究,在333个TMV分离物中鉴定出0、1、2和1.2株系,以0和1株系为主,在绝大多数省(市)中分别占分离物的50%和30%以上;在232个CMV分离物中鉴定出轻花叶、重花叶、坏死和黄化株系,以轻花叶和重花叶株系为主,在绝大多数省(市)中分别占分离物的30%和50%以上,这一研究结果为番茄病毒病的综合防治和抗病毒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利用菜青虫细胞检测几种有机溶剂和有机磷农药的毒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MTT法研究了5种有机溶剂对菜青虫细胞生长的影响及3种有机磷农药对细胞的毒力。并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3种农药对菜青虫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5种有机溶剂除二甲苯外,其余4种二甲亚砜、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对菜青虫细胞低浓度处理时均无很大毒性。1%浓度处理16小时后细胞存活率仍分别可达99.8%、98%、97.2%、91%。分别用菜青虫细胞测得3种有机磷农药的LC_(50)为:甲基对硫磷,106μs/ml;克线磷,147μg/ml;水胺硫磷,183μg/ml。用微量点滴法测得3种有机磷农药对菜青虫3龄幼虫的LD_(50)分别为:甲基对硫磷,0.458μg/头,克线磷,45.012μg/头;水胺硫磷,0.505μg/头。  相似文献   
996.
种群空间格局是生物种群在其生境空间中的分布结构,它取决于一个物种的种性。关于禾谷缢管蚜Rhopalsiphum padi (L.)的种群空间格局,国内外虽有报道,但缺乏与小麦生育期的联系。作者着重探讨了该蚜在小麦穗期的空间格局与小麦生育期的内在联系,为改进抽样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97.
抗稻瘿蚊品种多抗1的抗性遗传分析及抗性基因定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稻瘿蚊是亚洲稻区主要害虫,采用抗虫品种进行防治是最理想的方法。1993~1995年,广东省农科院与国际水稻研究所有关专家紧密合作,对能抗华南4个稻瘿蚊生物型的品种多抗1作进一步抗性遗传分析,确认多抗1对中国稻瘿蚊生物型1和4的抗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这个基因暂定名为GM—6(t)。以多抗1×丰银占1组合的F3代160个家系作基因标记,据DNA库分离个体分析(BSA)原理,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物OPM6(1.4kb),首次成功地标记了这个抗性基因。随后多态性扩增产物经~(32)p标记,用作探针,检测另一个参考作图群体IR64×Azucena,将这个抗性基因定位在水稻第4条染色体上,位于RG214和RG163两个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之间。应用这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可能不必通过稻瘿蚊的直接筛选,快速准确地选育抗稻瘿蚊品种或进行抗性基因累加。  相似文献   
998.
杨谦 Fox  RTV 《植物病理学报》1996,26(4):325-329
 第1次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核盘菌在亚麻叶片上侵染致病的微观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结果表明,该菌在侵入叶表面之前可能产生某些酶类物质来软化溶解亚麻叶表面角质层,以帮助该菌对叶表面的侵入。本文还对菌丝和子囊孢子侵染过程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9.
克里雅河流域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里雅河流域由普鲁至米萨来,冲积沙粒径向细递减;沙丘沙一般粗于下伏沙,而冲、洪积下伏地层上的沙丘风成沙则细于下伏沙;高大沙丘粒级组合主要受就近沙源影响。用累计百分数和粒级的φ值作图,求得φ_1、φ_5、φ_(16)、φ_(25)、φ_(50)、φ_(75)、φ_(84)、φ_(95)等8个数值,输入计算机获得最大粒径、中值粒径、平均粒径(M_z)、标准离差(σ_1)、偏度(S_(K1))、峰态(K_G)等值。  相似文献   
1000.
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粉锈宁喷雾防治小麦条锈病,每666.6m~28克用药量对各类型感病小麦品种的效应是有显著差异的,对慢锈品种和前期中感,但抽穗后有抗性的品种均可控制为害,而对极感品种则未能控制产量损失;等比系列用药量对各类型感病品种的效应也是有明显差异的,在 ED_(50)和 ED_(95)(克/666.6m~2)平均值上,极感品种为9.38和74.85,高感品种为4.53和25.43,中感品种为3.62和20.96,慢锈品种为1.82和15.30。根据这一结果,模拟出各类型感病品种大田防治的每666.6m~2适宜用药量,高感品种9—12克,中感品种7—9克,慢锈品种4—6克,并经实践证明,这一剂量标准是可行的。拌种对压低各类型感病品种的成株期病情也有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类型品种流行速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