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85篇
  免费   2698篇
  国内免费   4262篇
林业   3099篇
农学   2768篇
基础科学   2450篇
  4574篇
综合类   19103篇
农作物   2823篇
水产渔业   1718篇
畜牧兽医   6997篇
园艺   2999篇
植物保护   2014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866篇
  2022年   2031篇
  2021年   1984篇
  2020年   1859篇
  2019年   1889篇
  2018年   1321篇
  2017年   2050篇
  2016年   1411篇
  2015年   2168篇
  2014年   2201篇
  2013年   2652篇
  2012年   3605篇
  2011年   3648篇
  2010年   3420篇
  2009年   3125篇
  2008年   2994篇
  2007年   2745篇
  2006年   2248篇
  2005年   1741篇
  2004年   1064篇
  2003年   642篇
  2002年   684篇
  2001年   591篇
  2000年   548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乌拉山植被及植物区系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乌拉山林业专业调查资料分析,阐述了乌拉山林区植被及植物区系组成特征,对于乌拉山林区植被的保护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之一,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生物生活的基质,是维系陆地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1].  相似文献   
993.
吉林省栗山天牛专项调查技术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栗山天牛专项调查结果表明,栗山天牛是我省目前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造成经济和生态损失最大的林业有害生物。通过专项调查,全面掌握了栗山天牛在吉林省的分布面积、发生面积和成灾面积,并将栗山天牛的分布、发生与成灾面积落实到了具体林班和小班。为进一步监测栗山天牛的发生、发展趋势与危害情况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制定栗山天牛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小叶锦鸡儿灌丛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内蒙古风蚀沙化区退化草原植被恢复或重建过程中灌丛对养分的聚集和土壤肥力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灌丛大小和灌丛不同土层养分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灌丛内0~5 cm土层的养分含量高于相应的对照样地,5~20 cm土层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高于相应的对照,灌丛土壤颗粒含量和本地区土壤本底颗粒组成有密切的关系,和对照区相比,短期内没有显著增加土壤的细粒成分,但灌丛在减少风蚀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在系统分析黑龙江垦区气象、地理因子,森林资源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区划,并提出各区域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的目标和重点.  相似文献   
996.
鹅掌楸种源材性遗传变异与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鹅掌楸两个种及其杂种多地点7年生种源试验林中,随机抽取3块试验林共282株样本,分别遗行木材基本密度(BD)和纤维长度(FL)的测定分析,在分布型拟合与精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一般线性方差模型分析,结果为:中国鹅掌楸种源间BD和FL均差异显著(a=0.05),5个北美鹅掌楸种源间BD和FL未达到显著差异,地点间差异及种源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平均值T检测表明中国掌楸与北美鹅掌楸两种间BD和FL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鹅掌楸的BD总均值为0.397g/cm^3,FL总均值达1.603mm,属于中小密度,长纤维或近长纤维树种,差异分析揭示了种内差异是掌释属的主要变异来源,种内种源间存在选择的遗传基础,性状遗传相关分析认为,鹅掌楸BD和FL之间相互不密切(r=0.157),两本材料状与各生长因子间相关亦不密切,说明他们之间基因连锁不紧密,可独立选择。BD种源广义遗传力为H^2BD=0.65,受遗传控制较强,FL为H^FL=0.29,受遗传控制中偏弱,两性状年-年间遗传相关密切,在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方3种标准进行了鹅掌楸属材料种源选择,其中,在“强度选择”条件下,选出BD优良的种源为庐山和桑植,FL优良的种源为浏阳和赣武夷,均为中国掌楸种源,北美种源虽然与中国种源在总体上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多数处于中等水平上,对照杂种夫性系BD和FL的均超过鹅掌楸性状总均值,但未超过最好的种源。  相似文献   
997.
油松种子园无性系球果与种子性状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32个油松无性系的球果与种子的性状变异,初步了解到种子园各无性系的种子品质,分析了球果与种子之间的性状相关性,为油松优良无性系的选择和初级种子园留优去劣疏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河北省太行山区板栗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量低、品质差。本文对板栗低产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开发现有板栗资源,增产增值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999.
肉桂人工林土壤速效养分与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广西高峰林场林龄为3年和6年的肉桂人工林土壤速效养分(水解N、速效P、速效K)和土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林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酶话性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E壤速效N、P、K含量和L壤脲酶活性均以肉桂生长初期(3月中旬)最高.其次是第一个生长高峰期(6月中旬)或第二个生长高峰期(9月中旬),最低是生长未期(12月中旬);而土壤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以第一个生长高峰期或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最高.其次是生长初期,最低是生长末期;士壤速效养分与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生长初期至第一个生长高峰期是肉桂林地施用N、P、K肥的适当时期。  相似文献   
1000.
生态校园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校园(Eco-campus)是以学校为载体的生态系统.对于生态校园研究存在着重规划,轻管理,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主要问题表现为生态校园规划较多,教育与管理研究薄弱;学科定位不明确;研究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