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5篇
  免费   708篇
  国内免费   1349篇
林业   1087篇
农学   1584篇
基础科学   915篇
  1740篇
综合类   3821篇
农作物   796篇
水产渔业   583篇
畜牧兽医   1663篇
园艺   457篇
植物保护   73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376篇
  2021年   488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370篇
  2017年   509篇
  2016年   466篇
  2015年   582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616篇
  2012年   759篇
  2011年   854篇
  2010年   788篇
  2009年   692篇
  2008年   691篇
  2007年   620篇
  2006年   577篇
  2005年   493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秦岭火地塘林场气候要素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992.
上黄试区主要灌木树种蒸腾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于1991-1994年在固原上黄试区柠条、沙棘、山桃灌木林地进行,通过对3种灌木蒸腾强度和生长期和生长末的日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不同灌木树种在半干旱条件下对水分的需求,并对大力发展和合理经营灌木林,充分发挥灌木林的多种生态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采用农业、化学、器械和生物防治的方法,对鼠害进行综合防治.试验的结果:鼠口密度下降了89%~93%,鼠害率控制在0.7%~1.1%,支收比为1:41.1,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94.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产量性状和生理生态指标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河北省30多年来不同年代广泛种植、有代表性的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分析其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生理生态指标,研究了冬小麦品种更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品种更替,冬小麦产量水平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上粒数的增加对产量提高起主要作用;穗粒数和千粒重在不同年代间没有显著变化,对产量提高所做的贡献并不明显;产量与收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收获指数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株高的降低;20世纪90年代以后,冬小麦地上部分生物学产量没有随株高的降低而减少;品种更新对蜡质含量、SPAD值、叶水势的影响不明显;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的比叶重和灰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灰分含量与产量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5.
粉煤灰中有害元素对土壤、粮食影响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大量资料在每公颂施用不超过60万公斤的粉煤灰改良石灰性粘质土壤时,采用污染指数法,污染起始值对壤与粮食中镉,铬,砷,汞及3.4B(a)P的含量进行了初步的评价,认为在上述施用量的基础上,不会造成土壤,粮食的污染。通过二年三作模拟储灰一种有害元素km值测定进行初步分析表明:个别元素在表层或底层有弱度淋溶或富集,但层次间,年度间变化不大,总的趋势是比较稳定,同上述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96.
研究热水处理对草莓采后病害的抑制作用及对贮藏品质的影响。在预试验的基础上,分别采用38℃、15 min,44℃、10 min,48℃、5 min对新鲜草莓进行热处理,处理后的草莓置于常温下((20±1)℃),每隔12 h观察草莓的腐烂情况,并对草莓品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热水处理能够有效地起到抑制草莓采后病害的作用,热水处理对草莓的失重率、硬度、可滴定酸度等水果品质没有显著的不利影响,热水处理后草莓的细胞膜透性与对照相比没有升高。  相似文献   
997.
永久性及长期渍水的水稻土中铜的供给情况和铜肥的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俊祥  董文瑞 《土壤学报》1989,26(2):149-158
本试验于1982年在皖南山地丘陵区进行,结果表明:1.永久性渍水的水稻土上用0.1%的硫酸铜沾秧根或0.5公斤/亩作基肥,对水稻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5.2-41.4%,平均每亩增产稻谷45公斤.2.施铜增产的永久性溃水水稻土通常Eh更低(74mV);有机质分解缓慢而含量高(3.99%);有效铁含量也很高(317ppm);有效铜含最低(1.24ppm)3.铜与铁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即水稻植株中铜、铁含量有较好的直线负相关(r=-0.7725**),土壤中有效Fe/Cu比值与植株体内的Fe/Cu比值有极好的直线正相关(r=0.9470).这二个Fe/Cu比值同样与施铜增产效果有极好的正相关(r=0.9308,r=0.9801),土壤Fe/Cu比值>120的8块试验田施铜均有增产效果.4.施用铜肥除了补充铜的不足外,同时还能减少水稻对铁的吸收,降低了水稻的Fe/Cu比值,减轻亚铁毒害,达到了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8.
不同行距对冬小麦麦田蒸发、蒸散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为了研究不同行距对冬小麦田棵间蒸发、蒸散和产量的影响,于2002~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实验站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行距处理对棵间蒸发的影响在不同的冬小麦生育时期表现不同,在4月份呈现显著性差异,在12月-3月之间,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其它时期7.5 cm的行距处理与30 cm行距的处理呈显著性差异,15cm的处理与它们均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整个生育期内,7.5 cm的行距处理比15 cm和30 cm的行距处理分别减少棵间蒸发13.26和29.04 mm,蒸散量减少22.76 mm和51.88 mm;7.5 cm的行距处理比15 cm和30 cm的行距处理分别提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0.11 kg/m3和0.23 kg/m3。  相似文献   
999.
妊娠猪舍氨气及氧化亚氮浓度测定与排放通量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北京选择一典型猪场,对不同季节妊娠舍的氨气及氧化亚氮浓度进行了为期1年的试验测定,并根据二氧化碳平衡原理,对猪场不同生长阶段的妊娠猪含氮气体的排放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冬季2004年11月氨气和氧化亚氮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64±4.36,(1.17±0.2)mg/m3,夏季7月舍内氨气和氧化亚氮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31±2.67,(0.6±0.02)mg/m3;妊娠猪饲养期间的氨气排放通量为每头(185.2~500.8)mg/h,氧化亚氮为(3.85~35.93)mg/h。  相似文献   
1000.
单株油蒿蒸腾耗水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油蒿的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旨在为固沙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野外大型称重式蒸渗仪于2014年6—9月底对单株油蒿的蒸腾过程进行连续观测,并同步监测了土壤含水量及相关气象因子。[结果]油蒿单日蒸腾强度曲线在晴天表现为双峰曲线,而在阴雨天双峰曲线不明显;研究期间,单株油蒿蒸腾耗水量为101.66mm,日平均蒸腾强度为0.83mm/d。蒸渗仪内土壤蒸发量106.05mm,日平均土壤蒸发强度为0.87mm/d,试验期间蒸散量占降雨量的82.98%。降雨可以维持油蒿正常生长,并对土壤水分进行一定补充;油蒿蒸腾强度与空气相对湿度(p0.01)、空气温度(p0.01)、太阳净辐射(p0.01)和20cm深度土壤体积含水量(p0.05)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且相关性依次减小。[结论]油蒿蒸腾耗水日变化明显,其蒸腾速率受土壤水分状况、气象条件及自身生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