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3篇
  46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西北高原少热灌区多熟立体种植高产高效技术原理高旺盛,黄高宝,胡恒觉,黄鹏,李同祥(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市730070)兰州、白银、临夏、平凉等地位于甘肃中东部,海拔高度1500~2100米,年均温7~8℃,℃积温为2500~3600℃无霜期140~190...  相似文献   
122.
运用CH2Cl2提取水培35 d鹰咀豆的根系分泌物,并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离鉴定,对典型分泌物苯甲醛的生物学效应通过发芽试验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鹰咀豆的根分泌物主要包括有机酸、酚、烃类、酯、酮类、醇、酰胺、苯、醛和噻唑等;苯甲醛是一种他感作用强于自毒作用的化感物质,对2种幼苗组成的复合系统的负效应小于对单作系统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23.
<正> 黄土高原是指黄河中游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阴山以南,秦岭以北的具有深厚黄土覆盖的地区,总面积56×10~4Km~2,海拔1000—2500m,黄土厚100—200m,是我国主要的雨养农业区域之一。位于同心、靖远、兰州一线以南年降水在300—450mm之间的半干旱区,是我国雨养农业分布的低限区。该区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垦殖指数高及掠夺式  相似文献   
124.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地表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5种保护性耕作法与传统耕作法连续4a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旱地表层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与其它处理相比,具有降低表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提高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可作为保水保肥、改良土壤的耕作措施,在黄土旱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5.
黄土高原旱地豌豆早播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定位试验,探讨了黄土高原旱地不同播种期对豌豆产量的影响,供试材料为绿豌豆(高产品种)和燕农2号(低产品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对高产豌豆品种出苗情况的影响大于对低产品种的影响.豌豆提前播种,可以增加低产品种的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但对高产品种的影响不显著.豌豆提前播种,可以提前达到盛花期,高产品种的盛花期早于低产品种的盛花期,在盛花期有较长时间避开六月份的高温天气,有利于高产.豌豆提前播种,可以增加高产品种的产量,显著增加低产品种的产量.有利于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提高籽粒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6.
施钾对旱地豌豆产量、水分效应及土壤钾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在陇中黄绵土上进行的钾肥肥效试验表明:黄绵土已出现钾素亏缺,施用钾肥能显著增加豌豆的耗水量,增大叶面积、单株节数、结荚数和单株豆粒数,增加了千粒重,从而提高了产量、经济系数、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与对照相比,其中施纯K2037.5 kg/hm2时,豌豆增产最大,增产26.7%,耗水量最大,增加14.5%,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0.5%,经济系数提高17.2%.并建立了陇中地区钾肥适宜施用量与豌豆产量的数学模型y=0.0006x3-0.1576x2 10.973x 895.91,当钾肥施用量达到43.4 kg/hm2时,经济效益最高.施钾能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植株全钾含量.  相似文献   
127.
接种根瘤菌对豌豆根际细菌数量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根箱法对豌豆接种根瘤菌,用尼龙筛网将根系及离根不同水平距离的土壤分层隔开,研究豌豆根际细菌的动态变化以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 接种匹配性好的根瘤菌剂可以提高土壤中根际细菌数量与豌豆产量,接种ACCC16103根瘤菌豌豆单株产量相对不接种提高30.6%,根际细菌数量增加了117.5%,而接种ACCC16101,豌豆单株产量下降6.8%,根际细菌数量在盛花期和结荚期低于不接种,仅成熟期高于不接种.(2)根际细菌数量表现明显的根面聚集现象.(3) 盛花期豌豆根际细菌数量是决定豌豆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豌豆的产量与结荚期根际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68),与盛花期根际细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65),与成熟期根际细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r=0.414),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8.
采用根箱法在不同供磷水平下,对春小麦和大豆在间套作和单作情况下的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磷能促进小麦和大豆根系的生长,间套作促进根系的生长,增大根/冠比。根系重量和根系长度空间分布在不同处理中不同,间套作小麦根系有向上层富集的现象,在缺磷时表现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9.
运用生长分析法研究了不同麦玉间套复合群体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以及LAI、CGR、NAR与作物生产力间的相关性,指出带回的纳密能力是相对的,通过光合能力的提高来获取高产是可行的。在沿黄灌区现存的麦玉套作模式中A1D4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0.
通过测定植物根际促生菌株固氮酶活性、溶磷量、分泌植物生长素、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菌株生长速度,筛选出了5株具有较好促生特性的优良菌株.利用筛选的优良菌株研制复合接种剂,并于2009年和2010年进行田试,测定其部分替代化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筛选的优良促生菌研制的复合微生物接种剂符合《微生物肥料》NY227-94标准.施用接种剂替代20% ~ 30%的化肥,玉米株高、地上植物量、穗长、穗粗、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经济产量等均有提高.研制的微生物接种剂(菌肥+80%化肥),2010年大田推广使用,玉米增产9.86%,减少化肥投入、增产收入及直接经济效益分别为620.1元,hm-2、2 291.4元,hm-2和2 851.5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