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有机抑芽剂对烤烟抑芽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烟草抑芽剂。[方法]以打顶不抹杈为阴性对照,以常规抑芽剂氟节胺乳油为阳性对照,对有机生物抑芽剂的抑芽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有机生物抑芽剂可以显著拓展烟株顶部第1、2片烟叶的叶面积;第1片叶的增幅最大,达432.27 cm~2,第2片叶增幅为214.87 cm~2。有机生物抑芽剂抑芽效果明显,且有效性较常规抑芽剂持续。在施药后21 d,有机生物抑芽剂的抑芽率为72.56%,比常规抑芽剂高3.39百分点;最终抑芽效果略好于常规抑芽,为88.33%,比它高0.18百分点。有机生物抑芽剂可以优化烤后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提升评吸质量。相较常规抑芽剂,它可以使烤后烟叶总糖达到27.81%,增加0.61百分点;还原糖达24.43%,增加1.30百分点;总氮降至1.85%,减少0.07百分点;烟碱降至2.41%,降低0.34百分点;K提至2.57%,增加0.35百分点;氯含量降至0.27%,减少0.01百分点;与此同时,它还可以提高烤后烟的香气质、香气量,降低杂气及刺激性,增强透发性、柔细度、甜度及余味,即使用有机生物抑芽剂进行抑芽可明显改善烤后烟叶的评吸质量。[结论]采用菜油、酒精、烟焦油配制而成的有机生物抑芽剂可为生产开发推广环境友好型抑芽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适宜湄潭山地烟区烤烟生产的适宜配方复合肥料。[方法]采用大区设计,研究3种新配方复合肥配施有机肥对烤烟株型、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协调性及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T_2处理(N:P_2O_5:K_2O为10:10:24)能够改善烤烟株型,产值较对照(常规复合肥料)提高了1.37%,评吸质量较对照提高了1.70分,但化学成分协调性欠佳;T_1处理(N∶P2O5∶K_2O为10∶12∶24)烤烟的评吸质量较对照提高了0.40分,产值有所降低,但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T_3处理(N∶P_2O_5∶K_2O为10∶8∶24)烤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较对照略有降低或持平。[结论]3种新配方复合肥对烤烟产质量改善的综合作用效果由优到劣依次为T_2、T_1、T_3。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根区内不同施肥空间对烤烟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T1(对照)、T2(直径15 cm)、T3(直径20 cm)、T4(直径25 cm)4个处理,烤烟品种为云烟87,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氮含量T2处理处于最低值,对照最高,2个处理之间差异显著,T4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生育期延后表现出一直增加的变化,第17周时T4比对照提高了17.78%,差异显著,T2、T3均低于对照;地下部干物质积累量T2处于最低值,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T4高于对照16.17 kg/hm~2;地上部氮吸收量T2、T3、T4分别低于对照17.82、9.04、6.07 kg/hm~2;地下部氮吸收量T4低于对照0.15 kg/hm~2,无显著差异,T2、T3显著低于对照;T4氮利用率高于对照12.90%。分析认为,综合土壤有效氮积累量,地上、地下氮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可知根际施肥空间在20 cm之内不利于烤烟根系对氮素营养的吸收,而T4的空间施肥是提高氮素积累的最适处理。  相似文献   
14.
葱蚜Neotoxoptera formosana (Takahashi)是少数几种为害葱属作物的世界性害虫, 为研究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 (Rondani)对葱蚜的生防潜力,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葱蚜不同龄期若蚜的捕食功能、寻找效应、自身密度干扰反应以及捕食偏好性。结果表明, 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葱蚜不同龄期若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功能反应类型, 对1~2、3、4龄若蚜的瞬时攻击率(a)分别为0.471、0.295、0.619; 处理时间(Th)分别为0.041、0.094、0.051 d; 搜寻效应均随着葱蚜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葱蚜的日均捕食量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而单头捕食量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 其自身密度干扰方程为E=0.169 6P-0.464; 在同一空间相同密度条件下, 食蚜瘿蚊3龄幼虫偏好捕食葱蚜4龄若蚜(选择系数Q=1.7), 对其他龄期若蚜无选择偏好性。综上所述, 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葱蚜具有较好的防控潜力, 且对高龄若蚜的防控效果较佳, 在田间应用时需结合蚜虫发生情况确定食蚜瘿蚊的最佳释放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蠋蝽对两种烟草害虫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捕食能力,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开展了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卵及3龄幼虫的捕食试验,利用HollingⅡ功能模型拟合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蠋蝽雌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瞬时攻击率为:烟青虫3龄幼虫(1.056)>斜纹夜蛾卵(1.055)>烟青虫卵(1.035)>斜纹夜蛾3龄幼虫(0.973);控害效应高低为:烟青虫卵(152.21)>斜纹夜蛾卵(124.18)>烟青虫3龄幼虫(15.09)>斜纹夜蛾3龄幼虫(9.63);蠋蝽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瞬时攻击率为:烟青虫卵(1.060)>斜纹夜蛾卵(1.056)>烟青虫3龄幼虫(0.825)>斜纹夜蛾3龄幼虫(0.760);控害效应高低顺序为:斜纹夜蛾卵(111.16)>烟青虫卵(101.92)>烟青虫3龄幼虫(8.87)>斜纹夜蛾3龄幼虫(7.04)。随着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密度的增加,蠋蝽成虫的搜寻效应会逐渐下降。研究结果表明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控能力,因此,可结合害...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不同施肥位点对植烟土壤有效钾含量和烤烟钾素积累的影响,试验采用大田垄栽的方式,设置T1(对照)、T2(直径15 cm)、T3(直径20 cm)、T4(直径25 cm)4种施肥方法,对成熟期植烟根区不同土层有效钾含量和各个生育期植株根、茎和叶中全钾含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T2、T3和T4处理土壤有效钾含量总体上随着距离植株的宽度的增大而减小,近根区土壤有效钾含量高于远根区,不同施肥位点会改变土壤中有效钾的含量,T4处理土壤有效钾含量低于其它处理。烤烟移栽后第5~9周T4处理根部钾积累量高于其它处理;移栽后第11~15周,T4处理植株钾积累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T4处理钾积累量分别高于对照26.84、21.24和6.88 kg/hm~2;同一施肥处理相同生育期钾素在烟株不同器官中的积累量大小为叶茎根。综上,T4处理的施肥位点利于提高烤烟对土壤中钾的吸收和植株钾素的积累。因此,可以考虑在烤烟生产地区采用直径为25 cm,深度20 cm施肥管施肥试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贵州烤烟种质资源抗旱性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方法,测定了贵州14个烤烟种质资源的生长速率、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等抗旱指标,通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个烤烟材料可分为四大类型,分别为:1、2、3号材料抗旱型最强;4、7、8号次之;5、6、9、10、12、14号6个材料抗旱性最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贵州当前烤烟主栽品种抗旱性水平,通过盆栽控水处理在烤烟对水分最敏感的旺长期,模拟自然状态下的干旱胁迫环境,研究不同烤烟品种形态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在干旱胁迫下发生萎蔫时间不一致,吸水后恢复正常叶姿的能力存在差异;不同品种叶面积生长速率损失率为19%~47%,叶长生长速率损失19%~50%,株高生长速率损失率8.8%~46.9%,新叶发生速率降低程度18.8%~55%;不同品种单株平均叶片鲜重损失率为18.3%~42.5%,干重为21.2%~48.1%。不同品种不同部位叶片干、鲜重的影响程度大小分别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不同烤烟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烟株形态特征抗旱能力表现有差异,各指标之间表现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为寻找有机肥发酵的最佳通风方式,采取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不通通风方式对堆肥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通风方式堆肥发酵过程温度伴随氧气浓度的降低而升高,温度高于50℃或55℃天数以翻堆3次处理最多,氧气浓度以翻堆3次与间歇式通风相结合处理表现明显.不同通风方式发酵过程中总N含量呈上升趋势,总C、C/N比、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3个处理总养分含量、pH值差异较小,以翻堆3次与间歇式通风相结合处理成品率最高.总体上,以翻堆3次与间歇式通风相结合最有利于有机肥发酵.  相似文献   
20.
碳氮比对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和牛粪为原料,按照不同C/N(20∶1、25∶1、30∶1和35∶1)分层堆积进行有氧发酵,研究不同物料碳氮比(C/N)对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寻找最佳物料C/N。结果表明,不同C/N处理在发酵0~7 d为升温期,8~20 d为高温期,21~30 d为降温期,之后趋于稳定;高于50℃和55℃的时间以C/N为25∶l处理的较长,C/N为30∶l处理的时间最短。各处理在各发酵阶段的氧气浓度供给充足。不同C/N处理发酵堆体积、C/N、有机质含量在发酵阶段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总N含量呈上升趋势,各指标均在发酵30 d内变化较大。发酵结束后,C/N高的发酵堆体积缩减较多,成品率低;C/N为20∶l、25∶l、30∶l处理的N含量接近;C/N越小,K2O含量越高;P2O5含量、pH各处理间差异较小;各处理在发酵120 d后均达到充分腐熟。4个不同碳氮比处理所产有机肥均达到NY 525—2012要求。综上可知,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作为主要发酵物料,C/N在(20~35)∶1范围内可灵活配比,以选择C/N为25∶1(玉米秸秆与牛粪干物质质量比为6∶4)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