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348篇
农学   94篇
基础科学   149篇
  83篇
综合类   984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517篇
园艺   206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试验以雁鹅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25(55)对PCR反应中5个因素(引物、dNTPs浓度、模板DNA、Mg2+、TapDNA聚合酶)在5个水平上进行优化实验,在初步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因素内比较进一步优化各因素在ISSR-PCR反应中的浓度,快速准确地建立雁鹅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进一步进行雁鹅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奠定技术基础。在25uL的反应体系中,确定雁鹅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ISSR引物的浓度为0.20umol/L,dNTPs浓度为0.28mmol/L,模板DNA的用量为40ng,Mg2+浓度为1.5 mmol/L,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为1.0U。在正交试验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因素内比较进一步优化各因素在ISSR-PCR反应中的浓度,可以更加准确地确立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一期肿瘤切除的手术方法 ,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我院自 1 995年来一期切除治疗的 55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临床资料 ,分析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与体会。结果 :55例均痊愈出院 ;1例发生吻合口瘘 ;围手术期无死亡。平均住院日 (1 2 .5± 3.6) d。随访 50例 ,1、3、5a生存率分别为 98%、70 %和 40 %。结论 :选择适当的病例进行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一期肿瘤切除加消化道重建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3.
对优质稻新品种漳佳占进行播种期、基本苗数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3月8日播种。667m^2基本苗8万的处理组合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平,与其它处理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94.
杉木林迹地近自然恢复苦竹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杉木林采伐迹地经炼山后近自然形成不同年限的苦竹群落、杉木近熟林下苦竹群落以及灌木林地群落的种类组成、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密度、群落生物产量、苦竹数量、生长水平进行研究,分析群落形成的基本过程及群落基本特征,表明原有一定苦竹数量基础的杉木林分,可通过近自然方式恢复植被,且恢复过程中群落组成以苦竹为主.随群落恢复时间的推移,维管束植物种类增多,科属组成日益复杂,树种组成由阳性为主转向阴性为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增加.但群落生态优势度降低,均匀度增加,优势种越来越不明显.在近自然恢复早期,苦竹在群落中占有较大优势,但后期必须采取一定人为措施,以使其继续保持在群落中占优势,进行近自然苦竹林经营.  相似文献   
995.
湖南省洞口县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水田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1.7%,土壤pH≤5.5的水田面积已超过了37万亩。水稻虽然是一种耐酸作物,但稻田土壤酸化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中有毒物质累积,土壤微生物种群改变,稻田土壤肥力下降,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96.
构树次生韧皮部细胞组成与形态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切片技术和组织解离的方法,得出构树次生韧皮部解剖构造特征,确定主要细胞尺寸并总结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构树的次生韧皮部由纤维细胞、薄壁细胞、筛管、乳汁管和韧皮射线等细胞类型组成。在一个生长界限内韧皮部细胞排列不规整,顺序为:乳汁管-韧皮薄壁细胞-筛管-韧皮纤维-筛管-韧皮薄壁细胞-乳汁管。整个韧皮部中,具输导功能的区域比例较小,具有明显的季节规律。筛管长度平均值为245.3~281.6μm,随生长季先减小后增大;筛管直径平均值42.8~67.2μm,生长季内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3-9月直径逐渐增加至最大,11月略有降低。韧皮纤维量大,细胞壁厚,形似木质部胶质木纤维。纤维长度平均值6377.9~7889.3μm,3-11月中,呈先减小再增大后减小的模式,3月和7月达到最大值,5月最小;纤维宽度平均值13.91~19.54μm,在整个生长季中,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9月直径最大,3月最小。韧皮部包括大量晶体,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并且具有季节规律。乳汁管平均数量14~28个,呈现季节差异,为揭示构树皮发育及其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以湘西南主栽黑老虎品种"湘黑–0701"的果实为材料,研究其果皮、果肉果汁、种子和果芯4部分的基本加工特性和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果皮在聚合果中占比(42.48%~47.70%)最大,出汁率低;果肉果汁在聚合果中占比(35.01%~37.47%)较大,且果肉果汁较为浑浊,L*、a*和b*值均最小,总糖质量分数(5.27%)和还原糖质量分数(2.34%)最高;种子苦涩味明显且含有厚实种壳,在聚合果中占比(7.65%~11.16%)小,灰分质量分数(7.20%)、蛋白质质量分数(11.14%)和粗脂肪质量分数(21.70%)均最高;果芯在聚合果中占比(8.21%~11.21%)小。果皮、果肉果汁、种子和果芯4个部分中的矿质元素均以钾含量最高,分别达3 952.17、2 064.10、4 900.43、2 937.40 mg/kg;维生素含量则以胆碱含量最高,其含量分别达590.33、621.67、692.33、248.33 mg/(100 g)。鉴于黑老虎各部分加工特性和主要营养成分的差异,可分别用于不同类型健康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998.
以福州市晋安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绿地可达性进行评价,探究路网密度等微观因子对可达性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晋安区公园绿地可达性水平,促进城市公园空间配置优化。基于百度地图API路径规划接口及热力图等大数据,采用多种出行模式(步行、电动车、驾车)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对福州市晋安区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及其活力匹配特征进行研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工具对可达性与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1)晋安区绿地可达性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向外递减特征,可达性较高的多为综合公园,较低的多为社区公园和街头绿地;2)公园绿地活力分布呈现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特征,低可达性高活力类型和低可达性低活力类型的公园绿地面积占比多,高可达性高活力类型占比最少;3)在可达性与其影响因子的关系中,发现道路服务指数、路网连接度对公园绿地可达性有显著影响;公园的空间分布上,鼓山镇东部及东南部、岳峰镇东北部为公园资源匮乏区。建议通过建设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公共绿地及和小型的公共绿地,优化散落分布的社区公园,提高路网密度以及路网连接度,以提升晋安区公园绿地可达性。  相似文献   
999.
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努力推进乡村旅游建设是促进我国农村开放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但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就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力,科学开展乡村旅游建设,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目的】对橡胶树根际土壤浸提液进行了检测分析,以对橡胶树根系分泌物的组成进行初步探索。【方法】以正己烷为浸提剂浸提热研7.33.97橡胶树根际土壤,浸提液过滤、浓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组分分析。【结果】从该浸提液中共检测分离了50种物质,对其中的36种进行了鉴定,主要是醇、酯、醛、烃、酮、酚、酸等物质。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这些物质的相对含量,其中醇、烃、酯类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37.78%、23、78%、20.19%,占到检出面积的81.75%。【结论】从浸提液的组成成分来看,橡胶树的根际土壤中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主要为醇、酯、醛、烃、酮、酚、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橡胶树的根系分泌。其中一些物质具有较为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另外一些物质可能在橡胶树的根际营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这些物质的发生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