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8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0篇
  11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陈琛 《饲料博览》2007,(1):48-49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阅历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分担的职责不同.我们只有及时地沟通,才能了解别人,理解别人.同时也让别人知道你,懂你.  相似文献   
152.
<正>1绪论传统意义上的免疫系统在体内的有效免疫分先天和后天免疫应答。后天免疫同先天免疫应答相比,对病原菌作出的反应速度较慢,且只对特殊抗原作出反应并具有免疫记忆性。相反,先天免疫反应则迅速,且肩负着抵抗病原菌第一道防线的功能。先天免疫包括机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可溶性因子如补体蛋白,还包括多种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  相似文献   
153.
我们在2006~2007年两年的高位精养池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均获成功,平均产量1750千克/亩以上,最高达到亩产2150千克,现将该养殖技术作一介绍。一、养殖场地和设施1.高位养殖池三口池底部大小为35米×21米,深2.5米,池内外全部水泥护坡、池底面呈锅底型。锅底设排污孔,进水口位于  相似文献   
154.
据报道,全世界每年用于防治球虫病就要消耗3.2亿美元(Champan HD.2000)日前.控制球虫病的主要措施是采用药物防治。但是,抗球虫药物种类繁多,而且由于长期频繁地使用抗球虫药.使耐药虫株逐年增多,甚至有交叉耐药现象.这就对球虫防治和用药选择带来了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55.
株高对遗传群体水稻株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遗传背景相似、生育期相近的遗传群体水稻株高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遗传背景相似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114个水稻株系为供试材料,依据株高将供试群体聚类分为A、B、C、D、E和F 6类,研究不同株高类型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差异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果】(1)供试群体株高表现出差异较大但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2)随着株高的增加,不同类型水稻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超高株系增幅更大;(3)随着株高的增加,不同类型水稻成熟期吸氮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在超高株高情况下表现更突出;(4) 水稻成熟期总吸氮量可以从全株含氮率与干物质生产量、抽穗前吸氮量与抽穗后吸氮量、单位面积穗数与单茎(穗)吸氮量、生长日数与吸氮强度4个方面进行解析。随着株高的上升,干物质生产量、抽穗期吸氮量、单穗吸氮量、吸氮强度均表现为上升趋势,但植株含氮率、生长日数类型间无明显差异,A-E供试群体范围内单位面积穗数和抽穗后吸氮量也无明显变化,F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进一步分析表明,各吸氮量构成因子对成熟期吸氮量的作用表现为:干物质生产量大于含氮率,抽穗前吸氮量大于抽穗后吸氮量,单穗吸氮量大于单位面积穗数,吸氮强度大于生长日数;(5)在A-E供试群体范围内,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变化较小,氮素收获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F类供试群体这3个指标除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略低外,均显著低于其他类型。可见,株高在正常变化范围(A-E类)内与增加到超高(F类)后,株高的改变对氮素吸收、氮素利用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株高范围内氮素营养改良的重点应作出相应的调整。【结论】在所有株系内增加株高使水稻成熟期氮素吸收能力显著提高,但氮素收获指数、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有所降低,在株高150 cm以上的在超高株系下这种趋势更突出。表明不同株高范围内,株高对氮素吸收、氮素利用的影响有所不同,为此在水稻氮高效遗传改良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6.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玉米单子粒含水率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别采集硫酸铜溶液与郑单958子粒水分核磁共振信号,根据其T2弛豫图谱信质比相关关系,建立用于玉米单子粒含水率测定的核磁共振标线NMRM。与烘干法测得子粒含水率比较发现,当标线测量水分范围为13%~37%时,测量偏差为±1.5%,且含水率大于18%时,绝对偏差均处于±1%以内。利用标线对不同子粒含水率进行测定,与烘干法比较发现,平均偏差均小于1%;最大偏差在1.5%以内,说明本研究所建立标线基本可满足玉米单子粒含水率测量要求,可为玉米子粒水分遗传机理研究和机收品种选育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7.
宁麦9号×镇麦168小麦F2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小麦遗传育种中产量性状改良提供参考,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植物数量性状主效基因与微效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宁麦9号×镇麦168)F2代162个单株的有效穗数、株高、穗长、总小穗数、穗粒数以及单株粒重进行了联合分离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农艺性状均属于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中有效穗数和单株粒重仅受微效多基因调控,株高和总小穗数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而穗长和穗粒数则符合“两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株高、穗长和总小穗数3个性状的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64.98%、51.22%和47.12%,可能存在效应较大的QTL。  相似文献   
158.
小麦花药培养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炜  陈琛  欧巧明  叶春雷  罗俊杰 《核农学报》2016,(12):2343-2354
单倍体在基础研究和育种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而花药培养是生产小麦单倍体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重点从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的基因型依赖性、脱分化培养基及其附加成分等主要因素,小麦花药培养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与辐射诱变、远缘杂交和转基因技术的结合等方面展开综述,较为全面地统计了相关研究者所筛选的具有优良花药培养特性的基因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魔芋草莓酱的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琛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172-174
本实验以复配魔芋胶作为增稠剂代替果胶添加到草莓酱中,并改进草莓酱的制作工艺,使得酱体中纤维分布均匀,透明度提高,甜度降低,能更好地起到减肥保健作用,在防腐剂使用量低于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可以较长时间保存。  相似文献   
160.
为了阐明镇麦品种相关品质基因分布特点,以11份镇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单粒谷物特性测定系统测定籽粒硬度指数,采用分子标记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技术检测籽粒硬度基因、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LMW-GS)、Wx基因以及面粉色泽相关基因等分布特点,并结合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明确镇麦材料的HMW-GS类型。结果表明,硬度指数大于60的镇麦品种有9份,均可检测到硬度基因突变。HMW-GS分布特点为:镇麦168等8份材料的组合均为1/7+9/5+10,镇麦11号为1/7+8/2+12,镇麦17和镇麦19为Null/7+8/2+12。LMW-GS有Glu-A3c、Glu-A3d、Glu-B3b、Glu-B3f和Glu-B3g 5种基因型,其中镇麦168、镇麦13和镇麦17为Glu-A3c/Glu-B3g,镇麦11号为Glu-A3d/Glu-B3g,镇麦19为Glu-A3c/Glu-B3b,其余6份镇麦品种均为Glu-A3c/Glu-B3f。Wx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镇麦品种中未检测到Wx基因突变,均为野生型。面粉色泽及相关基因检测结果为:镇麦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