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97篇
  6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残膜回收机捡膜杆齿的载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残膜回收机捡膜杆齿的载荷是设计残膜回收机的重要依据,它决定了机械的性能和成本。为此.对残膜回收机捡膜杆齿的载荷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建立了作用在捡膜杆齿上载荷的经验公式及解析方程,对各类载荷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得出了作用在捡膜杆齿上的模拟载荷曲线,为残膜回收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蝗灾大面积频频发生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是制约新疆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新疆除采用飞机灭蝗和生物灭蝗外,主要是用风送式喷雾机灭蝗。为了提高喷雾机喷雾性能,采用9WZC-30型超低量喷雾机作为试验样机,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经方差分析,确定了影响喷雾机喷雾性能的主要因素,并找出它们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63.
风筒结构对风送式喷雾机喷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风送式喷雾机在草原灭蝗和防治林木病虫害中大规模使用,风送式喷雾机具有喷幅大、雾滴均匀性好、农药使用效率高和受环境制约少等优点.其中,喷幅是风送式喷雾机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喷幅的指标直接影响了灭蝗的效果和喷雾机的工作效率.为了揭示风筒结构对风送式喷雾及喷幅的影响,设计了一组不等水平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得到了喷嘴安装位置、整流器的安装、风筒直径和风筒长度对喷幅的影响程度,找出了它们的最佳参数组合,为风筒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4.
基于SolidWorks的残膜捡拾滚筒3D设计及运动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olidWorks软件对残膜捡拾滚筒进行3D设计和装配,并运用COMSOS/Motion在滚筒不同的转速、捡拾齿组数及入土深度等参数下对滚筒进行了运动仿真,得出捡膜齿运动轨迹,初步寻找出了弧型捡膜齿满足要求的排列布置、滚筒转速和合理的入土深度等工作参数,为残膜回收机具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9WZC-30型自走式超低量喷雾机研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草原灭蝗自走式超低量喷雾机的突出问题,重点对自走式超低量喷雾机的整机配置、工作装置控制系统、雾化部件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通过室内外试验测定及生产考核证明该机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66.
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性能优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新型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作为试验样机,通过一系列正交试验和理论分析,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揭示了影响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确定了最优的参数组合,为整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7.
抛送式棉秆粉碎还田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13,他引:6  
抛送式棉秆粉碎还田机采用高速旋转的甩刀将棉秸秆粉碎,并以一定的高度和距离向后抛出机体越过残膜回收机,实现膜上棉秆的清理,为残膜回收机膜秆分离创造条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抛送式棉秆粉碎还田机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参数,获得了刀辊转速与机组前进速度的合理配比关系,从而降低棉秆根茬高度,提高了棉田秸秆粉碎还田机的作业效果。试验证明改进后的样机性能有较大提高,基本能够满足秋后棉田秸秆粉碎还田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8.
为了鉴定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的毒力相关因子,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强毒株G4R3和弱毒株G18的外膜蛋白。双向电泳结合图像分析,共发现了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经过胶内酶解和质谱分析,其中的1个蛋白点被鉴定为LemA蛋白,它可能是柱状黄杆菌的一种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69.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葡激酶(Staphylokinase,SAK)基因导入番茄中。经PCR、Southern杂交和Northern杂交检测,葡激酶基因已整合到再生番茄植株基因组中,共获得8个转基因株系。经ELISA检测,转基因番茄的果实和叶片均能表达SAK蛋白,SAK蛋白在果实和叶片可溶性蛋白中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42%和2.47%。转基因番茄中的SAK蛋白具有一定的溶栓活性,溶栓比活力为3 866 AU·mg-1。  相似文献   
70.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短肽激素,对Ⅱ型糖尿病具有很好的疗效。本研究在设计合成GLP1基因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的基础上,通过农杆菌介导将GLP1基因导入番茄基因组中,经过PCR扩增和Southern Blot分析,证实GLP1基因已整合进入9个株系的番茄基因组中。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其中4个株系转基因番茄的叶片能够检测到hGLP1融合蛋白的表达。通过Ni—NTA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转基因番茄表达的hGLP1融合蛋白,动物实验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显著的降血糖生物活性。本研究结果将为转基因番茄作为生物反应器表达药用蛋白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并将为培育具有糖尿病治疗功能的番茄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