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9篇
  16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吉林春玉米施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金荣  陈丽梅  刘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39-18841
[目的]探寻黑土地春玉米的最佳施肥方案。[方法]采用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3414方案),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春玉米产量——施肥量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氮(尿素,N46%)、磷(过磷酸钙P2O512%)、钾(硫酸钾,K2O50%)肥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和最佳施肥量。[结果]在该土壤条件下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180、75、75 kg/hm^2时,种植春玉米可获得最高产量为10 694.28 kg/hm^2。[结论]为制定玉米施肥模式、确定合理的施肥分区和优化测土配方及施肥配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2.
为了比较甲醇、甲醛和甲酸3种C1化合物对植物生理特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更好地理解这3种C1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分别用5 mmol· L-1甲醇、甲醛、甲酸溶液均匀喷洒于温室条件下盆栽培养的拟南芥叶片上,以喷蒸馏水的植物为对照,每周喷1次,4周后分析施用这3种C1化合物对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促进拟南芥生长,而甲醛和甲酸抑制其生长,甲醛的抑制作用特别明显;甲醇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花青素含量但提高了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a/b的比值,甲醛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a/b的比值,甲酸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含量但大幅度降低了叶绿素b含量从而使叶绿素a/b的比值比对照高2倍;3种C1化合物处理都能增加叶片中可溶性总蛋白质含量,甲醇处理尤为明显,只有甲醛处理可显著提高叶片可溶性总糖、H2O2及羰基化蛋白质含量,产生氧化胁迫.对基因表达谱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结果表明:所选的大多数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被甲醇诱导,而甲醛抑制它们的表达但诱导很多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甲酸对大多数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这没有显著影响;3种C1化合物对大多数C1代谢相关基因没有显著影响,但都抑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3.
以7种石韦为试材,采用不同SDS提取液浓度(0.5 %、1.5 %、2.5 %)、不同温浴时间(0.5、1、1.5、2 h)对石韦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并测定基因组DNA的纯度和浓度.结果表明,改良SDS法完全适用于石韦基因组DNA的提取,而且1.5 %为改良SDS法提取石韦基因组DNA的适宜提取液浓度,1~1.5 h为提取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54.
分析了广西的不同地方、不同品种的甘蔗分离到的甘蔗联合固氮菌若干株的固氮酶活性,从中筛选出固氮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分析了水稻、甘蔗、玉米和花生的根提取物对这些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的影响。并测定了接种甘蔗联合固氮菌的甘蔗根组织的固氮酶活性。  相似文献   
55.
4种海参16SrRNA和COI基因片段序列比较及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技术对来自山东荣成、长岛、俄罗斯和日本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来自澳大利亚的黄乳海参(Holothuria fuscogilva),来自冰岛的北大西洋瓜参(Cucumaria frondosa)和来自福建的二色桌片参(Mensamaria interce-dens)的16SrRNA和COI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分别得到了长度约为500bp和540bp的片段。通过统计变异位点、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进行基因序列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根据16SrRNA、COI基因片段进行刺参种内差异比较时,长岛和荣成刺参序列差异最小,和日本刺参序列差异最大;刺参和其他科3种海参种间的序列差异远远高于刺参种内差异。从GenBank中选取7条海参序列与本研究所测序列一同构建了NJ和ME系统树。根据2种基因片段的系统学分析均表明,刺参属和拟刺参属亲缘关系很近,可能有共同的起源。而海参科未与同属于楯手目(Aspidochirolida)的刺参科聚类,而与枝手目瓜参科和沙子鸡科聚为一支,与形态学的分类不一致。  相似文献   
56.
<正>大同区地处松嫩平原中部地区,是大庆市行政区中唯一的农业区,现有耕地86万亩、草原104万亩、水面21万亩,这里水源充足,草原茂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有着较好的资源优势。自2002年以来,该区注重大鹅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给予养鹅户在鹅雏供应、棚舍建造、防疫灭病、打井配套等方面进行了政策扶持,使全区大鹅生产得以较快发展,到2013年饲养规模达到了200多万只,年出栏商品鹅150多万只;  相似文献   
57.
GUS基因概述     
GUS( β 葡糖苷酸酶 )基因是从大肠杆菌中克隆的 ,作为基因融合系统中的报告基因广泛应用于细菌、植物 ,甚至动物的基因调控、表达等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中。本文简要介绍 GUS基因产物 (酶 )的特性、化学分析 ,GUS基因的克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8.
牛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属的原虫寄生于牛的血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在我国,引起牛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体有3种,即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卵形巴贝斯虫。该病的发生呈一定的地区性、季节性。2009年7月23日我县某养牛户饲养黑白花母牛9头,其中4头突然发病,1头死亡,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疫苗接种是预防动物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方法。正确保管和使用疫苗,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也是保证免疫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水分胁迫对蚕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分枝期和开花期的蚕豆植株进行水分胁迫处理,发现水分胁迫植株的脯氨酸含量增加.钾、钠离子含量增加,水溶性蛋白含量有所变化,但是植株生物量的积累减少,如叶面积、株高、鲜重、干重等,并对脯氨酸新陈代谢途径和水溶性蛋白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