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6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石墨炉(GF-990)原子吸收法对蚯蚓诱导下天竺葵-土壤体系中Cd的转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Cd浓度下,随着蚯蚓数量的增加,天竺葵各部位中Cd含量均有增高的趋势,10条蚯蚓对天竺葵-土壤体系中Cd转运的影响最大;在高Cd浓度(150 mg.kg-1)下,随着蚯蚓数量的增加(10~50条),天竺葵地上部分Cd的富集量明显大于地下部分,并且土壤中Cd含量明显出现降低的趋势,说明蚯蚓可以促进土壤Cd向天竺葵植物体中的转移。  相似文献   
22.
试验选用300只1日龄健康从雏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50只雏鸡,公母各半.1个对照组,5个试验组.测定主要组织(心脏、肝脏、肾脏、骨骼、胸肌、腿肌)中铜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全期平均日增重试验组Ⅰ比对照组Ⅰ提高了9.84;(P<0.05);试验组Ⅱ、Ⅲ、Ⅳ、Ⅴ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Ⅰ分别提高了-0.71;、2.76;、10.67;(P<0.05)、4.19;;全期平均料重比对照组Ⅰ和试验组Ⅰ、Ⅱ、Ⅲ、Ⅳ、Ⅴ差异均不显著(P>0.05).22日龄试验组Ⅱ样品含铜超标率按上述组织顺序分别为:20;、20;、10;、0、0、 0;试验组Ⅲ含铜超标率分别为:10;、10;、0、0、0、0;其余各组均未出现超标情况;42日龄试验组Ⅱ样品含铜超标率分别为:20;、10;、0、0、0;试验组Ⅲ含铜超标率分别为:10;、10;、0、0、0、0;其余各组均未出现超标情况.组织中铜的含量:心脏>肝脏>肾脏>骨骼>胸肌>腿肌.因此,试验组Ⅳ为最适宜添加剂量组.  相似文献   
23.
豆类激素与矿质元素、氨基酸、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TAS-990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新疆15种豆类中的2种激素、9种矿质元素、8种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对2种激素与矿质元素、氨基酸、蛋白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饭豆(V. sinensis (L.) Savi)中IAA、Zn及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大豆(Glycine max)中GA3、Cu、Ca、Fe、Mg含量较高,大豆(Glycine max)、蚕豆(V.faba L.)、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在15种豆类中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的是IAA与Zn(rIAA Zn=0.8314)、赖氨酸(rIAA Les=0.8253)、亮氨酸(rIAA LYS=0.8413),以及GA3与Mg(rGA3 Mg=0.8673).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的是IAA与苏氨酸、GA3与赖氨酸.但是,这2种激素和蛋白质含量之间的正相关性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克拉玛依荒漠区新建的新疆杨、俄罗斯杨、榆树白腊混交林及外围原有的荒漠风沙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生物量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明确荒漠区植树造林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为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新建林区与外围原有的荒漠风沙土壤取样分析,对比研究荒漠区新建林和外围原有荒漠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以及生物量.[结果]新疆杨土、俄罗斯杨土、榆树白腊混交林土及荒漠风沙土0~50 cm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0.38、6.73、11.16和4.37 g/kg;试验地0~50 cm土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荒漠风沙土>榆树白腊混交林土>俄罗斯杨土>新疆杨土;3种林土与荒漠风沙土的活性有机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但林种土壤之间活性有机碳没有显著差异;林区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高于荒漠区,各土层俄罗斯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小于新疆杨和混交林区.[结论]林区新建后的各层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碳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增加,大小顺序为榆树白腊混交林土>新疆杨土>俄罗斯杨土>荒漠风沙土,溶解性有机碳降低.新建林区乔木和草本的生物量均大于荒漠风沙土的生物量.生物量大小顺序为总生物量大小及顺序为:俄罗斯杨>新疆杨>榆树白腊混交林>荒漠风沙土.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LC6A液相色谱仪的两种常用检测器的故障及排除方法,对从事仪器使用及维修人员,准确及时排除此类故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以黑麦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模拟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间作3种农艺措施对黑麦草修复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中加入一定比例牛粪可提高黑麦草对Cd的吸收效率,非根际土中Cd含量由14.56 mg.kg-1降低至14.11 mg.kg-1,同时根际土中Cd含量由6.75 mg.kg-1提高至13.33 mg.kg-1,黑麦草体内吸附Cd的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土壤中加入一定比例秸秆可促进Cd向根际土壤的迁移,非根际土中Cd含量由14.56 mg.kg-1降低至13.27 mg.kg-1,根际土中Cd含量由6.75 mg.kg-1增加至13.46 mg.kg-1,且土壤与秸秆以5∶2的比例混合时效果更明显;黑麦草与小麦间作处理根际土中Cd含量显著增加,由6.75 mg.kg-1提高至14.77 mg.kg-1,同时黑麦草体内Cd含量有大幅度降低。说明土壤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牛粪、秸秆均可提高黑麦草吸收土壤中Cd的能力,提高黑麦草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小麦间作能抑制黑麦草对土壤中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27.
对三栋密闭式羊舍内的空气环境状况进行了观测及分析,研究日粮中添加丝兰宝和通风两种方式改善羊舍空气质量的效果。结果表明:对照组、通风组和丝兰宝组舍内氨气平均浓度分别41.06 mg/m33、1.43 mg/m3和30.65 mg/m3,其中通风组和丝兰宝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通风组与丝兰宝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硫化氢平均浓度分别为0.0037mg/m30、.0034 mg/m3和0.0039 mg/m3,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分别为1 843 mg/m31、523 mg/m3和1 718 mg/m3,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舍内温度通风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湿度通风组和丝兰宝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粪便含水量通风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丝兰宝组(P<0.05),TSP、PM10浓度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控制通风和在日粮中添加丝兰宝均能明显改善羊舍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8.
高产棉田土壤碱性磷酸酶及脲酶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 m×10 m网格布点连续采集棉田3个生长期的土样,测定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运用地统计方法建立其空间变异模型和等值线图,探讨棉田土壤在棉花生长的不同阶段,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个时期的碱性磷酸酶和脲酶均属于中等变异性。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脲酶垂直空间变异性不同,棉花在3个生长期0~20 cm土层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异系数均大于20~40 cm土层,而碱性磷酸酶的变异系数在垂直方向是底层大于上层。棉田土壤酶活性也存在时间变异规律,棉花生长发育至吐絮期,酶活性逐渐增加。在垂直空间分布上,3个时期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9.
陕西省旬邑县主栽的红富士苹果,随着树形由小冠疏层形改为改良纺锤形,结果枝组的类型、配置、更新情况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现将在这方面的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0.
不同腐熟剂对牛粪好氧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腐熟剂对牛粪好氧堆肥的影响.[方法]分别向鲜牛粪中添加一定量的菌剂、秸秆、蚯蚓,以牛粪自然堆肥为对照,通过在堆肥过程中对温度、pH值、含水量、微生物总数以及表观特征的动态测定[结果]接种微生物菌剂能明显促进堆体内好氧发酵,提高堆体升温速度,加快堆肥进程.其中加菌剂的处理堆温比对照高16.6℃,使堆肥高温期提前4 d出现.但加秸秆的处理最高堆温未达到50℃,整个堆肥未达到腐熟.加野生蚯蚓的处理在堆肥第3 d所有蚯蚓死亡,说明野生蚯蚓不适合牛粪堆肥.[结论]整个堆肥全过程中加菌剂的处理微生物总数最大.这些表明向牛粪中添加一定量的菌剂可加快堆肥进程,缩短堆肥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