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邓欢  郭平 《水产科学》1992,11(1):12-14
本文对越冬中国对虾烂眼病的病因,症状,药物治疗,分离菌9013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烂眼病的发生初步断定是由革兰氏阴性,弧状,端生单根鞭毛的孤菌9013感染所致。大蒜、痢特灵、漂白粉对烂眼病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分离苗9013对新诺明、红霉素、白霉素、吡哌酸、土霉素、先锋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显示高度敏感,对丁氨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氯唑青霉素、链霉素、头胞菌素、痢物灵、卡那霉素显示中度敏感,对磺胺嘧啶、青霉素,新青Ⅱ号、羧苄青霉素、磺苄霉素显示耐药性。  相似文献   
22.
用分离于中国对虾(P orientalis)的鳗弧菌Ⅱ型(V anguillarumⅡ)和养殖海湾扇贝(Ar gopectenirradians)的黑美人弧菌(V nigripulchritudo),分别感染健康的海湾扇贝幼体,均获得与原发病相同症状。证实不同种弧菌可引发海湾扇贝D型幼体爆发面盘解体流行病。  相似文献   
23.
邓欢  许静  郭颖颖  蒋玉颖  魏琳钧  钟文辉 《土壤》2018,50(5):942-948
本研究采用产电信号与线性扫描伏安法(LSV)联用,探索快速响应和鉴定湿地铜污染的方法。采集湖岸土壤并淹水用以模拟湿地环境,构建土壤产电体系并实时连续记录土壤产电电压。土壤产电60 h后,分别向体积为145 ml的淹水层中加入5 ml Cu~(2+)浓度为300(T1)、600(T2)、1 200(T3)、2 400 mg/L(T4)的溶液。铜加入后,T1和T2处理的电压迅速降低,T3和T4处理的电压迅速上升,之后所有电压缓慢回到加铜前的水平。加铜后2 h,在淹水土壤中设置三电极体系并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对污染物进行定性检测,结果显示,LSV曲线在0.162~0.182 V范围内出现单个氧化峰,峰电流值随溶液中Cu~(2+)浓度增加而升高。为解释土壤产电信号变化特征,对加铜前后电流、阴极电势和内阻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加铜后T1处理电流降低,阴极电势无明显变化;T2处理电流无明显变化,阴极电势上升;而T3、T4处理电流和阴极电势都出现了明显的升高,且T4处理的内阻最低。本研究为实现土壤产电信号在监测污染方面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西北旱区玉米全膜双垄沟种植模式下土壤水肥运移规律,通过HYDRUS-2D/3D模型对甘肃省定西市玉米全膜双垄沟土壤水肥运移规律及根系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模式下土壤含水率及垄沟内种肥浓度的分布规律,在合理播深处设置观测点以表征土壤含水率及膜下氮、磷、钾水肥互作运移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膜下渗水孔与种穴位置处土壤水肥发生环状侧渗现象,其中土壤含水率范围为15.20%~17.12%,垄沟内氮肥转化浓度趋于15.38mg/L,磷肥转化浓度趋于5.15mg/L,钾肥转化浓度趋于12.21mg/L,水肥主要集中在垄沟位置,保障了苗期水肥需求;通过施加根系吸水和水肥运移模拟表明全膜双垄沟模式下土壤水肥条件满足玉米出苗需求。研究模型与结果将为玉米全膜双垄沟农艺技术的优化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对太平洋牡蛎弧菌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邓欢  隋锡林 《水产科学》1992,11(10):1-4
1991年6月大连金州海珍品增殖站育苗室,在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期间发生了严重的流行病,幼体发育到D形幼虫阶段大量下沉,连续几批幼体出现了类似现象。显微镜观察,D形幼虫面盘肿胀,严重者面盘脱落,取发病幼体经表面并研碎后,接种在TCBS弧菌生长培养基上,经25℃、15小时恒温培养后,分离培养出3种弧菌。我们分别对3种弧菌的群体形态特征、个体形态特征做了观察,井用3种弧菌分别感染正常的太平洋牡蛎D形幼体均获得成功,同时使用十几种抗菌药物分别对3种弧菌做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抗菌药物土霉素、吡哌酸、氯霉素、红霉素对3种弧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6.
27.
刺参育苗期常见流行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邓欢  隋锡林 《水产科学》2004,23(3):40-40
刺参育苗期常见的流行病有幼体浮游期疾病:烂胃、烂边和延迟变态;稚参附着期疾病:化板病和脱板病。  相似文献   
28.
以玫烟色棒束孢菌株为试验材料,首先确定菌株液体培养的最适碳源和氮源组合,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蔗糖质量分数、蛋白胨质量分数以及培养时间对菌株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的影响,以明确玫烟色棒束孢最适液体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菌丝生物量最大时的培养条件为:蔗糖质量分数5%、蛋白胨质量分数1.5%、培养时间6 d;产孢量最大时的培养条件为:蔗糖质量分数4%、蛋白胨质量分数0.5%、培养时间7 d。适合菌丝生长的培养条件与适合产孢的培养条件是不一致的,可以根据目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29.
小绿叶蝉是元阳县夏秋季为害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桑树的产叶量和夏秋蚕的产茧量。为了更好地防治小绿叶蝉,调查了元阳县逢春岭乡4个村委会小绿叶蝉的发生时间、叶位分布、桑园周围不同植被小绿叶蝉的密度、桑园危害状况、对产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园周围森林覆盖面积大、周围水冬瓜树多、海拔高度在1 300 m以下、位于山的当阳面、昼夜温差小、通风差的地方小绿叶蝉数量多,对桑园的危害重;反之,小绿叶蝉数量少,对桑园的危害轻;温度高于30℃对小绿叶蝉的发育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0.
红壤侵蚀裸地不同植被恢复后林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会利  乔洁  曹继钊  毕利东  邓欢  张斌 《土壤》2009,41(6):952-956
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侵蚀地植被恢复试验区为依托,调查侵蚀裸地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林地表层土壤微生物特性.结果表明:侵蚀裸地种植植被后,表层土壤酸化程度减小,土壤养分含量和孔隙度显著提高,微生物生物量增加、活性增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相比,各指标的大小顺序均为樟树>胡枝子>马尾松;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前后表层土壤均以细菌为主,其中马尾松林地表层土壤真菌比例最高:植被恢复林地土壤有机C处于累积阶段,土壤微生物对C的利用率显著提高,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