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31篇
  33篇
综合类   276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12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31.
以盆栽小菊“子午线”的花瓣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污染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激素浓度对花瓣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以及对缓解玻璃化苗方法的探讨。结果表明,当使用次氯酸钠处理花瓣时,7 min是最佳处理时间。MS+6-BA 2.0 mg/L+NAA1.0 mg/L+蔗糖30 g/L+琼脂5 g/L是诱导花瓣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率达98%。不定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5 g/L,分化率达90.30%。培养基MS+6-B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5 g/L是缓解菊花玻璃化现象的最佳配方,转化为正常苗的转化率最高,可达98.36%。  相似文献   
732.
为探究牛坏死杆菌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EPH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本研究将坏死杆菌(牛A25菌株)以感染复数(MOI)为100感染EPH4细胞,用EdU细胞增殖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用Hoechst染色以及DNA Ladder检测细胞凋亡,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凋亡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EdU检测结果显示,坏死杆菌可抑制EPH4细胞增殖;Hoechst染色以及DNA Ladder检测结果均显示,坏死杆菌可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RT-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坏死杆菌感染EPH4细胞2 h时,促凋亡基因Bax、Bax/Bcl-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感染4 h时,促凋亡基因Caspase-3和Caspase-9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01),感染6 h时,促凋亡基因AIF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01)。由此可见,牛坏死杆菌能够抑制EPH4细胞增殖且诱导细胞凋亡,为进一步研究坏死杆菌致病机制提供了相关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33.
为提高环境水体中微量农药检测方法的效率和灵敏度,建立了全自动在线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HS-SPME-GC/MS) 检测水中24种常见农药的方法,考察了萃取针涂层材料、最佳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解吸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固相微萃取基质中离子浓度等条件。结果显示:24种目标农药的浓度-响应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 (R2) 均大于0.9950,方法检出限 (LOD) 为0.25~5.0 μg/L,定量限 (LOQ) 为0.5~10 μg/L,回收率为86%~117%,相对标准偏差 (RSD) 均小于18%。本方法适用于水样中微量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有机氯及菊酯等类型常见农药的快速定性定量检测,具有便捷高效、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环境水体中农药投毒案件物证的检验鉴定。  相似文献   
734.
水稻叶片表面布满了绒毛、乳头状突起、蜡质等特殊结构,以及水稻叶片存在一定倾角,农药喷雾雾滴极易从叶面弹跳滚落,造成药剂浪费的同时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并可能对非靶标生物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有效提高农药喷雾雾滴在水稻叶片上的滞留和沉积对于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叶酸和硝酸锌为原料,设计了一种负载噻呋酰胺的叶酸/Zn2+超分子水凝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优势,而且原材料来源丰富,制备过程简便易操作。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分子中含有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结构,叶酸分子通过喋呤啶部分形成四聚体,四聚体通过π?π堆积形成纳米纤维,Zn2+交联纳米纤维形成水凝胶纤维网状结构。使用流变仪测定负载噻呋酰胺的叶酸/Zn2+超分子水凝胶的流变性能,发现叶酸和硝酸锌的比例会影响制备的凝胶的机械强度,且Zn2+的比例越高,形成的凝胶机械强度越强,其中在n(叶酸)/n(Zn2+) = 1/1.8~1/2.0比例范围内制备的凝胶适合于农药喷雾,凝胶具有剪切变稀和自修复的特性。通过超高速摄影技术对负载噻呋酰胺的叶酸/Zn2+超分子水凝胶调控液滴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凝胶液滴可在超疏水水稻叶片表面稳定沉积,不发生弹跳、碎裂和飞溅的现象。  相似文献   
735.
为探究谷田土壤中细菌群落对铬(Cr)胁迫的响应特征,以种植‘晋谷21号’谷子(Setaria italica)的土壤为试验材料,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Cr(1 mmol·L-1 Cr6+)胁迫前(CK组)及胁迫后6 h(Cr_6h)与6 d(Cr_6d)的谷田土壤中细菌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群落构建机制及KEGG代谢通路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Cr胁迫后不同时间节点,谷田土壤中细菌群落在门水平和属水平的优势菌比例差异显著; α多样性呈阶段性变化特征,其中Shannon指数在Cr_6h下降,在Cr_6d上升(CK为6.07、Cr_6h为5.92、Cr_6d为6.04),Simpson指数变化趋势则相反(CK为0.006 8、Cr_6h为0.007 8、Cr_6d为0.006 8)。Cr胁迫后细菌群落的beta NTI值持续降低(CK、Cr_6h、Cr_6d分别为-2.68、-2.11、-1.91),群落构建在CK和Cr_6h阶段由确定过程驱动(|beta NTI|>2),而在Cr_6d阶段主要由随机过程驱动(|beta NTI|<2);边数量和平均度显著下降,平均路径长度持续显著上升,同一模块中的细菌群落以正相关为主。研究表明,Cr胁迫显著影响了谷田土壤中的细菌群落。随着Cr胁迫时间的延长,细菌群落构建由确定过程驱动逐渐转变为由随机过程驱动;细菌的共生网络规模变小,菌群间响应速度变慢,且以共生关系为主导。  相似文献   
73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林区智能化水平开始逐步提升。与传统的人工林区作业相比,利用攀爬机器人来完成林木剪枝、果实采摘和树木损伤检测等工作,可以短时间、高效率、高准确性地完成任务,满足智能林业建设的需求,其应用前景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大量林业攀爬机器人样机脱颖而出。文中对国内外不同攀爬方式的林业攀爬机器人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攀爬机器人在林业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3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详细探讨,最后对林业攀爬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攀爬机器人在林业领域中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7.
738.
以山西省重点扶持县平定县的洪水村为研究对象,对该村的连翘种植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其存在受自然条件和季节周期性的影响大、种植经营管理不规范且规模化程度低、未进行初加工和深加工、农民观念技术落后、专业人才缺乏、销售渠道单一、未能形成品牌效应等问题.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连翘的抗寒性和品质,加强对连翘种植的管理,提高连翘种植的规模化程度,延长连翘产业链,建立不同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户的专业和技术水平,拓展销售渠道,培育品牌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39.
农药兑水茎叶喷施对靶沉积是一个复杂的剂量传递与分布过程,涉及制剂形成、药液配制、雾化分散、空间运行、叶面沉积和稳态持留等动态过程,受到药剂特性、环境因素、为害规律、植株形态和叶面结构等多因素影响,在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上对靶沉积率为40.6%。其中,对不同区域、不同靶标作物种植体系中农药损失规律和高效利用机理研究与认识不足,是农药对靶沉积剂量传递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农药向靶标作物及有害生物传递的过程行为为主线,将农药兑水茎叶喷施对靶沉积的剂量传递过程分解为雾滴空间运行、叶面动态沉积和稳态持留3个过程,从空间维度综述了各过程中的表观现象与行为、损失规律及其调控机制途径与技术等;从技术发展与进步角度,分析了农药对靶沉积剂量传递与调控研究和认知的发展思路,概述了典型代表性成果,提出了未来研究与发展建议。期望客观认知农药高效对靶沉积的损失规律与调控机制,探析主控过程与影响因子,提出农药减量施用调控方法、控制技术指标及功能助剂施用限量标准等,为农药减施增效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40.
为建立甘薯苗期耐低钾能力评价体系,筛选耐低钾和低钾敏感型甘薯材料,通过水培试验设置了低钾胁迫(0 mmol L-1 K2O)和正常钾处理(10 mmol L-1 K2O),对来自国内外不同薯区的214份甘薯品种(系)材料进行培养,收集生物量、钾积累量、钾含量、钾利用效率等11个性状表征值,计算各指标耐低钾胁迫指数。利用综合隶属函数法,进行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各甘薯材料耐低钾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甘薯材料在2个钾水平下的生物量和钾吸收利用特征均有明显差异;低钾胁迫下地上部干重(SB)、地上部干物质增加量(SBI)、根系干物质增加量(RBI)、总干物质增加量(PBI)、地上部钾积累量(KAS)、根钾积累量(KAR)、总钾积累量(KAP)、地上部钾含量(KCS)和根系钾含量(KCR)等9个指标与正常钾处理相比均降低29%以上,而根冠比(RSR)和钾生理利用效率(KUE)分别提高29.63%和120.56%。低钾胁迫下,不同甘薯材料的SB、SBI、PBI、KAS、KAP、KCS、KCR和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