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提高现代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目的】地黄连作可以显著地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而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本实验研究了种植地黄后轮作不同作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来评价轮作不同作物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没有种植过地黄的土壤为对照,选用去年种小麦,今年种地黄;去年种地黄,今年分别种植菊花、玉米的4块田地土壤,研究种植地黄对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各取样时间,其他3种土壤中脲酶活性均比对照高,且随着地黄和菊花生长期的推进,土壤中脲酶活性显著升高,而种玉米土壤中脲酶活性是先升高后下降;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情况较复杂:种地黄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对照差异不显著,种菊花和玉米土壤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在75和155 d时均比对照显著降低;在205d时,种菊花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比对照显著升高,而种玉米土壤中碱性磷酸酶和对照差异不显著;种地黄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随地黄生育期的推进显著升高,种菊花和玉米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却显著降低,但种菊花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低于种玉米土壤。【结论】种植地黄后轮作玉米比轮作菊花更有利于土壤的良性演化。  相似文献   
83.
江苏淮北地区21个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21个黄淮海主导品种为供试材料,以郑单958为对照,研究了各品种在最适种植密度下植株农艺性状、抗病性、抗逆性、籽粒产量及相关要素的表现,以探究江苏淮北地区最适品种类型,为该区域玉米生产推广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在各品种的最适种植密度下,鲁单9088、苏玉29、蠡玉88等中低密度型品种表现出了较好的产量优势,且其综合抗病性也表现出明显优势,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84.
郑州都市农业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郑州都市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郑州都市农业科技发展的提升对策,以期为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叶通常二列。壳斗通常全包坚果,不对称,稀略对称,具长刺、短刺或刺瘤,稀为折状的圆环;果实翌年成熟;坚果1—3个生于壳斗中;子叶平,稀脑回状。  相似文献   
86.
从西红柿的茎粗、单果重、总产量、水分生产率等方面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大棚西红柿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节省我国西红柿种植成本,提高西红柿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87.
采用适定性参数法对2008年度伊犁河谷新垦区玉米品种筛选试验产量结果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4(先玉335)、品种5丰产性、稳产性最好,适应性最广,品种1、品种2、品种3、品种6丰产性、稳产性较差.  相似文献   
88.
据新疆气候资料,1961~1980年的20年里,北疆的昌吉、呼图壁、玛纳斯、沙湾、乌苏、精河、石河子等县市的天山北坡平原区,从7月5日~10月5日92天里,历年≥10℃积温为1844~2107℃,平均1975℃。昭苏县、吉木乃县、托里县和巴里坤县等地...  相似文献   
89.
冬小麦节水高产灌溉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新疆干旱绿洲灌溉区冬小麦进行了节水灌溉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供水条件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新疆冬小麦建立优化灌溉制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达到节水增产目的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水所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为27.8;~91.2;,灌水量所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在28.5;~68.0;,降水量所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为4.2;~8.8;.随着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增加,冬小麦利用土壤水逐渐减少.试验区春季灌二水的最佳组合为:拔节期+扬花期灌水,组合处理产量为6 813 kg/hm2,水分利用效率1.47 kg/m3;春季灌三水的最佳组合为: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灌水,组合处理产量为7 393.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1.40 kg/m3.  相似文献   
90.
春小麦覆膜栽培与露地栽培土壤温度差异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覆膜栽培增温效果明显,比露地栽培小麦 0 cm日增温1.75℃、5 cm日增温2.93℃、 10cm日增温1.48℃、15cm日增温1.06℃、20 cm日增温0.93℃.地膜小麦和露地小麦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土层深度温差降幅大小依次为5 cm>10 cm>15 cm>20 cm .地膜小麦土壤温度日变化0~20 cm最低温度在8:00,最高温度0~10 cm出现在14:00、15 ~20 cm土壤最高温度出现在20:00.地膜小麦土壤温度随生育期后延而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