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7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篇
  62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解兰科植物无土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并筛选出适当的预处理方式,本研究测定了火山岩、仙土、松树皮、青冈树皮、椰壳和火烧土等6种常用固体基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基质肥力(全氮、全磷、全钾)。结果表明,6种基质各有利弊,在兰花栽培中都不宜单独使用,应根据兰科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调整混配比例,合理搭配使用。其中火山岩、仙土和椰壳3种基质在使用前宜进行预处理以去掉不利兰花生长的物质。  相似文献   
92.
体育用品企业的区域布局策略,是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2008年-2013年主要国内体育用品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体育用品企业区域网点布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在校大学生数量和城市化率这四个因素对企业网点布局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城市化率对企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程度最为显著;由此,建议企业密切关注不同区域的城镇化进程,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网点布局策略,以抓住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此外,研究发现:人均收入水平与企业网点布局呈负相关;其中原因可能与国际品牌的扩张,以及本土企业的战略调整有关。  相似文献   
93.
半干旱地区集雨利用模式及其评价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集雨利用是半干旱地区提高生产力和实现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根据国内外近年集雨利用的研究和实践,结合半干旱地区实际,总结提出了雨水收集利用的5种模式,即庭院集雨人畜饮水利用模式、庭院集雨多种经营利用模式、人工汇集雨水农田补灌利用模式、山坡地集雨林草建设利用模式和小流域集雨综合利用模式,对这些模式雨水收集和利用特点和系统化建设效果进行分析;并对集雨利用模式的效益,特别是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探讨,为合理和安全利用雨水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采用田间试验,对不同保水剂用量条件下冬小麦碳吸收、碳排放、碳成本、碳效率及碳净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过程中虽然保水剂和各种农资投入会产生一定的碳足迹,但其同时促进了作物生长,提高了作物的干物质量,从而显著提高碳吸收,降低碳成本,提高碳效率和碳净汇。各处理中60 kg/hm2保水剂用量的碳成本最低,较对照减少了25.6%,而其碳效率和碳净汇最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5.3%和30.6%。施用保水剂提高了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且以60 kg/hm2保水剂用量效果最佳。相关性分析表明水分利用效率与碳吸收、碳效率和碳净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碳成本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5.
子午岭北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54,自引:11,他引:54  
研究了子午岭北部黄土区次生植被演替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吸力之间关系符合幂函数θ=aSb,且相关系数达极显著。参数a值也随着植被类型的不同,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辽东栎群落>白桦林群落>山杨林群落>狼牙刺群落>虎榛子群落>铁杆蒿群落。在同一吸力段范围内,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为:辽东栎林群落、山杨林群落、白桦林群落、虎榛子群落、狼牙刺群落、白羊草群落、铁杆蒿群落、撂荒地。在低吸力段,不同群落0~20cm土壤平均含水量的差异明显,乔木林土壤的含水量最高,灌木林高于草地土壤,撂荒地土壤最低。在20~50cm土层中,随着土壤吸力的增高,各植被类型之间土壤含水量差异逐渐缩小。在中吸力段,乔木林地0~20cm土壤含水量最高,但草地土壤含水量超过了灌木林地。20~50c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与上层土壤相似。植被类型主要是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和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度等土壤物理特性对土壤的蓄水和持水性能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96.
典型草原区退耕及封育草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典型草原云雾山保护区退耕6a,11a(放牧8a)和16a的3个退耕地和4个封育草地(百里香群落、铁杆蒿群落、大针茅群落和长芒草群落)对照坡耕地表层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数学模型、持水参数和比水容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封育草地的持水和供水性能要大于退耕地和坡耕地,放牧对退耕11a的持水和供水性能有较大影响。云雾山自然保护区坡地退耕和草地封育后,样地土壤的持水能力大小顺序为封育长芒草群落〉大针茅群落〉百里香群落〉铁杆蒿群落〉退耕16a〉退耕6a〉坡耕地〉退耕11a(放牧8a)。供水能力大小顺序为封育长芒草群落〉百里香群落〉铁杆蒿群落〉大针茅群落〉退耕16a〉退耕6a〉退耕11a(放牧8a)〉坡耕地。这说明土壤持水和供水性能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和封育草地的正向植被演替均逐渐增强的趋势。坡地退耕和草地封育能够通过改善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蓄水持水性能和抗侵蚀能力。  相似文献   
97.
采用PAM、β-环糊精、沃特保水剂、腐殖酸等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通过室内土柱培养,以研究其对风沙土有效的改良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和合理的施用浓度。结果表明,4种改良剂均可促进〉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在低浓度(0.05%~0.1%)下其趋势为:沃特保水剂〉β-环糊精〉PAM〉腐殖酸,在高浓度(0.2%~0.4%)下趋势为:PAM〉β-环糊精〉沃特保水剂〉腐殖酸。4种改良剂在浓度为0.05%~0.4%时,均可有效地降低风沙土团聚体的分形维数,改善风沙土结构,尤其沃特保水剂改良效果最明显。在低浓度下,4种改良剂均可有效地降低土壤容重。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表明,沃特保水剂主要作用于5~1mm粒径的团聚体,其适宜浓度为0.05%左右。  相似文献   
98.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植被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植被通过凋落物影响有机碳输入的数量和质量,同时有改善土壤结构特别是水稳性团聚体的数量。探讨黄土高原侵蚀地区植被恢复后对土壤有机碳、氮及其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与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变化趋势相同,平均重量直径与有机C含量之间有二次多项式关系。植被类型是影响土壤碳、氮含量的关键因素,植被恢复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99.
半干旱区雨水集流工程的高效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干旱区降雨量低,且分布不均,造成水土大量流失,生态严重破坏,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制约半干旱区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瓶颈”因素。雨水资源的集流与利用对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就固原上黄试区的雨水集流工程的高效开发与利用进行了介绍,为半干旱区更好地开发与利用雨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2月17日至19日,本文作者赴日本参观了世界最大的兰花展览之一的日本世界兰展,对国际兰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