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4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在开展芒果病虫害监测的过程中,海南省三亚市、东方市、儋州市等芒果产区遭受多个台风雨后,爆发1例危害十分严重的真菌病害——芒果枝枯病。本文阐述了芒果枝枯病的症状、病原菌的鉴定、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以期为果农更好地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采用离体接种法对龙船花叶部病害的一种真菌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致病性测定与田间症状相似。通过对病原菌形态学、rDNA-ITS和β-微管蛋白序列的综合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龙船花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ixorae)。生物学特性测定表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分别为6和7;光照更有利于菌丝生长;碳源以可溶性淀粉和D-甘露糖、氮源以硝酸钠最利于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在液态水中萌发率最高,为85.3%;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20 min或55℃5 min。  相似文献   
43.
通过分生孢子抑制率法室内评价了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氟硅唑、甲基硫菌灵、三唑酮等13种杀菌剂对香蕉芽枝霉叶斑病病原菌香蕉芽枝霉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3种药剂的EC50介于20.10~128.35μg/mL之间,以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和氟硅唑的抑菌效果较好,三唑酮、波尔多液和春雷霉素的抑菌效果一般,其他药剂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44.
为了研究芒果叶片对炭疽病的阶段抗性,在室内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对3个芒果品种的不同成熟度叶片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病原菌分生孢子在不同成熟度叶片表面的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结果表明,在室内人工接种条件下,随着芒果叶片逐渐成熟,对炭疽病的抗性逐渐增强,处于幼嫩期的古铜色叶片最为感病,病情指数在97.0以上,淡绿色叶片表现抗病,病情指数在2.0~2.5之间,成熟的老叶表现高抗或近免疫,病情指数为0.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幼嫩的古铜色阶段是芒果叶片对炭疽病的易感期.随着芒果叶片成熟度的提高,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有下降的趋势,在古铜色叶片、淡绿色叶片和老叶表面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98.1%~99.2%、95.0%~97.0%和86.0%~92.0%,附着胞形成率分别为74.4%~81.0%、70.0%~77.8%和63.4%~69.9%.  相似文献   
45.
香蕉抗枯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香蕉枯萎病 ,又称巴拿马病 ,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其病原菌为古巴尖镰孢菌 [Fusariumoxysporumf sp cubense(E F Simth)SnyderetHansen],曾在中、南美洲毁灭大片蕉园。该病现分布于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南太平洋及热带美洲的香蕉产区[1] 。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2 ] 和海南[3 ] 等省 (区 )也有分布。该病为土传病害 ,药剂防治困难 ,选育抗病品种被认为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4] 。为此 ,国内外相继开展了香蕉抗枯萎病育种研究。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并对我国香蕉抗…  相似文献   
46.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天然橡胶栽培区抽样调查了30个橡胶苗圃和个别胶园,证实在其中25个实生苗圃、3个幼树胶园发现有橡胶棒孢霉落叶病发生。并讨论了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对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47.
香蕉黑星病菌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蒲金基  张欣  谢艺贤  漆艳香  张辉强 《果树学报》2006,23(4):576-580,i0004
为更好地了解香蕉黑星病和指导病害防治,对该病病原菌Macrophomamusae的形态作了系统描述并详细测定了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在PDA平板上,香蕉黑星病菌在10~35℃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最适生长温度是28℃,PDA、PSA和V8培养基上生长较好,病原菌在pH3~10均能生长,pH4~8生长较好,pH7生长最佳,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糖对病原菌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蔗糖、果糖、葡萄糖最好,淀粉和乳糖最差,PDA培养基中添加2%的不同的氮源对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在添加氯化铵的PDA上不能生长,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振荡培养对病原菌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病原菌的致死温度为55℃10min。分生孢子在蒸馏水中萌发缓慢,Ca2+有促进孢子萌发的作用,其中10mmol/LCa2+对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8.
大麦胚芽鞘切段在稀释10倍的柠檬酸-磷酸缓冲液中的伸长量显著大于原液(原液由K2HPO4·3H2O 2.351g+柠檬酸1.019g+蔗糖20g,加水定容至1,000mL配制而成,pH=5.0)中的伸长量,长为10~12mm的胚芽鞘顶端3mm下的5mm长切段在单位时间内的伸长量显著大于其后的各切段,胚芽鞘越长,芽鞘切段伸长越慢,5‰~40‰浓度的蔗糖均能促进芽鞘切段的伸长,蔗糖浓度为20‰时促进作用最明显。大麦网斑病菌无菌培养滤液对感病品种甘啤1号芽鞘切段伸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对抗病品种莫特44号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9.
2种激发子对西瓜枯萎病的诱抗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测定了来源于西瓜枯萎病菌和香蕉枯萎病菌的细胞壁来源的水溶性、热稳定激发予对西瓜枯萎病的诱抗作用。结果表明:2种来源的激发子均有明显的诱导西瓜苗细胞壁木质化的作用,但来源于香蕉枯萎病菌的激发子对木质化的诱导活性比来源于西瓜枯萎病菌的要高;西瓜苗分别经2种激发子处理后,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氮酶的活性均有异常的增加,但来源于西瓜枯萎病菌的激发子对这3种防御酶的诱导速度比来源于香蕉枯萎病菌的要快;经激发子诱导处理后瓜苗对枯萎病菌的抗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来源于西瓜枯萎病菌的激发予的诱抗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芒果维管束锌指蛋白(VOZ)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为深入探究芒果VOZ转录因子在免疫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芒果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芒果VOZ转录因子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基序及系统发育进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与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itri pv.mangiferaeindicae)侵染下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从芒果全基因组中间鉴定出4个VOZ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分别为MiVOZ1、MiVOZ2、MiVOZ3和MiVOZ4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290~1482 bp,编码氨基酸数量为429~493,蛋白分子量为47.26~54.96 kD,等电点(pI)为5.47~6.00,亲/疏水性指数为-0.663~-0.552,不稳定指数为37.66~50.86,二级结构均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要元件。芒果和其他9个物种的49个VOZ蛋白聚为十个分支,在ClassⅠ中3个MiVOZs蛋白(MiVOZ2、MiVOZ3和MiVOZ4)与苹果、木薯和毛果杨聚类在一起,在ClassⅤ中MiVOZ1与拟南芥、木薯和毛果杨聚类在一起。在胶孢炭疽菌侵染下,仅MiVOZ1和MiVOZ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显著升高(P<0.05,下同);在细菌性黑斑病菌侵染下,仅MiVOZ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显著升高。【结论】芒果VOZ转录因子在抵御不同病原菌侵染的生物学功能方面存在差异,其中MiVOZ2基因在抵御胶孢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侵染的免疫反应中具有相似生物学功能,属于正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