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2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目的】比较分析6种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外观性状、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为筛选出有利于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发育的砧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BB、101-14MG、110R、5C、SO4、贝达6种砧木嫁接的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以克瑞森无核本砧嫁接苗及其自根苗为双对照,测定叶片、叶柄、叶绿素含量及叶片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等叶片组织结构。【结果】6种砧木与克瑞森无核葡萄嫁接对其叶片特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组织结构均会产生影响。其中砧木5BB嫁接的克瑞森无核葡萄叶长(145.92 mm)、叶宽(202.35 mm)、叶面积(145.69 mm2)较自根苗分别高17.02%、21.69%和33.07%,较克瑞森无核本砧嫁接苗分别高15.22%、21.36%和33.12%,砧木5BB嫁接克瑞森无核可显著提高叶片质量。克瑞森无核嫁接5BB在叶柄长(124.59 mm)、叶柄宽(3.95 mm)、叶柄厚(3.60 mm)表现最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克瑞森无核嫁接5BB有利于叶柄的发育。砧木101-14MG与克瑞森无核嫁接叶绿素含量最高(42.50),比克瑞森无核本砧嫁接苗(35.58)高19.45%,但比自根苗(44.53)低4.78%;不同砧木与克瑞森无核嫁接对叶片组织结构影响不同,其中以砧木110R嫁接的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厚度(207.80 μm)、下表皮厚度(21.48 μm)、栅栏组织厚度(55.94 μm)、海绵组织厚度(109.75 μm)显著高于其他砧穗组合,相比对照组有明显提升,叶片组织结构最好。【结论】在6个砧木中以5BB嫁接克瑞森无核叶片和叶柄外观性状最优,砧木101-14MG与克瑞森无核嫁接叶绿素含量最高,砧木110R嫁接的克瑞森无核叶片组织结构表现最佳,砧木5BB、101-14MG、110R是较有利于克瑞森无核叶片生长发育的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102.
高校学报类期刊是展现本院校教育教学与科研成果的重要信息载体.现今,期刊种类繁多,作为专业类学术期刊--高校学报要想持续发展,就应积极吸引与培养作者群,争取读者群,努力提高编辑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03.
以云烟99为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组合法,设置W1(土壤相对含水量75%~85%)、W2(土壤相对含水量55%~65%)、W3(土壤相对含水量35%~45%)3个土壤水分条件和N1(4 g)、N2(5 g)、N3(6 g)3个单株施氮量,共9个处理,进行盆栽试验,旺长期控水15 d后测定烟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Pro)、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含量,分析水氮耦合对烤烟渗透调节物质及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3条件下,增施氮可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与W3N1处理相比,W3N2、W3N3分别提高25.36%和42.86%,能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3.85%和12.32%;W2N2、W2N3与W2N1处理相比,SOD活性分别提高20.29%和31.19%,POD活性分别提高24.60%和44.89%;N2条件下,与W1N1处理相比,W1N2和W2N2处理的CAT活性分别提高40.26%、43.58%;W3处理增加了烟叶Pro、GSH、MDA及O2–含量,与W1N1处理相比,增幅分别达69.69%~222.49%、15.2%~89.36%、155.15%~162.37%、24.89%~72.34%。分析互作效应发现,土壤相对含水量对SOD、POD活性及Pro、GSH、MDA、O2–、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较大;而施氮量对可溶性蛋白含量、CAT活性的影响较大;二者的互作效应对AsA含量的影响较大。综合来看,轻度缺水时株施氮量6 g的处理对烤烟抗氧化酶活性的提升效果较好,而重度缺水时株施氮量为5 g的处理对烤烟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提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4.
辣椒素具有抗菌、消炎、增强食欲、促进消化、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缓解热应激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且辣椒素在家禽养殖业中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在价值。文章通过检索近年来辣椒素在畜禽生产中应用的相关文献,综述了辣椒素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为辣椒素在畜禽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本试验以沣油730为材料,通过在油菜不同生长时期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探讨多效唑在油菜增产和抗倒方面的最佳施药时间与最佳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量差异,用100ppm多效唑处理的油菜综合性状优异,产量最高;在不同时期施用多效唑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以苔高10 cm时喷施效果最好,经济性状较优,平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海藻糖处理能否通过增强甘蔗的防御反应来降低干旱胁迫的不利影响,为干旱条件下甘蔗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ROC22和YZ05-51组培苗为试验材料,以30%PEG6000和12%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0、10、100和200 mg·L-1 4个海藻糖处理浓度。处理9 d后测定组培苗鲜重、干重及不定根数目,明确干旱胁迫下海藻糖促进甘蔗生长的最优浓度。然后,以正常条件为对照,检测在30%PEG6000、12%PEG6000、30%PEG6000+最优浓度海藻糖以及12%PEG6000+最优浓度海藻糖等处理下组培苗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后,在30%PEG6000和30%PEG6000+最优浓度海藻糖处理后0、12、24和48 h 4个时间点,通过qRT-PCR方法检测YZ05-51组培苗抗旱相关基因ScTPS1、ScSnRK2.3、ScSnRK2.4和ScDREB2b-1的表达水平。【结果】海藻糖处理可缓解30%PEG6000和12%PEG6000干旱胁迫导致的植株鲜重和干重的下...  相似文献   
107.
为明确鼠李糖乳杆菌GR-1(L.rhamnosus GR-1)在大肠杆菌感染原代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EECs)过程中调节炎性反应的机制,本试验将BEECs分为4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加入5 mL培养基)、E.coli攻菌组(加入5 mL浓度为1×105 CFU/mL大肠杆菌)、L.rhamnosus GR-1单独处理组(提前3 h加入5 mL浓度为1×107 CFU/mL L.rhamnosus GR-1)和L.rhamnosus GR-1保护组(加入5 mL浓度为1×107 CFU/mL L.rhamnosus GR-1孵育3 h后去掉上清液,再加入5 mL浓度为1×105 CFU/mL大肠杆菌);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E.coli对BEECs形态的损害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LR2和NF-κB2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E.coli攻菌6 h后,与E.coli攻菌组相比,L.rhamnosus GR-1保护组BEECs形态保持完整,且TLR2、TL...  相似文献   
108.
分蘖是无性繁殖经济作物-甘蔗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挖掘分蘖关键基因用于甘蔗理想株型调控是增加品种产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前期从甘蔗中获得的与水稻分蘖关键基因HTD2高度同源的ScHTD2基因开展表达特征分析,然后探讨其在甘蔗种质资源群体中的基因多态性情况,筛选与分蘖性状相关的变异位点。结果显示,该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叶中表达最高;腋芽萌动发育过程中,在休眠芽中表达量最高,随着蔗芽萌动,开始显著下调表达,负调控蔗芽的萌动发育;植物激动素、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都能显著诱导该基因在萌动蔗芽和蔗苗分蘖芽中的表达,结合激素处理的表型变化特征,预示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诱导该基因的高表达会抑制萌动蔗芽的继续发育和延迟蔗苗的分蘖,但植物激动素诱导的高表达并没有这种抑制效应。对从26份甘蔗种质资源中获得的520条HTD2基因组DNA克隆序列开展基因多态性分析表明,在基因组结构上,该基因具有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其中内含子区域变异最为丰富。从群体基因多态性看,原始种亲本群体在外显子1和2区域表现出较高的核苷酸多样性,而主栽品种群体在内含子区域表现出较高的核苷酸多样性。从编码区...  相似文献   
109.
黑穗病是甘蔗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甘蔗产量。解析甘蔗重要亲本与黑穗病菌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筛选抗病基因对抗黑穗病优良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我国甘蔗育种中的重要亲本新台糖ROC25(抗黑穗病)及其姊妹系ROC22(感黑穗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三代测序)和二代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和鉴定2个亲本感染黑穗病菌后的转录组谱及差异转录本。三代转录组测序分析共获得79,885条转录本序列,其中含60,115条完整开放阅读框、3692个可变剪接事件、1799个LncRNA、29,139个SSR和7794个转录因子,共有74,066个转录本得到注释,占总数的92.72%。通过对二代测序数据分析,在抗病亲本中筛选出9716个差异转录本,在感病亲本中筛选出2033个差异转录本。差异转录本的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抗病亲本中共富集到的GO条目和KEGG通路均要多于感病亲本,且植物MAPK信号通路、苯丙素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互作、亚油酸代谢和蔗糖和淀粉代谢等代谢通路在抗感亲本中均被显著富集,为抗感亲本对黑穗病的共同抗病途径。进一步,对植物MAPK信号通路的分析表明,MAPK...  相似文献   
110.
甘蔗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能为种质的杂交和创新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对43份法国甘蔗种质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用10对AFLP引物总计扩增出1 222条带,多态性条带为891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72.91%。43份法国甘蔗种质间的相似性系数平均为0.809,最小是0.721,最大是0.880。每个位点的多态信息量是0.182,有效等位基因数是1.304,多样性指数是0.283。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性系数0.78处切割时,可划分为2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FR97-047’、‘FR93-1066’、‘FR96-245’、‘FR97-053’、‘FR93-910’、‘FR93-316’、‘FR97-164’和‘FR93-697’;第Ⅱ类群有35份种质。43份法国甘蔗种质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多样性并不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