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6篇
  18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野外调查与长期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整体系统地研究了资兴市为恢复雪灾受损森林资源构建的不同森林经营模式水源涵养功能,旨在定量分析不同森林恢复与发展模式水源涵养功能大小,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各林分不同雨强条件下林冠层截留量各不相同,差异明显,最大的是M8,达54.8 mm,最小的是M6,仅48.59 mm;各林分灌草层持水量存在差异,M6(3.168 mm)最大;枯落物层持水量差异明显,M8(31.838 mm)最大,M6(23.13 mm)最小;林地土壤贮水能力M8与M6、M7之间差异显著,M6与M7之间差异不大。各林分水源涵养总能力大小为M8(1 123.624 mm)CK8(1 068.543 mm)M7(1 047.623 mm)CK7(1 039.983 mm)M6(1 001.815 mm)CK6(965.779mm),以M8水源涵养能力最大,达到1 123.624 mm,约占年降雨量的84%,各模式林分引用了适生树种,具有完整的林冠层、灌草层和枯落物层,形成了多功能复层混交林,改变了林分对降雨的再分配,水源涵养总能力较强。各模式水源涵养能力略强于对照,但由于项目执行时间不长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12.
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缓解城乡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路径。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体现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等方面有待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客观反映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城乡差距,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对策建议,切实保障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平等接受社会保障服务的权利,实现我国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1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有机肥对盐渍化耕地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可使棉花干物质的积累和养分吸收及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鸡粪表现的更为明显;苗期时,棉花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分别较对照高出161.8%、171.4%、116.3%和187.1%,花铃期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量分别较对照高出118.9%、105.6%、57.14%和98.21%,吐絮期分别较对照高了34.3%、21.9%、60.0%和10.8%;产量较CK提高了6.4%。在有机肥对土壤电导率抑制作用方面,鸡粪在棉花各生育期表现较优。棉花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分配规律为苗期和花铃期主要在叶中积累,吐絮期主要在铃中积累。  相似文献   
114.
张晶  罗佳  马艳 《土壤》2017,49(6):1108-1114
以发酵床垫料为主要原料的有机基质作为栽培基质,采用槽式栽培方式,研究其在辣椒种植上的应用效果以及种植不同茬次辣椒后基质理化和微生物学性状的变化情况;并研究该有机基质的重复利用效果。结果表明:基质栽培的辣椒与土壤对照相比,在株高、根长、整株鲜重和产量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且用完1茬的旧基质继续种植第2茬辣椒不影响其产量。种植第1茬辣椒后对基质理化性状影响最大,其中,EC值、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与新基质相比变化最为显著,分别降低了81.17%、92.15%和85.16%,种植2茬辣椒后基质理化性状与1茬时相比变化不显著。Real-Time PCR结果表明:连续种植2茬辣椒对基质中细菌数量影响不大,而真菌数量1茬后显著降低,2茬后真菌数量与1茬时相比差异不显著。PCR-DGGE结果表明种植第1茬辣椒明显改变了基质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并能明显提高真菌的群落多样性,但种植第2茬辣椒对基质中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影响较小,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1茬时相比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5.
以农业废弃物替代珍贵的泥炭资源成为栽培基质的主要原料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农业废弃物原料基质普遍存在持水性差、养分保蓄能力差、容重大、易板结、孔隙性差等问题,大大限制了其应用推广。本研究以发酵床废弃垫料(SPLC)为原料的配方基质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吸水树脂(SAP)、生物炭、硅藻土以不同比例混合,配制成不同基质复合调理剂,研究调理剂在废弃垫料以不同比例替代泥炭条件下对基质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不同复合调理剂对基质栽培空心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调理剂情况下,随SPLC比例提高及泥炭比例的降低,配方基质持水性、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均明显降低,而电导率则显著升高;相应地,空心菜出苗率及株高、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也逐渐降低。添加复合调理剂后,各处理基质理化性质及空心菜生长差异明显,总体而言,调理剂中SAP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基质持水性,促进了空心菜出苗及生长;随生物炭添加比例的增加,配方基质孔隙度及持水量呈上升趋势,但电导率也迅速上升;随硅藻土比例的增加,基质容重逐渐增加,但对基质电导率有降低作用。各复合调理剂综合作用结果显示,0.8 g/L SAP+5%生物炭+5%硅藻土及0.8 g/L SAP+10%生物炭+10%硅藻土2个调理剂配方明显改善了配方基质各项理化性状和空心菜生长,在SPLC比例由30%增至50%,泥炭比例由30%降至10%的情况下,仍然提高了空心菜产量。说明这2个复合调理剂可以有效改善配方基质性能,有助于农业废弃物替代泥炭成为蔬菜栽培基质的原料。  相似文献   
116.
通过室内模拟基质柱淋溶实验,对添加3种不同材料的发酵床秸秆垫料栽培基质淋溶液的pH值、电导率、总氮、硝态氮、总磷、铁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保水剂对基质发挥保水储水作用在淋溶中后期,生物炭则在淋溶前期,而草木灰加速了基质柱水分的淋失;保水剂不能协助生物炭减少基质淋失水分,但能协助草木灰减缓水分淋失;添加保水剂、生物炭及草木灰均使基质淋溶液的pH值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添加保水剂和生物炭能降低基质总氮和硝态氮淋失;保水剂会加速基质总磷的淋失,而草木灰能显著减缓基质总磷的淋失;添加3种材料都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第1次淋溶液中铁、铜和锌的含量;草木灰吸附金属离子的能力高于生物炭的。  相似文献   
11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以菜粕堆肥、猪粪堆肥和中药渣堆肥制成的3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辣椒产量、土壤矿质态氮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施肥处理辣椒果实产量为2451.1~3301.5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CK,1700.8 kg/hm2);3种原料堆制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辣椒果实产量为2851.3~3301.5kg/hm2,显著高于单施化肥CF,增产率为16.3%~34.7%。2)与CF和CK处理比较,3种原料堆制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矿质态氮含量,改善了土壤供氮能力,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3)对各处理土壤DNA条带采用邻接法分析(Eighbor Joining)表明,5个处理土壤样品共分为3大族群,CF与CK为一种族群,菜粕堆制的有机无机复混肥(RCC)为另一种族群,猪粪堆制的(PMC)和中药渣堆制的有机无机复混肥(CMC)又属另一种族群。说明施入外源有机物质(菜粕、猪粪与中药渣)可能改变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而施入化肥对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明确广西罗非鱼主产区养殖环境中抗生素的残留分布,为推进罗非鱼养殖产业的健康绿色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于桂中、桂南和桂北地区淡水养殖池塘中各选择3口具有代表性的池塘(依次编号1#~9#)为采样区,重点研究养殖环境(池塘养殖水和底泥)及吉富罗非鱼成鱼组织(肌肉和肝脏)中恩诺沙星(ENR)、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呋喃妥因代谢物(AHD)、呋喃西林代谢物(SEM)、呋喃唑酮代谢物(AOZ)、磺胺嘧啶(SDZ)、磺胺二甲嘧啶(SM2)、氯霉素(CAP)和土霉素(OTC)等9种常见抗生素的残留情况.[结果]所有样品中检测出的残留抗生素只有3种,即ENR、SM2和OTC.其中,底泥及养殖水样品中检出的残留抗生素为ENR、SM2和OTC,鱼体肌肉组织样品中检出的残留抗生素为ENR,肝脏组织样品中检出的残留抗生素为ENR和SM2.采样池塘底泥中ENR和OTC的残留检出范围分别为1.2400~19.3500和1.3800~38.0100μg/kg,SM2含量为4.2100μg/kg;养殖水样品中ENR和OTC的残留量范围分别是0.0147~0.0227和0.0327~3.2420μg/L,SM2含量为0.0443μg/L;肌肉组织中ENR的检出残留量为2.8270μg/kg;肝脏组织中ENR的检出范围是1.0567~6.3230μg/kg,SM2含量为3.3000μg/kg.在抗生素残留程度上,8#和5#池塘受抗生素的污染程度相对其他池塘更严重.其中,8#池塘抽检的底泥样品中ENR含量达19.3500μg/kg,SM2含量达4.2100μg/kg,OTC含量达8.4600μg/kg,肌肉样品中ENR的残留量是2.8270μg/kg,肝脏组织中ENR和SM2的残留量分别高达6.3230和3.3000μg/kg;5#池塘受OTC的污染较其他池塘严重,底泥中检出OTC的残留量高达38.0100μg/kg.食品安全方面,肌肉组织中,仅8#池塘的鱼体肌肉样品中检出ENR一种抗生素残留,且残留含量远低于我国及输韩国的水产品中对可食部分限定的最大残留量,但在输美国、加拿大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时,禁止在水产品的可食部分中检出ENR;其余肌肉样品中均未检出残留抗生素.[结论]虽然广西罗非鱼主产区养殖池塘环境中残留抗生素种类较少,残留量较低,鱼体组织中抗生素累积较少,抗生素污染程度较低,肌肉组织可食无害,但仍需密切关注养殖环境中抗生素的残留风险.  相似文献   
119.
兴化垛田是具有江苏特色的农耕文化遗产,过量施用化肥限制了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采用高氮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解决垛田化肥过量施用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香葱产量和生长指标均随着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以每亩破万斤为栽培目标,高氮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高氮有机肥45%替代化肥(45%JFN)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并明显降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同时,随着高氮有机肥替代比例的提高可以增加化学氮肥利用率,但是总氮肥利用率35%JFN处理最高。高氮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降低了亚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以及田块径流水中总氮含量,减少引起面源污染的风险。为了实现兴化垛田香葱绿色生产,应采用高氮有机肥来部分替代化肥的措施,高氮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宜大于35%。本研究明确了兴化垛田香葱高氮有机肥合理替代化肥比例,提高香葱产量,提升土壤肥力,减少面源污染风险,对促进兴化垛田香葱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0.
生物质炭介导生防微生物抑制辣椒疫霉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炭可有效防控土传病害,筛选并鉴定出生物质炭介导下的生防微生物,可为研究生物质炭防病机理和强化生物质炭防病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首先进行秸秆生物质炭防控辣椒疫病盆栽试验,利用定量PCR和平板计数明确生物质炭在防控辣椒疫病时可富集的已知生防微生物,再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初筛和定殖复筛筛选出生物质炭可富集的潜在生防微生物菌株,最后研究各菌株在土壤中对辣椒疫霉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秸秆生物质炭使根际辣椒疫霉数量显著降低95.1%、辣椒疫病发生率显著降低91.1%,并使具有生防功能的木霉菌、青霉菌、曲霉菌、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和鞘氨醇单胞菌数量显著增加2.22倍、4.09倍、3.89倍、2.45倍、1.45倍和1.30倍。通过平板初筛得到可能被生物质炭富集的22株潜在生防菌株。定殖复筛剔除部分假性生物质炭介导菌株,获得可明确被生物质炭富集的2株木霉菌、3株青霉菌、2株曲霉菌、3株芽孢杆菌、3株假单胞菌、3株链霉菌和2株鞘氨醇单胞菌。木霉菌(TR1和TR3)、青霉菌(PE1)、曲霉菌(AS1和AS2)、芽孢杆菌(BA1、BA2和BA3)、假单胞菌(PS1和PS3)、链霉菌(ST1、ST4和ST5)13个菌株可显著削减土壤辣椒疫霉数量。其中,所有木霉菌和曲霉菌菌株(TR1、TR3、AS1和AS2)及芽孢杆菌(BA1和BA2)、假单胞菌(PS1和PS3)和链霉菌(ST1)9个菌株与生物质炭具有显著的协同抑制辣椒疫霉效果。因此,防控辣椒疫病时,木霉菌、曲霉菌、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和链霉菌是生物质炭介导下的主要防病微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