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9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0篇
  14篇
综合类   226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227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为筛选出适合长江流域种植的早熟、优质、高产、高效的极早熟黄皮洋葱品种,笔者对近年在生产上常用的极早熟黄皮洋葱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①供试品种参试品种共6个,即017-004(圣尼斯),017-15(圣尼斯),浜育玉葱(日本),汉城极早生(韩国),阳春黄(连云港市农科所),港葱二号(CK)。②试验方法试验于1999-2002年连续3年在连云港市蔬菜所试验地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地膜覆盖,3次重复,小区长14m,宽1.2m,667m2栽30000株。3年均于9月11日播种,…  相似文献   
13.
鸭大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了14株鸭大肠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鸭大肠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最为敏感,敏感率均为100%;其次为庆大霉素,敏感率为78.6%;对其他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性最为严重的是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及多西环素,耐药率分别为92.9%、85.7%、78.6%,对阿莫西林、氯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7.1%、50.0%、64.3%;78.6%的菌株对10种抗菌药物表现为多重耐药性.耐阿莫西林菌株经碘-淀粉测定法测定均为产β-内酰胺酶菌株,阿莫西林对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256~ 1 024 mg/L.  相似文献   
14.
谈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是1992年由荷兰Keygene公司的Zabeau和Vos等在PCR和PRFLP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DNA指纹分子标记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种质鉴定及目的基因克隆与定位等相关领域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该技术的原理、特点、关键技术指标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了阿莫西林、阿莫西林与舒巴坦联合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观察阿莫西林与舒巴坦联合治疗耐阿莫西林大肠杆菌诱发的鸭大肠杆菌病的效果。结果表明:阿莫西林与舒巴坦联合对鸭大肠杆菌产酶菌株体外抗菌活性优于阿莫西林,表现为明显的体外协同作用。阿莫西林与舒巴坦联用治疗耐阿莫西林大肠杆菌诱发的鸭大肠杆菌病,按10mg/kg体重(以阿莫西林量计算)肌肉注射,阿莫西林与舒巴坦联用1∶1和2∶1的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2.5%、92.5%和85%、80%,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阿莫西林饮水组及阿莫西林肌肉注射组(P<0.01)。  相似文献   
16.
低聚壳聚糖对北京鸭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低聚壳聚糖对北京鸭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80只1日龄北京鸭,公母各半,1~28日龄为预试期,29日龄挑选出体重相近的北京鸭72只,公母各半,采用单因素试验水平设计,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40 mg/kg的低聚壳聚糖。试验期间测定生长性能指标;于49日龄、70日龄每组随机挑选16只北京鸭,公母各半,胫静脉采血,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低聚壳聚糖组公母各周龄的体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公母北京鸭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5.28%、2.20%,但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有下降趋势(P0.05)。(2)49日龄北京鸭低聚壳聚糖组母鸭血清中白蛋白、球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母鸭血清中总胆固醇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公、母鸭血清中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70日龄北京鸭低聚壳聚糖组母鸭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母鸭血清中的白球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公、母鸭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公、母鸭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提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低聚壳聚糖对北京鸭的生长性能、料重比等虽然无显著的影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北京鸭的生长发育,提高其生产性能;可提高血清中的蛋白含量,降低血清尿素、尿酸、胆固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肉羊品种与小尾寒羊杂交后代间血液理化指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差异,分析杂种优势与血液理化指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之间的关系。选取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1代(杜寒F1代)、澳州白羊×小尾寒羊F1代(澳寒F1代)、小尾寒羊公羊(45 kg)各6只进行为期44 d的饲养试验,并且采用内源指示剂方法测定各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杜寒F1代的血液谷草转氨酶含量、谷丙转氨酶高于澳寒F1代(P<0.01、P<0.05);澳寒F1代血液尿素含量低于小尾寒羊(P<0.05)和杜寒F1代(P<0.01);其余血液理化指标在3个肉羊群体间没有显著差异;杜寒F1代对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高于澳寒F1代(P<0.05),对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高于小尾寒羊(P<0.05);其余指标在3个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可见,澳寒F1代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的要求,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过去成功的风险评估案例,构建了基于案例推理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针对某种产品,根据专家的知识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将每个评估指标赋权重,计算与案例库中的各个案例相似度,寻找出最大相似度案例,据此,辅助相关人员对目标案例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19.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蛋鸭坦布苏病毒病疫苗免疫程序,试验选择了3 600只“苏邮1号”蛋鸭商品代母鸭,随机分成4组,并按照免疫程序的不同分成3个试验组(1、2和3组)和1个对照组,分析了这4组鸭群产蛋前(130日龄)、产蛋高峰期(280日龄)及产蛋后期(420日龄)的抗体水平和抗体阳性率差异.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2组鸭群在产蛋期均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且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抗体阳性率在420日龄均也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3个试验组的抗体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考虑免疫效果、经济成本和疫苗注射对鸭群产生的应激,推荐“苏邮1号”蛋鸭采用第2组的免疫程序,即在7周龄和13~14周龄免疫两次,每次0.5 mL/只.  相似文献   
20.
报告了如东县2014年晚晚秋开展皓月×菁松蚕品种全龄人工饲料养蚕试验的情况。试验结果为:平均盒种产茧26.0kg,生产1kg蚕茧平均消耗6.10kg干粉饲料,茧丝质量、蚁蚕平均结茧率虽不及2014年早春、夏和早秋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所取得的实绩,但与前几年的试验成绩却有明显提升,说明只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防病(重点是防脓病)上做好相应措施,晚晚秋用人工饲料养蚕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