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铜对小白菜的毒性效应及其生态健康指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小白菜地上部分及根系重量、叶绿素值(SPAD值)以及与抗逆性有关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脯氨酸含量等作为毒性指标,研究了04~00.mg/kg外源铜对青紫泥小白菜生长的影响,并应用“生态剂量”概念计算青紫泥栽培小白菜的铜污染安全指标及食品卫生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铜(200.mg/kg)则造成小白菜减产,400.mg/kg的外源铜使小白菜减产84%;铜污染使根系重量下降表现出与地上部分同样的趋势。SPAD值随铜污染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下降;铜污染浓度低于100.mg/kg有促进根体积、根长度、根表面积增加的趋势,但超过200.mg/kg的铜浓度则显著降低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在与重金属污染引起的抗逆性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中,脯氨酸最为敏感,铜浓度小于50.mg/kg或大于200.mg/kg都能显著影响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与脯氨酸的变化一样,高浓度铜增加了MDA含量;青紫泥铜污染的临界指标为171.mg/kg。  相似文献   
62.
为了从涵养水分角度验证牧草引种适应性效果,试验采用实时定位、动态监测方法对宁夏中部风沙区天然草场、美国优质牧草引种试验区0~40 cm层次土壤储水量分布特征进行对比探讨.结果表明:宁夏中部风沙区天然草场土壤水分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土壤储水量以5-7月份为显著失墒期,8-9月份为明显增墒期,10-11月份为缓慢退墒期,1...  相似文献   
63.
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西瓜田长期连作种植所产生的土壤退化、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真菌性病害增加、西瓜产量及品质下降等瓶颈问题已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亟待解决。采用田间试验法,以不施肥和常规化肥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量的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和沼液复合微生物滴灌肥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微生物区系组成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和不施肥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使得压砂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及蔗糖酶活性也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对作物有益的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有所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总量相应增加,而对作物有害的真菌数量有所下降,从而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病害,有助于解决压砂瓜连作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64.
针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水肥利用率低下等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肥耦合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4 950m~3/hm~2,施肥960kg/hm~2能显著增加新梢长、粒径和果穗长。灌水6 450m~3/hm~2,施肥960kg/hm~2能显著增加副梢长、NDVI值、SPAD值,并显著提高株高、单粒重和产量。灌水4 950m~3/hm~2,施肥960kg/hm~2能显著增加叶片鲜干比、叶柄鲜干比,该方案下水分有效利用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最高。灌水4 950m~3/hm~2,施肥720kg/hm~2能显著促进果实膨大,提升了糖酸比,但对可溶性糖、单宁、花色苷及总酚等品质因素影响不显著。总之,在施肥960kg/hm~2时,以4 950m~3/hm~2为基础,增加灌水量促进了养分吸收,改善了树体长势。灌水4 950m~3/hm~2,施肥720kg/hm~2提升了糖酸比,改善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5.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和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3 g/L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动态和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矿化度为3 g/L的微咸水灌溉可在土体中积累较多的盐分,对春玉米叶面积、株高、叶绿素含量、干物质、产量均有不良影响,玉米叶面积在玉米生长后期减少速度较快,干物质积累相对减少,玉米产量下降。在干旱年份微咸水灌溉致使玉米产量下降了28.0%,多雨年份玉米产量下降了10.4%,井渠混灌在干旱和多雨年份玉米产量则分别下降了14.0%和7.4%。  相似文献   
66.
分析了农牧交错带土壤退化的原因、类型和表征.根据土壤质量概念的内涵和功能,提出用适宜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质量指标体系全面评估农牧交错带土壤的生产、环境和健康功能,辩识出土壤质量下降的区域,提出退化土壤质量恢复的技术措施,将土壤的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统一协调起来,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7.
研究沼液配施化肥对土壤微生物特性、土壤养分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配施化肥及单施沼液均能降低土壤真菌数量和增加细菌、放线菌数量,其中45%沼液配施55%化肥处理真菌数量较常规施肥显著降低66%,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显著增加160.3%、312.5%。沼液配施化肥可显著增加土壤脲酶、磷酸酶及蔗糖酶活性,但过氧化氢酶含量变化不明显。施用沼液可有效促进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增加,且差异显著。沼液配施化肥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SMB)和有机碳(SOC)含量,其中45%沼液配施55%化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微生物生物量磷(SMBP)和有机碳(SOC)含量较常规施肥分别显著增加70.0%、195.6%、91.6%和71.6%。施用沼液降低了SMBC/SMBN值,而土壤微生物熵(qMB)和土壤SMBN/TN值均增加,且随着沼液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SMB与土壤有机质、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均与土壤养分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不显著。沼液配施化肥对玉米生长及光合作用有显著促进作用,以45%沼液配施55%化肥处理最佳,随着沼液配施比例的增加,玉米产量先增加后降低,45%沼液配施55%化肥处理最高,较常规施肥显著增加40.9%。综合分析,45%沼液配施55%化肥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可作为沼液配施化肥的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68.
为了研究水肥药一体化对宁南山区土壤养分及芹菜产量品质的影响,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硝河乡关庄村进行田间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T1(不施药)、生物药剂T2(木醋液)、生物药剂T3(阿维菌素)3个处理,副区为不同制剂液态肥(A1常规施肥、A2功能性全元液体肥+70%CK、A3功能性微生物制剂+70%CK).结果表明,水...  相似文献   
69.
司海丽  纪立东  李磊  勉有明  朱英  刘菊莲  尚红莺  杨洋 《土壤》2022,54(6):1124-1131
【目的】为了探讨生物有机肥长期施用对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土壤化学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明确生物有机肥的最佳施用量及施肥模式。【方法】以田间连续4年定位试验为依托,研究生物有机肥施用量0 t/hm2(CK)、4.5 t/hm2(T1)、9 t/hm2(T2)、13.5 t/hm2(T3)及生物有机肥9 t/hm2配施无机化肥360 kg/hm2(N)(T4)对玉米根系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1)连续四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明显降低土壤pH和全盐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呈递增趋势,且生物有机肥施用9 t/hm2时,增施无机化肥可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14.73%;(2)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AWCD值和土壤微生物种群代谢多样性指均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施生物有机肥13.5 t/hm2处理下土壤培养192 h时AWCD值为0.84,经Tukey检验分析,Shannon(H)和Mcintosh(U)指数较CK分别增加10.11%和62.67%。(3)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呈递增趋势,各处理分别比CK增加66.78%、59.19%和51.84%;(4)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明显增加玉米产量,提高玉米产值,其中以生物有机肥施用9 t/hm2配施无机化肥360 kg/hm2(N)时,玉米产量和净收入最佳,分别为11499 kg/hm2和8709元/hm2。【结论】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改善宁夏盐碱土壤质地,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土壤生物活性及玉米产量,其中以生物有机肥施用9 t/hm2配施无机化肥360 kg/hm2(N)时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0.
针对宁夏银北盐碱地玉米种植存在重施氮肥、不施有机肥、产能低下、土壤结构板结等问题。基于常规施肥,建立有机肥氮替代不同比例化肥氮的田间试验,研究其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有机肥氮替代处理对玉米株高、茎粗产生抑制作用,但提高了叶片SPAD值。随着有机肥氮替代比例减少,植株氮素总积累量表现为明显增加趋势,替代比例为20%处理下氮素积累量与生物产量分别较常规施肥显著增加26.02%、12.46%。有机肥氮替代处理显著提高氮素生理利用率,替代比例为20%的处理下氮素偏生产力与氮素农学效率最高。有机肥氮替代处理下土壤pH与全盐含量较常规施肥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替代比例为100%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常规施肥增加11.05%,同时,该处理增加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产量与植株氮素及土壤理化指标相关性表明,籽粒产量与生物产量均与植株氮素积累量、土壤全氮相关性显著,而籽粒产量与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大团聚体含量、破坏率相关性显著。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处理对产量及氮素利用率提升效果显著,且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