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分析春季苹果花期冻害发生的条件及原因,从冻害发生前预防措施和发生后果园管理两方面着手,降低冻害对苹果产量的影响,为果园春季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选取海南地区典型玄武岩母质发育的砖红壤,研究生物质炭和玉米秸秆对土壤p H、交换性酸以及交换性能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对照(CK)、生物质炭(B)、生物质炭和玉米秸秆联合(BCS)、玉米秸秆(CS)。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材料后,土壤p H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土壤的交换性酸却都显著降低;同时,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CEC)、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均显著提高,不同生物质材料处理效果依次为CSBCSBCK。  相似文献   
13.
抗蓟马苜蓿高产草量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抗蓟马苜蓿品种的有关生物学性状及农艺性状与干草产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得知分枝数是与干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并对该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说明了其产草量比对照品种敖汉苜蓿增产32.2%,与草原二号杂种苜蓿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陕西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以期为陕西省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治理方向和理论基础。立足全省2005—2018年农业统计数据,参考文献资料面源污染核算方法,研究分析肥料、农药、农膜使用量和畜禽粪尿排放量、秸秆产生量以及其投入密度、负荷。结果显示,陕西省化肥使用量和投入密度在2013年均达到峰值,分别为241.73×104 t和841.98 kg/hm2;农药使用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投入密度近年来有所降低;农膜和地膜使用量、投入密度总体表现为逐年增加,近年来增长平缓;畜禽粪尿排放量和排放负荷总体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个别年份略有波动;农作物秸秆和负荷相对稳定增加,近年来变化幅度小。由此可见,陕西省农业面源污染各指标变化趋势与政策调控、技术推动呈现正相关,总体表现为降低的态势。因此,应持续优化技术、科学调整措施,减少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炭对砖红壤性质与养分及硝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性质制约着作为氮转化重要环节的硝化作用,生物质炭显著影响与硝化作用密切相关的土壤性质,可能对硝化作用产生影响。本文利用培养试验研究生物质炭对砖红壤性质及硝化作用的影响。试验设生物质炭+淹水、生物质炭+75%田间持水量、空白+淹水及空白+75%田间持水量4个处理。研究表明,生物质炭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碳含量以及N、P、K养分元素的有效性。水分条件差异影响生物质炭的作用效果,淹水更利于提高砖红壤的pH值,但显著降低了磷的有效性。添加生物质炭后,土壤硝化作用进程加速,硝化彻底。在利用生物质炭改良砖红壤时,应根据土壤改良目的调整土壤水分,以防硝态氮淋失风险和氨挥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冬枣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的主推农产品,因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提高冬枣的品质和口感,果农应采用冬枣套袋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本文主要分析套袋冬枣的特点和配套技术,以期为大荔县冬枣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使大荔冬枣成为明星品牌,实现大荔冬枣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艺措施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艺措施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绿色技术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水分管理技术、施肥技术、耕作栽培技术、替代种植、添加钝化物质等农艺措施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原理或应用效果,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季雅岚  索龙  解鈺  王小淇  方雅各  杨霖  赵伶茹  孟磊 《土壤》2017,49(4):1172-1178
制备温度及原料影响生物质炭性质,相应影响土壤N2O的排放,为筛选适宜于海南砖红壤的生物质炭类型,利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海南4种禾本科植物材料在300℃、500℃、700℃ 三种热解温度下制备的12种生物质炭对砖红壤性质及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生物质炭都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pH,加速土壤硝化作用进行;300℃下制备的生物质炭能促进土壤N2O排放,500℃和700℃下制备的生物质炭则对土壤N2O排放有明显抑制作用;所有材料中,高温热解温度下由甘蔗渣制备的生物质炭处理土壤的N2O排放量最低,可能由于甘蔗在榨糖后剩下的甘蔗渣以较稳定的碳水化合物为主。综合分析,推荐500℃热解温度下生成的甘蔗渣生物质炭实施土壤改良,更有利于N2O减排。  相似文献   
19.
裂解温度对海南不同材料生物炭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热带地区生物质在制备生物炭时对温度的响应,以热带地区植物桉树、橡胶树和椰糠为原料,在300、500和700℃下制备成桉树炭(E)、橡胶树炭(RT)和椰糠炭(SC),利用元素分析仪、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等研究不同裂解温度对生物炭的酸碱度、结构及元素组成和含...  相似文献   
20.
软籽石榴是目前经济效益较好的小水果之一,该研究从园地选择、前期准备、栽植和后期管理4个方面对新建软籽石榴果园技术要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软籽石榴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助力软籽石榴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