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10篇
  10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18"世界蜜蜂日"在全国生态文明村——富阳新登镇湘溪村天依蜂蜜蜂文化园,圆满落下帷幕。在2018年5月20日世界蜜蜂日到来之际,由浙江省杭州市蜜蜂研究所主办,浙江天依蜂蜂业有限公司、葛溪蜂文化有限公司、杭州天依蜂贸易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主题为"传播蜜蜂文化、弘扬蜜蜂精神"的大型宣导活动,于5月20日在天依蜂蜜蜂文化园举行。浙江省蜂业协会会长胡福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富阳市蜂产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晓波  滕婉  何雪  童依平 《作物学报》2013,39(12):2145-2153
从Phytozome数据库中获得包括大豆在内的12种植物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氨基酸序列,利用MEGA5.10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构建进化树。进化分析表明,植物GS可以分成胞质型(GS1)和质体型(GS2)两大类,GS1可进一步分成分5个亚类,包括双子叶植物为主的I、II和III亚类、低等植物类(IV)和单子叶植物类(V)。这5亚类中,第II类是豆科植物特有的一类,大豆的4个GS1 (GmGS1β1/2和GmGS1γ1/2)属于该亚类;利用qPCR在大豆盛花期分析GS1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GmGS1基因在表达部位和表达丰度上存在较大差异,而同一类基因之间具有相似的表达规律;4个豆科植物特有的GS1基因在大豆根瘤中都有较高的表达量,其中位于大豆第18染色体上的GmGS1β2基因表达丰度最高;利用原核表达系统体外表达GmGS1β2蛋白,诱导出分子量大小与理论预测值一致的目标蛋白,酶活性分析表明GmGS1β2可以与底物发生催化反应,具有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推测该基因在大豆根瘤氮素同化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种植的小偃54和京411及其杂交后代稳定优选株系6号、7号和10号为材料,通过测定抽穗期剑叶的毫秒延迟发光(ms-DLE)和不同生育期倒数第1片功能叶的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Chl)、比叶重(SLW)、Fv/Fm、ATP含量和P700还原初始速率来分析其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为小麦育种选择中改善光合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小麦杂交优选后代6号株系的形态农艺性状近于小偃54,7号株系近于京411,10号株系的变异较大。不同基因型小麦及其杂交优选后代的光合特性与生育时期和衡量指标密切相关,Pn为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拔节期,叶绿素含量为灌浆期>抽穗期>分蘖期>拔节期,ATP含量为灌浆期>拔节期>分蘖期>抽穗期,P700还原初始速率为灌浆期>抽穗期>拔节期>分蘖期,各生育期间的Fv/Fm无明显差异。小麦光合特性的超亲优势随生育时期而异,杂交优选后代10号株系的Pn和Chl在灌浆期有超亲优势,ATP含量在抽穗期有超亲优势,SLW和P700还原初始速率介于两亲本间。杂交优选后代株系10号聚合了Pn、Chl和ATP含量的超亲优势,其光合特性优于两亲本,而6号劣于两亲本,7号介于两亲本之间。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N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及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农作物N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主要与N素吸收效率和生理利用效率有关。根系N的吸收动力学、根系形态、吸收时间是影响N素吸收效率的重要因素;N素生理利用效率与N的同化、转运及光合作用、C转运效率等生理过程有关。分析农作物N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机理对提高N肥利用效率,降低N肥损失,充分发挥N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谈远缘杂交与转基因作物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和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我们从这些粮食作物获得能量和营养物质。我们不仅关心粮食产量的高低、粮食中的营养是否丰富、做成的食品是否好吃(加工品质),同时也关心粮食生产过程中用了多少化肥、打了多少农药。为了在少施化肥、  相似文献   
17.
3种溶解性磷肥对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肥效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3个不同磷(P)效率小麦品种(品系)对水溶性、枸溶性和难溶性3种P肥的相对肥效.结果表明,施用各种P肥均有效增加小麦分蘖数,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但P肥类型以及小麦品种间表现出较大差异.相同施P量条件下,重过磷酸钙的肥效最高,其次是钙镁磷肥,而磷矿粉也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果,钙镁磷肥表现出对小麦品种间的差异最大.如施用钙镁磷肥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15.82g/盆,其中"洛夫林"较平均产量高17.8%,"冀87-4617"较平均值低8.7%,"秦麦1号"较平均值低9.2%;重过磷酸钙处理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17.18g/盆,其中"洛夫林"较平均值高10.4%,"冀87-4617"较平均值低2.0%,"秦麦1号"较平均值低8.0%,表现出不同P效率小麦品种间的明显差异.说明采用不同溶解性P肥可作为鉴定不同P效率小麦品种的一种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改进的离子消耗技术,分析了携带TaPHR1基因的小麦种质系山农824和山农899及其亲本的磷素吸收动力学特点(Cmin、Km、Vmax、α值),比较了供试材料在低磷水平(10μmol/L)与正常磷素水平(50μmol/L)下的含磷量、干物质量、分蘖数和根冠比。结果表明,含有TaPHR1基因的小麦材料其Cmin、Km减小,Vmax、α值显著增大,说明TaPHR1基因可改善磷素吸收动力学特性,能够促进小麦在低磷条件下吸收更多的磷素,并提高茎叶在全株中的磷素分配比例,使小麦在低磷条件下将磷素更多地转入地上部;低磷条件下,TaPHR1基因可以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增加分蘖数。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小偃麦种质系山农0095耐低磷特性,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供磷水平下山农0095及其亲本烟农15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其分泌物特点.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条件下,山农0095茎叶干重、植株生物量及磷吸收量均高于烟农15,但根干重及根冠比较小;不同供磷水平下山农0095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尖数等明显低于烟农15;水培过程中山农0095的根际营养液pH值降低明显,根系草酸分泌量远高于烟农15和对照小偃54.推测山农0095适应低磷胁迫主要在于根系生理功能较强,这些能力可能与其携有中间偃麦草的耐低磷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N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及其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农作物N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主要与N素吸收效率和生理利用效率有关,根系N的吸收动力学、根系形态、吸收时间是影响N素吸收效率的重要因素;N素生理利用效率与N的同化、转运及光合作用、C转运效率等生理过程有关。分析农作物N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机理对提高N肥利用效率,降低N肥损失,充分发挥N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