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了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对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鄂伦春自治旗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京津冀地区密植高产宜机收籽粒春玉米品种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机收籽粒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是目前京津冀地区适宜机收籽粒的玉米品种较少,品种筛选评价体系缺乏,阻碍了玉米籽粒机收的推广实行。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开展了3 a春玉米品种和种植密度互作试验以及2 a玉米籽粒机收试验。根据宜机收籽粒品种要求、该地区气候和种植条件,设置宜机收性、高产稳产优质性和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高稳性3个一级评价指标。宜机收性下二级评价指标为籽粒破碎率、含杂率、总损失率和收获速率。籽粒破碎率和含杂率与籽粒含水率分别呈二次函数关系和指数关系,籽粒破碎率≤5%的籽粒含水率在3.6%~24.8%之间;当籽粒含水率≤26.99%时,含杂率≤3%的,因此将生理成熟后10 d的籽粒含水率≤25%作为籽粒破碎率和含杂率的三级评价指标。总损失率与籽粒含水率二次函数关系,与倒伏倒折率和穗位高标准差呈线性关系,因此将生理成熟后10 d的籽粒含水率(≤25%)、倒伏倒折率(≤5%)和穗位高标准差(≤5.93 cm)作为总损失率的三级评价指标。由于倒伏倒折率是影响收获速率的主要作物指标,因此将倒伏倒折率(≤5%)作为收获速率的三级评价指标。品种―种植密度互作试验的平均产量、WUE和穗粒腐病率分别为10 889.64 kg/hm2、2.28 kg/m3和1.75%,产量和WUE标准差平均值分别为1 776.79 kg/hm2和0.43 kg/m3,产量和WUE高稳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53和0.46。通过相关性分析计算,种植密度增加15 000株/hm2条件下春玉米产量和WUE平均增加6.59%和11.89%,单株产量平均下降8.38%。据此得到高产稳产优质性和WUE高稳性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及其判别标准。在确定各级评价指标及其判别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得到末级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并将各评价指标的判别标准作为判别品种的指标值,避免单纯依靠排序确定品种优劣。通过综合性状评价筛选出豫丰98、豫单9953和金科玉3306为京津冀地区适宜籽粒机收的春玉米品种。分析发现该地区宜机收籽粒春玉米品种应具有籽粒脱水快、高产、稳产、增密增产、穗粒腐病率低、WUE高的特点。通过构建适宜的品种筛选体系,有利于玉米籽粒机收技术在京津冀地区推广,对其他地区密植高产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的筛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3.
推广应用早春大棚茄子栽培技术,并创新了早春大棚茄子两段育苗、人工增加光照、闷棚消毒、土壤酸碱度调适、摘门茄花蕾,对茄和4门茄开花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技术,该项技术集成,补充和丰富了大棚茄子栽培技术体系,提高了大棚设施和土地的利用率,667m2产量达到5500kg。该文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两段育苗、移栽和田间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早春大棚茄子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价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室外盆栽法,研究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生长与结实的影响.[结果]在水稻的分蘖期和生殖生长期施用120、240和480 g/hm~2 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1530 d,各品种水稻苗均未发现叶色退绿、变化、叶片皱缩等明显药害症状,且施用不同剂量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后,ASD7、TN1、广两优476这3个品种在株高、分蘖数、每株成穗数、每穗着粒数及千粒重方面与清水对照区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设计剂量范围内,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的营养生长和产量均无显著影响,施用安全.  相似文献   
35.
品种和播期对华北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种植制度主要受水资源的约束,发展休耕轮作是实现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春玉米高效生产是提升休耕轮作产能的关键因素,如何利用品种特性进行播期调整以适应区域生产特点提高产量是该区春玉米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于2016年5—9月在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以5个玉米品种(‘华农887’、‘胡新338’、‘郑单958’、‘华农866’和‘联创1号’)为材料,比较分析了3个播期(5月1日、5月15日和5月30日)下春玉米生育时期、产量及产量要素、耗水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气象因子分析探讨了春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不同春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总天数均呈显著减少趋势(P0.05),生育期总天数的减少主要是播种到抽雄天数减少所致。不同春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总天数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各播期处理下均相差5~7 d。在产量方面,5月1日和5月15日播种的5个玉米品种间平均产量没有显著差异,5月30日播种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前2个播期,其产量提升主要是百粒重增加所致。随着播期的推迟,春玉米的耗水量变化不大,水分利用效率呈增加趋势,这主要与降水的分布有关。通过气象因子分析,不同播期下百粒重与抽雄前后的积温和降水呈显著相关(P0.05)。综合产量、耗水和水分利用效率分析,在该区域推荐5月30日左右为春玉米的适宜播种日期,‘华农866’和‘华农887’是适宜该区生产的潜力品种。  相似文献   
36.
从禽类生殖内分泌角度出发,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科学研究资料系统地综述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促卵泡激素(Fo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激素(estrogen),孕激素(progestin)、促乳素((Prolactin,PRL),褪黑素(Mel)、抑制素(Inhibin,IB)对禽类卵泡细胞凋亡的调控,为研究禽类繁殖性能及生殖毒理机制提供科学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7.
为了探明冷应激对雏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作者以公雏鸡为试验动物,进行急、慢性冷应激处理(12±1℃),通过对下丘脑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检测,表明冷应激可使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发生改变,诱发氧化胁迫,导致机体内自由基增多,对机体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38.
氮素用量对叶用枸杞氮磷钾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叶用1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与测试分析方法,在宁夏银川金凤区森淼现代林业科技园进行了叶用枸杞肥料试验,研究了春季氮素用量对叶用枸杞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增施氮肥能够促进叶用枸杞对氮磷钾素的积累;100kg叶芽所需氮(N)0.35~0.58kg、所需磷(P_2O_5)0.08~0.13kg、所需钾(K_2O)0.15~0.24kg,其三要素(N∶P_2O_5∶K_2O)平均比例为1∶0.24∶0.44;当每667m~2施氮量为2.18kg时,叶用枸杞每667m~2生物产量最高值为313.89kg;当每667m~2施氮量为2.45kg时,每667m~2叶芽产量最高值为88.41kg;当最佳经济效应每667m~2施氮量为2.40kg时,每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88.40kg。  相似文献   
39.
斜纹夜蛾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和产卵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自由基在冷应激对禽类机体损伤中所起的作用,为探索促进动物冷适应的方法,提高动物的抗寒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了急、慢性冷应激对腓肠肌和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急性应激时,随应激时间的延长,腓肠肌T-AOC与SOD活性均逐渐降低,GSH-Px活性、CAT活性及MDA含量均逐渐升高,血清T-AOC逐渐降低,GSH-Px活性、CAT活性、SOD活性及MDA含量均逐渐升高;慢性应激时,随应激时间的延长,腓肠肌T-AOC、GSH-Px活性、CAT活性及SOD活性均逐渐升高,MDA含量逐渐降低,血清T-AOC、GSH-Px活性、CAT活性及MDA含量均逐渐升高,SOD活性逐渐降低;【结论】表明急、慢性冷应激均可使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发生改变,诱发氧化胁迫,导致机体内自由基增多,对机体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