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19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30篇
  53篇
综合类   181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41.
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牛乳中抗生素残留检测传统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的特点,提出随着乳业的发展,需要研发更为经济省时,简便易行的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2.
天然保鲜剂在冷却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却肉保鲜是冷却肉生产中关注的中心问题,且天然保鲜剂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阐述天然保鲜剂与栅栏效应对冷却肉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43.
湖北省不同地区森林生态资源经济价值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分析湖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对其森林生态资源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生态资源价值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地区经济越发达,其资源价值越高;湖北不同地区森林生态资源价值相差较大,每公顷资源经济价值量从1000元到18000元不等,资源价值年增长量最大相差10倍以上;湖北森林生态资源分为3种价值类型:Ⅰ类为高价值区,每公顷资源价值量达8000元以上,Ⅱ类为一般价值区,为2 500~8 000元,Ⅲ类为低价值区,每公顷资源价值量在2 500元以下,不同经济价值类型区应采取不同的资源保护和发展对策;森林生态资源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投入使资源再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一致有重要意义;森林生态资源年增长量是其价值补偿的重要依据,Ⅰ类经济价值区每公顷不能低于375元,最高可达900元以上,Ⅱ类地区在150~375元之间,Ⅲ类地区可按150元以下标准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44.
景泰引黄灌区胡麻两种套种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景奏引黄灌区进行了胡麻套种油葵、胡麻套种玉米种植模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套种的效益优于单种,其中胡麻套种玉米的经济效益较高,纯收益达15090元/hm^2,较单种胡麻增收58S0元/hm^2,可在当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5.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施肥(CK)、100%化肥(CF)和50%化肥+50%有机肥+豆科植物(IF)等3种处理对茶园黄红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TOC)和全氮(TN)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以≥2βmm水稳性团聚体占优势,其质量分数高达54.95%~66.97%;同时,该级水稳性团聚体中TOC、TN储量分别是相应全土总量的33.31%~45.45%和33.76%~46.60%。其中,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TOC和TN的贡献率在IF和CF处理中的大小排序为(≥2βmm)>(<0.5~0.25βmm)>(<1~0.5βmm)>(<2~1βmm)>(<0.25~0.106βmm),而在CK中为(≥2 mm)>(<1~0.5βmm)>(<0.5~0.25βmm)>(<2~1βmm)>(<0.25~0.106βmm)。与CK相比,IF处理可显著(P<0.05)提升≥2β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增加该粒径水稳性大团聚体中TOC和TN的含量及储量。而且,≥2β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全土TOC、TN含量均呈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但是,IF处理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的C:N比值一般比CK低。综上表明,处理IF不仅能增加土壤及其水稳性团聚体中TOC和TN的含量及储量,而且提高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是茶园黄红壤固碳供氮的合理培肥模式。  相似文献   
146.
胡麻新品种陇亚1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陇亚1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1S为母本、品系892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胡麻新品种。在2013—2014年甘肃省胡麻区域试验中,2 a 20点(次)有16点(次)增产,折合平均产量1 855.6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折合产量1 626.75 kg/hm~2)增产14.07%,居11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该品种为油用型,幼苗直立,株型紧凑。株高59.8 cm,工艺长度35.0 cm,分枝数5.8枝,单株果数24.1个,果粒数7.2粒,千粒重8.1 g,单株产量0.95 g。生育期93~123 d。生长整齐一致,抗旱、抗倒伏,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宜在甘肃兰州、天水、平凉、庆阳以及内蒙、新疆、河北等全国胡麻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7.
陇亚杂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选育而成的胡麻杂交种。在2013 — 2014年甘肃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 773.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折合产量1 506.75 kg/hm2)增产8.99%,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陇亚杂4号为油用型品种,株高59.4 cm,单株果数25.5个,果粒数7.5粒,千粒重8.0 g,单株产量0.95 g。生育期106 d。适宜在甘肃兰州、定西、白银、张掖等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8.
胡麻两系杂交种陇亚杂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陇亚杂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选育而成的胡麻杂交种。在2013—2014年甘肃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 773.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折合产量1 506.75kg/hm2)增产8.99%,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陇亚杂4号为油用型品种,株高59.4 cm,单株果数25.5个,果粒数7.5粒,千粒重8.0 g,单株产量0.95 g。生育期106 d。适宜在甘肃兰州、定西、白银、张掖等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9.
红叶樱花不同采集时期外植体萌芽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适宜红叶樱花腋芽萌发的外植体采集时期及其潜在的内源物质影响规律,分别在1—5月的每月中旬采集红叶樱花枝条,以枝条腋芽为外植体进行萌芽试验,同时测定各个时期外植体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内源激素含量,观察不同时期外植体内源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月中旬红叶樱花腋芽处于休眠期,ABA、GA3含量与休眠分别呈正、负相关,IA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在冷胁迫下含量较高;2—3月中旬,ABA、IAA、可溶性蛋白含量开始反向变化,慢慢解除休眠;3月中旬解除休眠因子GA3和可溶性糖含量大幅增加,GA3/ABA比值大幅上升,红叶樱花腋芽组培萌发率较高但萌发后生长缓慢;4月中旬,ZA/IAA比值开始上升,此时期红叶樱花腋芽组培萌发率最高,表明GA3含量和GA3/ABA比值在指示红叶樱花休眠中具有重要作用,ZA含量和ZA/IAA比值在红叶樱花腋芽组培生产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春季新萌枝条适宜作为红叶樱花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排除酚类物质引起的褐化影响,最适的采集时期是4月中旬。  相似文献   
150.
‘美人’楝是从楝树实生苗中选择得到的彩叶芽变新品种。其干形通直,树冠圆形,当年生枝条呈黄绿色,生长季呈现幼叶黄色,成熟叶黄绿色的特征,叶色靓丽,观赏效果佳,是庭院、行道绿化的优良栽培品种,适宜楝树适生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