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目的】为从分子水平理解油菜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方法】对近年来油菜遗传图谱构建以及主要数量性状的QTL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分子标记种类、数量、比例、作图群体和作图方法等是影响遗传图谱质量的关键因素;油菜上一些较高质量的遗传图谱为其数量性状的初步定位奠定了基础,但还需要不同研究者的相互协作,最终形成统一的高质量遗传图谱;概括并比较了近年来油菜主要品质性状、产量性状及其他性状QTL定位的最新结果,为加快油菜育种提供了分子遗传理论依据;阐明了油菜数量性状QTL定位的现状、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结论】构建统一的、高质量的油菜遗传图谱,以更好地定位油菜的重要数量性状等,加快实现重要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和对其主效基因的克隆,最终育成优良品种,是当前和未来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62.
研究表明,双壁波纹塑料管可用于粉细砂地层造井.为保证成井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工艺控制.选择合适的滤水结构与滤水管开孔率很重要,它关系到成井后能否达到一定的出水量.为提高成井质量和施工作业效率,还必须在施工工艺和管材加工方面进行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63.
不同栽培密度对紧凑型油菜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3个紧凑株型和1个普通株型油菜品种“秦优7号”为材料,研究了它们在不同密度下的个体与群体的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在密度为210000株/hm2时,紧凑型油菜品种的个体与群体的协调性最佳,可以获得该类品种的最高产量;“秦优7号”的产量在150000株/hm2的密度下最高,在2100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有不显著减产;紧凑型油菜品种达到最高产量时的密度高于“秦优7号”。随密度从150000/hm2增加到270000株/hm2时,紧凑型油菜品种和“秦优7号”品种的单株角果数都减少,但紧凑型品种的角果数缓慢较少,而“秦优7号”较少幅度较大;两类品种千粒重的增加和角果粒数的减少均较平缓。在较高密度下,个体与群体协调性好,群体角果数多,这是紧凑型油菜在较高密度下能获得较高产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4.
无为县是安徽省第一植棉大县,常年植棉面积3万~4万hm^2。该县连续多年、多片参加农业部棉花高产创建工作,集成整合了多项棉花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适应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老化、用工成本增加的现状,示范效果显著,每公顷比非示范片节约用工60~75个,子棉增产750~1025kg,省工、增产均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65.
GRF(growth regulating factor)因子是存在于植物中的转录因子,它在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渗透胁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揭示油菜GRF基因家族的功能,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生物信息鉴定油菜GRF基因家族,并从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和系统进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表明,油菜GRF基因家族共有34个成员,分成五个组,基因上有3~10个不等的蛋白质编码区,这些基因分布在13个染色体上,都含有QLQ和WRC保守结构域,各基因上游含有较多的热胁迫、低温胁迫和干旱胁迫元件。这些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油菜GRF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6.
分析无为县棉花单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高产栽培建议,以指导棉花栽培。  相似文献   
67.
68.
甘蓝型黄籽油菜高油品系下胚轴再生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双低恢复系,育成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杂交种,以2个不同甘蓝型黄籽油菜高油双低品系(GY1、GY2)下胚轴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预培养基中2,4-D和6-BA质量浓度、预培养时间、分化培养基中NAA和6-BA质量浓度组合以及AgNO3质量浓度5种不同因素对其下胚轴芽苗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除AgNO3质量浓度外,其他4种因素对2个油菜品系下胚轴芽苗再生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2个油菜品系间和不同处理间的芽苗再生频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且油菜品系与处理间存在明显互作效应。4d苗龄,在MS+6-BA 0.5mg/L+2,4-D 0.5mg/L预培养基上预培养3d后,在添加NAA 0.05mg/L+6-BA 2.0mg/L的分化培养基中芽苗再生频率最高,GY1和GY2的下胚轴芽再生频率分别为45.2%和41.7%。初步建立了甘蓝型油菜高油品系的下胚轴再生体系,为高含油量油菜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根据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原理,采用5种不同方法选育和改良保持系,介绍和分析了每一种方法的选育效果.结果表明,测交筛选是选育保持系最基本且省工省时的方法,保持系×F1代杂交种、品种(系)×保持系、基因累加法、多亲本复合杂交法,均为行之有效的改良方法,育种者可根据具体的育种目标和现有的种质资源,选择最佳的选育与改良亲本的方法,以达到预期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70.
选取6个不同遗传来源的紧凑型和松散型油菜品种(品系),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30个杂交组合,将6个亲本及所有杂交组合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排列于大田,采用ADM模型分析了10多个主要株型性状的遗传效应、显性方向,同时研究了株型性状与主要产量性状及单株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多数株型性状同时受基因的加性和显性作用控制,但不同性状受基因加性和显性作用的大小不同;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度4个性状与母本基因型有显著的相关性。环境对角果长度和角果宽度无显著影响,而对其余多数株型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茎枝夹角、千粒重、角果长和角果宽的狭义遗传率相对较高。株型性状的显性效应分析表明,显性基因对茎枝夹角具有减效作用,而对株高、有效分枝高度、分枝终点高度、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千粒重、角果长度和单株产量具有增效作用。大多数株型性状与单株产量以及产量构成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相关,遗传相关的大小和方向由加性相关、显性相关以及母本相关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