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6篇
  28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5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51.
水资源农田可持续利用价值核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及地下水农田可持续利用的价值核算方法。通过对节水农业冬小麦实验及稻田不同生产方式的案例应用与分析,对不同生产方式及节水农业技术进行定量化比较研究,表明节水农业技术及生态农业型种植模式的水资源利用不但效率最高,经济上合算;也有益于它的可持续利用,证明该方法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作用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
不同肥料配合对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长期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91 ̄1997年间的不同肥料配合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长期的不平衡施肥会导致土壤供钾能力与阳离子交换量水平以及铁、锰、铜等微量元素有效含量下降;土壤物理性状呈现某种退化迹象,从而造成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一定产量目标下的经济施肥量;确认有机肥在保持土壤基础肥力和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及施肥经济效益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53.
一、农机修配的现状 1.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已进入千家万户,农机修理由原来的国营、集体经营为主,转变为以个体修理为主;专业修理为主,转变为有机户自修为主;旧件修复为主,转变为换件修理为主。有机户自修存在着修理技术水平低,修理质量无保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4.
为系统认识荒漠草原柠条灌丛灌草植被长期影响下土壤有机碳演变规律,以天然草地(T1)、灰钙土草地(T2)、结皮草地(T3)、固定沙丘草地(T4)、半固定沙丘草地(T5)、流动沙丘草地(T6)6个不同沙化梯度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大中小3个冠幅尺度灌丛内外土壤的固碳效应。结果表明:(1)各沙化梯度草地柠条(灌丛内外)比较: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在流动沙丘草地最低(P0.01),在天然草地最高(P0.01)。灌丛内活性有机碳(AOC)含量在结皮草地最高(P0.01),灌丛内结皮的存在对AOC的固定起到了重要作用。(2)各沙化梯度草地大中小柠条灌丛比较:灌丛内部,总体上中等冠幅灌丛TOC、AOC、惰性有机碳(NOC)含量最高(P0.01),柠条灌丛发育中期是柠条草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一个拐点,也是灌丛内部"肥岛效应"最集中的体现;灌丛外部、结皮草地和流动沙丘草地的小灌丛TOC、NOC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灌丛,活性有机碳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研究认为:随着柠条灌丛的发育,土壤固碳先增加后降低,在中等冠幅尺度下固碳效益最显著。柠条灌丛土壤固碳效应可能是灌木和地表结皮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55.
水稻-大麦长期轮作体系钾肥效率及土壤钾素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水旱轮作系统中土壤自然供钾力、钾肥利用率和土壤钾素表观平衡,为农田钾素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不施肥(CK)、施氮磷肥(NP)和施氮磷钾肥(NPK)3个处理,利用20年稻麦水旱轮作定位试验数据,研究大麦和水稻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及籽粒和秸秆中含钾量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结果】在一年两熟和三熟制稻麦轮作系统中,20年不施肥(CK)的作物平均每年可生产籽粒8.24和9.22 t•hm-2,其相当于相应轮作体系平衡施肥(NPK)的75.6%和71.9%,因此施肥对作物产量提高的贡献率分别为24.4%和28.1%,施钾肥对作物籽粒产量提高的贡献分别为11.8%和14.0%。钾肥对旱季作物的增产贡献率高于水季,其中钾肥对大麦产量提高的贡献率平均为17.9%,比水稻的高36.1%。在一年两熟和三熟轮作制中,不施肥的作物平均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的钾量相当于相应平衡施肥的59.1%和58.3%。作物地上部吸钾量的绝大部分来源于秸秆。其中大麦地上部吸钾量的81.7%来源于秸秆,水稻为74.2%-87.6%。旱季土壤钾素自然供应能力低于水季。大麦生长期平均每年土壤钾素自然供应能力为69.8%,比早稻、连作晚稻和单季晚稻分别低15.5%、19.7%和19.4%。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大麦生长期土壤钾素自然供应能力以每年1.6%的速率降低,但水稻生长期土壤供钾能力在时间上没有显著变化,20年定位试验后仍维持在80%以上。尽管施钾肥降低了作物钾素内部利用率,但是年度间各施肥处理作物钾素内部利用率没有显著变化。在平衡施肥条件下,每吸收1 kg钾素,大麦、早稻、连作晚稻和单季晚稻可生产籽粒平均为42.4、44.7、41.3和44.8 kg。每施入1 kg钾肥可生产籽粒分别为83.5、79.7、71.6和69.7 kg。旱季钾肥效率高于水季。在一年两熟轮作制中钾肥表观利用率平均为29.5%,而在一年三熟轮作制中,表观利用率可达41.5%。由于作物对钾素不断的吸收,造成在一年两熟和三熟水旱轮作系统中不施肥(CK)的土壤每年钾素亏缺148.2和182.7 kg•hm-2,而且施氮磷肥加速了土壤钾素的耗竭,每年多携带走钾素57.8和65.0 kg•hm-2。尽管施钾肥缓解了土壤钾素不足,但在一年两熟和三熟轮作制中施钾土壤平均每年仍亏钾分别为146.5和85.5 kg•hm-2。【结论】在水旱轮作系统中,水稻生长期土壤供钾能力高于麦季,但旱季钾肥的利用效率高于水季,在年施钾量(K2O)187.5 kg•hm 2的条件下,土壤钾素仍表现亏缺,因此,应该重视土壤钾素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56.
运用SPSS软件对214只鲁山牛腿山羊体尺、体重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并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鲁山牛腿山羊的体重(Y)与体高(X_1)、体长(X_2)、胸围(X_4)、胸深(X_4)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高、体长、胸围对体重性状的直接和间接作用都极大.最优回归方程为Y=0.180X_1+0.279X_2+0.434X_3.  相似文献   
57.
蚕蛹虫草多糖对氢化可的松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蚕蛹虫草多糖连续灌胃21 d,治疗肌注可的松的小鼠的效果,结果表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抗氧化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显著升高,病理切片检查发现氢化可的松引起的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窦瘀血及肝索排列紊乱等病理症状得到减轻,说明蚕蛹虫草多糖对氢化可的松致小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根据南粳45的品种特性,在江苏省利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机插稻和人工移栽稻2种种植方式进行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在6.7 hm2高产示范方上2009年江宁机插稻产量达到了10 968.15 kg/hm2、镇江新区姚桥镇农服中心机插攻关方实收产量11 955.00 kg/hm2,2010年江宁移栽稻获得实收11 990.10 kg/hm2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59.
村级债务问题经过十余年的理论争论和实践探索,在义务教育负债化解工作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其他方面乏善可陈。根据课题组实地调研资料表明,村级债务不仅在某些地区快速反弹,且呈现出诸多新特征。结合这些特征及已有研究成果,课题组依据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构建了一个村级债务发生、变动的分析框架,并提出了对现行部分制度缺陷的修复,强化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约束能力,构建"债务质量监控体系"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0.
为了开发利用桑树来源多羟基哌啶生物碱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生物活性功能,研究桑叶DNJ对高脂饲料诱导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调控作用机制。将自制的桑叶DNJ冻干粉按照50 mg/(kg·d)的剂量灌胃给予高脂血症模型小鼠90 d后,小鼠餐后血糖、总胆固醇(TG)浓度和胰岛素的活力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组织中的葡萄糖激酶(GK)、丙酮酸激酶(PK)活力及载脂蛋白(APO-A1、APO-B100)的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qRT-PCR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糖脂转运代谢关键蛋白APO-A1、APO-B100、脂蛋白脂酶(LPL)、内质网脂酰辅酶A合成酶Acyl-Co A-S、甘油激酶(Gly-K)、3-磷酸甘油脱氢酶(G3PD)等的编码基因转录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Western blot检测糖异生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PC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PEPCK)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对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切片观察发现,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肝细胞索排列紊乱,遍布脂滴,给予桑叶DNJ治疗后,小鼠肝脏细胞的脂滴数量明显减少。研究结果提示,桑叶DNJ可通过调节葡萄糖、甘油三酯代谢关键酶蛋白的表达,促进血糖、血脂的转运代谢,从而降低小鼠因高脂饲料诱导造成的肝脏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